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3日

炼青春之我 做奋斗之我

王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为新时代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缺乏奋斗精神的消极价值取向,存在“伪奋斗”“佛系”“躺平”“精致利己”等非主流价值观念,加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是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挖掘各门课程中的奋斗育人元素。将奋斗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引导青年学生深刻把握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在教学内容上,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艰辛苦难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和辉煌光明的未来,在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中,进一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心决心,用鲜活案例、身边故事增强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理解和认同。要挖掘和运用其他各门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充分发挥全课程育人功能。要大力挖掘其他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实现知识传播与专业育人的双重效应。

其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全员奋斗的培育氛围。大力繁荣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品牌,把奋斗精神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让学生可感可知可行。重视发挥青年奋斗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宣传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在全校青年学生中树立标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榜样可学可做,激发大学生奋斗的内生动力。运用网络新媒体平台,打造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产品,在网上凝聚青春奋斗正能量,传递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

最后,强化实践养成,砥砺奋斗行为,通过实践锻炼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广阔舞台。社会实践是增强青年学生奋斗本领的有效途径,将“社会大课堂”与“校园小课堂”有机结合,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实践体验机会,使课堂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融合,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增强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劳动意识、提升劳动能力、塑造劳动品格、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组织青年大学生积极开展助老助残、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青春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搭建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巩固产学研服务平台,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将奋斗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进步的一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青年当矢志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奔跑中变成现实。

(作者系荆楚理工学院团委书记)

--> 2023-03-23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17050.html 1 炼青春之我 做奋斗之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