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维护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武汉众邦银行深入贯彻“金融为民”的发展思想,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之中,通过规范经营行为、优化投诉流程、深化公众金融教育,进一步夯实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主体责任,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广大金融消费者高度肯定与认可。
金融为民
增强消保工作政治意识与责任意识
“共享屏幕还会被骗?”近日,在武汉众邦银行营业网点,一位中年女士在看到工作人员讲解的“防诈骗”宣传后,对“共享屏幕被骗”一事感到惊讶,一个劲儿地追问是怎么回事。
工作人员告诉她,这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诈骗手段,不法分子冒充客服人员,利用部分市民对软件功能不熟悉、对转账功能要素不清楚等情况,要求开启屏幕分享功能,进而获取受害者信息进行诈骗。
“不过您不用担心,您可以关注我行的微信公众号,我们会经常推发有关防范金融诈骗相关文章,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在工作人员的解释和指导下,这位女士当即关注武汉众邦银行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表示会认真学习,“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这只是武汉众邦银行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个缩影。作为湖北省首家民营银行,武汉众邦银行高度重视消保宣传工作,专门成立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行长为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分管行长任副组长,法律合规部、办公室、风险管理部、运营管理部、各业务部门、营业部为小组成员。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年度全行消保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计划,指导、组织及推动金融宣传活动的具体实施,增强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作为、主动管理,层层传导,形成“人人懂消保,人人做消保,人人重消保”的良好氛围。
向内发力
筑牢消费者权益保护“防火墙”
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是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也是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武汉众邦银行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发展战略,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各项内控制度。
定期开展消保人员岗位培训,提高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监管部门要求,武汉众邦银行定期邀请外部专家或监管机构相关负责人开展覆盖中高级管理人员、基层业务人员及新入职人员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题培训。不定期对该行消保职能部门、对接人员、客服团队开展消保各类专题培训,增强员工消保敏感意识,提高投诉处理能力,确保消保各类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全面加强对各条线员工的消保培训教育,提升员工消保知识水平。
开展网点服务规范督导检查,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提高服务满意度。武汉众邦银行对员工行为的标准化进行管理,定期进行服务演练,固化服务流程,提高员工服务水平。成立服务质量监测小组,开展服务与消保工作综合检查。开展服务明星评选,通过对优秀员工典型事迹展示,发挥榜样效能,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加深员工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理解,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多维联动
提升消保宣传工作质效
融媒体时代,宣教方式已发生深刻变革。武汉众邦银行坚持多维联动,通过“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统一行动+专题活动”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金融知识宣教活动。
线上宣传重触达。武汉众邦银行持续强化线上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社交平台、官方网站、手机银行等不同载体,以直播、视频、图文等新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普及“个人信息保护、存款保险、消费者的基本权益、防范非法集资、警惕‘非法代理维权’、防范套路贷”等内容,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及维权意识。尤其是在宣传环节增加有奖竞猜环节,消费者可通过金融知识有奖答题H5小游戏、相关问卷(内容均为消保知识)进行互动,在更有趣味性的同时,也能巩固相关消保知识。
线下宣传重引导。武汉众邦银行充分发挥网点宣传阵地的作用,设置金融宣传员主动向来行客户派发宣传海报、折页等不同载体,向金融消费者传播普及防范电信诈骗、用卡安全、消费者八大权益、识别非法金融广告等宣传资料,并积极为消费者讲解风险案例,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观念。同时,通过2块智能屏滚动式播放“3·15”宣传口号、以案说法等相关知识,对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进行宣导,强化老年人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增强老年人对智能技术的了解和信任,提高老人年的自我保护能力。
日常宣传重普及。武汉众邦银行始终认为,“3·15”不只是节点性的一天,而是一条贯彻于银行所有经营者心中的红线,是一年365天都要守住的底线,要将“3·15”的工作贯穿到平时服务的每一天,将宣传常态化,做到服务将心比心,普及深入人心。武汉众邦银行积极主动自主策划组织开展对外教育活动,制定年度宣传工作计划,设立宣传月、宣传周,如设立6月为防电诈宣传月、9月为反赌宣传月等,深入社区、偏远地区等一线,进一步提高消保宣传的覆盖度。同时,结合微信公众号、直销银行APP推广的线上宣传模式,持续扩大教育消保宣传的社会影响力。
购买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
一、充分了解、真实反映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购买理财产品前,消费者要充分评估自身资金状况、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偏好等,对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问题要认真作答,自主决策,真实反映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二、正确认识净值型理财产品风险。净值型理财产品不同于银行存款,没有固定收益或预期收益,产品实际收益率和净值变动有关。产品发行时设置的业绩比较基准主要用于衡量产品运作管理水平,不代表任何收益承诺。银行机构理财产品会进行风险等级划分,消费者要正确认识理财产品风险等级,风险等级越高可能收益越高,但损失的可能性也越大。
三、理性分析并独立作出投资决策。理财非存款,投资有风险,购买需谨慎。消费者要擦亮双眼,仔细甄别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各类营销宣传资料,客观分析,理性判断,审慎独立作出投资决定。警惕“安全”“保证”“承诺”“保险”“有保障”“高收益”“无风险”等与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不匹配的各类不当表述,避免偏听偏信。
四、仔细阅读合同文本,积极配合做好“双录”。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销售协议书、风险揭示书、投资者权益须知和销售文件等销售文本,重点关注产品类型、风险等级、投资方向和标的、盈亏规则等内容。消费者还需正确看待、积极配合商业银行在销售过程关键环节开展的现场同步录音录像(即“双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实回答问题,一旦发生纠纷争议,实现有据可查。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后,应定期关注产品的资产配置和净值变化情况,便于全面掌握市场风险。
五、培养长期投资理念。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后,产品净值会跟随市场行情波动,产品的历史收益率或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预期收益承诺,与传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概念也不相同,如果频繁申购赎回或者短期未达预期即赎回,很容易出现“浮亏”变“实亏”的情况。金融消费者应理性看待市场净值波动,合理安排资金用途,树立长期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