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袁超一 通讯员 陈顺和 牛璟珲 实习生 李佳静
近日从在鄂央企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获悉,作为湖北最具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该公司获评“武汉市科技领军企业”。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
“双碳”时代,作为化学工程领域知名企业的中国五环,正加快打造“工业工程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高端化学品和先进材料供应商”,围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化学品、绿色环保等领域,布局新一轮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破解“卡脖子”难题底气足
生于湖北、长于湖北的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自诞生起,就与“科技自立自强”密不可分。
1958年,为响应国家号召,解决6亿多人的吃饭问题,198位专家从北京来到武汉,组建化学工业设计院华中设计分院,主抓氮肥项目设计。这便是中国五环的前身。
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引领我国尿素行业发展;从落实“温饱工程”到保障能源安全,再到大力研发环保能源、高端化学品、先进材料等技术,一次次“首创突破”,让中国五环有底气破解“卡脖子”难题,在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发挥“国家队”作用。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能源低阶煤综合利用研发中心”“氮肥行业废气资源化回收利用环保工程技术中心”,设立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行业领先的研发实验室。
电子级磷酸、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双氧水,都是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原料。高端化学材料一天不解决,芯片制造就难以取得真正的技术突破。
“我们即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拥有多种电子化学品工艺技术的公司。中国五环在这些领域的突破,将对国内企业摆脱芯片领域的国外限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俞新语带自豪。
攻克技术难题推进长江大保护
湖北是长江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也是全国第一磷化工大省。牢记“国之大者”,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建设“美丽湖北”,中国五环不遗余力。
在半水-二水磷酸领域的技术突破,堪称中国五环技术创新史上的里程碑。2020年9月2日,由中国五环总承包建设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半水-二水湿法磷酸项目——兴发38万吨/年磷酸装置一次投料成功,产出合格产品。
“该技术每年可为宜昌兴发年产38万吨磷酸项目减排二氧化碳12.5万吨,节省350万元。”俞新介绍,如今,该技术连续多年位列石化绿色工艺目录第一名,广泛应用于锂电池及高端芯片等领域。
在中国五环的组织架构图上,专为“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而设的“长江大保护事业部”格外引人注目。
该公司为我省实施长江大保护和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智囊团”定“标准”,破解“化工围江”难题。先后编制《湖北省磷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等,涉及我省石化、新材料等“十四五”发展规划及磷化工产业发展、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沿江化工转型等。
磷石膏因综合利用率偏低,内含的可溶性杂质污染土壤、水系等,是长江生态环保治理的“老大难”。中国五环攻克磷石膏无害化治理技术,处理后的磷石膏,既可以生产建材、公路路基材料等产品,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也可以达到安全堆存环保标准,该技术已在全省推广。
内外兼修,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3月14日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指出,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要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双碳”目标正式提出后,如何在保持“低碳”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化工行业新的挑战。
“环保是我们的五大业务板块之一,也是重点发展的方向。”俞新说,中国五环将继续发挥技术创新优势,服务全省化工园区提质升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持有授权专利323项、专有技术21项,一大批小试、中试产品形成梯队接力……中国五环已成为一家集技术研发、工程科技、工程服务和实业运营为一体的国际工程公司,保持着氨及氨加工、磷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工业环保等行业的领先地位,累计完成3000多项大中型设计项目和300多项EPC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项320余项。
以“全球化工程公司”为愿景,中国五环一方面勤修内功,以创新为发展赋能,深耕国内;另一方面扬帆出海,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通达全球,已成功建设一批与国际知名工程公司同台竞技并赢得的项目,国际业务比重多年超过50%。
目前,中国五环已进入东南亚、中东、美国、墨西哥等21个国家和地区,设计和总承包了36个国外大型磷肥、氮肥项目。磷肥和氮肥海外业绩,占中国公司同类型项目海外业绩的90%以上。
中国五环的先进低碳技术也随着工程业务一起扬帆出海,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积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