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2日

严惩网暴之恶 不能止于叹息

□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杭州女孩小郑与病床上的爷爷分享自己的硕士录取通知书,本是温馨感人的一幕,但女孩竟然因为染了一头粉色头发,就遭遇大规模网络暴力。2月19日,好友证实女孩因患抑郁症,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4岁。

一个本该灿烂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这是全社会都不忍看到的结局。从女孩分享生活动态,再到女孩离世,短短半年时间,网暴如洪水猛兽般摧毁了她的一切。在网络社交平台广泛应用的今天,网络暴力传播极快、范围极广、杀伤力极强,加之网络的匿名性以及法不责众的心理,让一些键盘背后的毒舌冷箭有恃无恐、为所欲为,违法成本极低。

这些年,围绕互联网暴露的新矛盾、新问题,我国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强力打击网络犯罪。对于网络暴力,尽管我国《刑法》有规定,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要承担侵权责任,构成犯罪的,按诽谤罪、侮辱罪追究刑事责任,但现实生活中,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个单枪匹马,一个庞大且分散,让个人维权之路非常艰辛。对网络暴力的治理,亟待从认识层面落到依法严惩上来。

治理网暴,司法实践也在不断探索。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杭州女子取快递被诽谤出轨”案,它是普通民众遭受网络暴力后以公诉程序查处的首起案件。2022年2月,在最高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加强网络时代人格权刑事保护”的新闻发布会上,这个案例成为指导性案例。普通公众遭受诽谤后,提起自诉面临诸多困境,这个案件自诉转公诉的司法实践,对类似案件提供积极启示。只有降低个体的维权成本,提高网络暴力的犯罪成本,让治理网暴从有法可依走向违法必究,才能真正震慑那些不以为然的网络黑手。

网络时代,“流量为王”所带来的弊端已成为网络暴力的一大帮凶。2022年底,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强调加强评论环节管理,分类处置网暴相关账号,问责处罚失职失责的网站平台。对各大互联网平台而言,更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为“流量”放任自流甚至挑起争端,更不能为造谣滋事、网络犯罪提供温床。把好每一个关口,守好每一道防线,谨记键盘背后有道德仁义、有人命关天、有荣辱得失,真正为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 2023-02-22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12784.html 1 严惩网暴之恶 不能止于叹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