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程曼诗
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拟提交《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教师负担的提案》,建议对要求教师关注的公众号、网络平台,以及需要教师参与完成的点赞、转发等工作进行全面清查,整合网络管理资源,减少教师参与频次、避免重复参与,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此举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近年来,教育领域的公众号、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还有各种宣传活动“进校园”也时常借由网络的手段进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进教育公开、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手段等作用。但“批量式”关注、点赞、转发的背后,有的是疲于应付,有的是徒有其表,耗费了教师大量精力和宝贵时间,反而阻碍了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不仅仅是在义务教育领域,不仅仅是在教师身上。近年来在基层单位频频出现类似现象,过度留痕、强制打卡、多头报送、以手机定位代替工作考核等等。对此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减负探索,如社会性事务进校园要通过严格的审核流程、对不必要的“网络考核”列出“减负清单”加以清理整顿等等,都是为了力戒“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基层能够降压减负、轻装上阵。
力戒“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就是为实干实绩加油。摒弃装样子、要面子、铺摊子,不是不作为,而是更加全面掌握真实情况,更加深刻认识客观规律,让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
善用大数据手段,应当集成多种功能、丰富应用场景,什么内容值得关注转发,应该有个标尺和范畴,追求“无效人气”,何尝不是一种形式主义?工作是干出来的,业绩是做出来的,不是转发、点赞出来的。基层干部的职责是为民服务,大数据是为了方便群众、便捷工作,而不应当成为新增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