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7日

走近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得主

熊有伦:深入“无人区”的科研老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实习生 刘昊博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高翔

熊有伦,机械制造领域知名专家,1939年生,湖北枣阳人,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精密测量、数字制造、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主持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

1966年,时年27岁的熊有伦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喻家山下,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开始,迈出科研生涯的第一步。

漫漫半世纪,他在机器人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见证了机械制造的“中国跨越”历程,如今仍坚守在前沿科学一线。

实现零的突破

在华科大机械学院院史馆和实习车间,摆放着两台“近50岁”的数控机床。它们是我国高校首台自主研发制造的数控机床,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上世纪70年代,国内还没有工业母机(机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熊有伦与同事们摩拳擦掌向自动换刀数控铣镗床发起“冲锋”。其中难点是换刀机械手运动规划问题,为此,熊有伦整天泡在图书馆,几乎翻遍了国内外所有相关书籍。

熊有伦凭借深厚的数学功底和机械设计基础,开创性地将微分几何理论应用于解决换刀机械手高效运动规划问题,巧妙地实现了单机械手一次换刀到位,大大提升了换刀数控铣镗床的自动化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8年后,国外大学教授才在论文里提出类似的机械臂运动学建模方法。如今,基于熊有伦所提出的理论,关节型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

最单纯的热爱

建立精密测量的评定判别理论,基于微机的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填补国内机器人研发空白,发动机类零件的快速测量、数字建模及面向制造的设计实现了我国汽车发动机类零件制造技术质的飞跃……对于这些成就,熊有伦鲜少提及,但在提携后学时,他不遗余力。

熊有伦常对学生说一句话:“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他在精密测量领域成就很高,却希望自己的学生从事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不断产生创新性成果。

在他的学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陶波眼中,老师对科研创新和教书育人有着最单纯的热爱。他的生活常态就是在实验室、教室和家中的“两点一线”,累了,听听古典音乐,继续工作。

年过八旬仍笔耕不辍。熊有伦编写的《机器人操作》是我国第一本该方向专著,被各大高校作为基础教材沿用至今。他编著的《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第二版)获2021年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中国出版政府奖,被誉为“当前机器人学科领域具有开创性的集大成之作”。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在五年后,乃至十年后投入工作中,仍能代表当下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在熊有伦的教诲下,数百名学子从他的团队走出,其中1人入选中科院院士、多人成为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在国防领域、国外高校和国际龙头企业成为中流砥柱。

--> 2023-03-17 走近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得主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16259.html 1 熊有伦:深入“无人区”的科研老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