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6日

把顶尖人才“留”下来

医工所助力武汉 抢占高端医疗装备优势“生态位”

2月28日,武创院医疗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通过专家咨询论证,正式启动运营。

武创院迎来第10家高能级专业研究所

2月28日,由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汉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医工所,通过专家咨询论证启动运营。这是武创院实际运行近一年来,打造的第10家高能级专业研究所。

医工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医装院院长熊蔡华教授介绍,医工所将汇聚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医疗装备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一流创新资源,聚焦医疗大健康领域的机器人技术和人机混合智能技术,培育出如脑出血微创手术机器人、脑神经环路功能重塑机器人等一批医疗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是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丁汉院士说,医疗器械研发制造门槛高,需立足丰富的多学科研究资源,加快推动医工交叉,对接临床需求,瞄准医疗市场,才能实现医疗装备产业良性发展。未来,医工所将借助武汉同济、协和等大型医院的临床资源优势和联影医疗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渠道优势,依托一批具有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点项目,推动武汉医疗机器人在国内高端医疗装备版图中占据优势“生态位”。

专家咨询论证组组长、中科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张清杰表示,医工所的建立是以全新的机制将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产业龙头企业缔结为利益共同体与创新联合体。“医工所要充分利用武创院的平台优势,以专业化创新队伍、工程化专业团队、市场化管理团队,发挥引领示范效应带动湖北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

肢体再造领域有望率先迎来突破

咨询论证会现场,来自产、学、研、用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针对医工所的运营发表了观点。

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刘胜教授说,医工融合是助推医疗装备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医工所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更有效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教研室主任黄晓琳自需求端提出,医疗机器人的研发与推广将极大满足社会大众与医疗市场的需求。武汉联影医疗首席执行官李敦建议,医工所可充分利用武创院的资源整合优势,更多聚焦关键技术、核心部件研发和转化。武汉华中科大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朱松青表示,医工所落地武创院将带动医疗机器人产业人才资源集聚武汉。

医工所投入运营后,有望在哪些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熊蔡华教授给出的答案是:肢体再造。

熊蔡华教授说,我国有大量肢体残疾人,通过医工所的科研成果,让后天肢体残疾人重获“健全的肢体”,让先天残疾的小朋友充分享受科学进步的成果,是医工所运营团队的美好愿景。

熊蔡华教授透露,目前肢体再造项目已经启动,一年内有望将产品推向社会,惠及千家万户。

强机制 展诚意 优服务促成“引智回汉”

自去年9月以来,武创院反复与丁汉院士团队沟通磋商,最终促成医工所落子武汉。

事实上,在敲定与武创院合作之前,丁汉院士团队曾收到全国多地抛来的橄榄枝,此次受邀担任医工所首席科学家,旨在叠加武汉丰富的人才资源、广阔的应用场景以及武创院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催化效应”,加速推动“科研成果—技术—样品—产品—商品—产业化”的转化流程。

“有国家政策的指引,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武汉的医疗资源非常丰富,能提供很多应用场景,于是我们决定把这个方向放在武汉。”熊蔡华教授认为,医工所落户武汉的关键原因之一,是湖北省和武汉市对医疗装备,特别是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重视。此外,武创院打造的创新体系里,包含了高校、研究所以及企业等关键创新要素,打通了从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到产业发展的全流程,将为医工所的发展提供务实、高效、精准的转化服务。

“武创院投入运营以来,我们坚持‘引进来’和‘留下来’两条腿走路。”武创院相关负责人说,去年下半年得知丁汉院士团队计划推动医疗机器人相关科研成果转化,武创院立即与丁汉院士团队建立起联系。“相比沿海地区,我们的政策优势不明显,但是为了体现武创院的诚意,我们多次联系院士团队,在医工所的共建方案中,我们展现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把项目和人才留在武汉。”

“武汉需要留下更多引领性标志性的人物。”武创院院长李锡玲说,当前,湖北省、武汉市正大力支持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医工所的成立恰逢其时。她表示,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武创院将以更大的诚意、更创新的机制、更优质的服务集聚更多科学大家,助力武汉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 2023-03-06 把顶尖人才“留”下来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14615.html 1 医工所助力武汉 抢占高端医疗装备优势“生态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