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0日

浓淡相宜真国色

——读《中国传统色:敦煌里的色彩美学》

□ 刘昌宇

敦煌,因莫高窟而兴,莫高窟又因丰饶多姿的古壁画而名闻天下。抚今追昔,透过那一张张沧桑悠远的窟中绘画,我们得以管窥中国古代工匠对繁复色彩的高蹈运用。带着一份庄重,欣然翻开郭浩的《中国传统色:敦煌里的色彩美学》(中信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从中,可以进一步领略到国人对色彩美学的执着偏好,也因此映照出中国人大气而优雅的性格底色。

作者曾留学国外,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做过访问学者,现从事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的研究和普及、以及中国美学的新创作。关于中国的色彩美学,作者无论是从人文通识的角度,还是从理论研究的高度,在他一系列的作品中,对此均有过深浅不一的论述。

穿越历史的长河,为世界文明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中华民族,在漫漫的远古时期,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不懈追求,很早就懂得了用不同的色彩和颜料,去表现无限宽广的社会、描画多彩生活的道理。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描摹着山河的壮丽,讴歌着家国的祥和美好。

书中,作者在探幽中国色彩美学史的发展路径上,先是简要回顾了国人对色彩文化的尊崇,接着以敦煌作为蓝本,以其37座洞窟108幅壁画彩塑为由头,追溯了自北凉起至元止的12段历史时期,中国匠人因色彩的娴熟运用,创建出的泱泱敦煌美学图景。作者高度概括了这12段历史时期,敦煌石窟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总结了各时期敦煌壁画艺术由简单到复杂,由青涩到成熟,直至渐入化境的创新之路。在作者的笔下,不同时代敦煌壁画的用色各有千秋,各个朝代的绘画风格和颜色基调各有不同,所以在壁画的色彩和表现力上,鲜明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各个朝代的特点——北魏浓郁、西魏清雅、隋唐明艳、五代鲜丽、宋代温和、元代俭淡。总之,不同时代的敦煌壁画,既守正又创新,借助五彩斑斓的绘画艺术,已然在整个美术史和文化史上,形成了熠熠生辉的中国传统色谱系。

旷古幽深的敦煌壁画,绘制着各民族的生活史和精神成长史,勾连着古今,也成为中国传统色里集大成者的重要代表。它通过一窟、一画、一塑里的精描细绘,每每于浓淡两相宜中,将中国人对色彩美学的深刻理解、对五彩生活的殷殷向往,出神入化地表现了出来。品读本书,深化了我们对色彩美学的认知,对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色,亦有了全新的认识。曾几何时,我们的民族工匠们以青橙黄绿蓝靛紫为主色,并以它们衍生出的多彩副色为依托,生动绘制着华夏文明与外来文化交融的历史,这一文化盛景也因此成为我们引以为傲的民族瑰宝。西域凹凸法的输入、中原晕染法的影响、青金石颜料的运用等等,大大拓宽了敦煌壁画的艺术表现空间,也为这一古老绘画艺术的赓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石。

感而慨之,作者以春秋笔法,在呈现敦煌无与伦比的绘画艺术之时,亦意蕴丰赡地揭示出中国传统色的深厚内涵:它们不以光鲜亮丽的外表取胜,而是在尽力展现中国绘画多姿之美的同时,一并将那个时代的文化、经济的繁盛一一展现。由是观之,中国传统色,是绚丽之色,也是文明之色。充分体现出国人海纳百川的文明气度,正是得益于这种有容乃大的文化襟怀,才最终造就出如此绚烂至极的缤纷国色。

漫步敦煌,流连在莫高窟气象万千的色彩世界里,那种扑面而来的美学意趣,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敦煌色,永不消逝的中国传统色,唤起了普罗大众对美的感知,沉醉其间,是享受,更是高尚的精神陶冶。

--> 2023-03-20 ——读《中国传统色:敦煌里的色彩美学》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16642.html 1 浓淡相宜真国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