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7日

消除“开学综合征” 心理医生来支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莉 通讯员 杜巍巍

生命CT

结束了长期的网课模式,学生们迎来全面返校复课。一周以来,部分中小学生表现出“不适应”,连带家长的情绪也跟着“狂飙”。新冠实施“乙类乙管”后第一个学期,如何调整好心态面对返校复课?开学伊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邀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惠玲从学生和家长两方面入手,精心准备了一份心理调适指南。

家长注意避免五大误区

疫情期间,学生们经历了漫长的网课,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都受到了相应的影响。返校上课后,部分学生出现手机依赖、学习焦虑、拖延懒散等情况。

王惠玲表示,这些情况都属于“开学综合征”,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经引导和孩子的自主调节,多数孩子症状会逐渐消失,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大的影响。但如果症状较重或症状持续存在,会导致孩子无法坚持完成学业,或者发展为躯体形式障碍、适应障碍、长期焦虑等。

然而,家长们应对“开学综合征”时,往往存在“急刹车”“一刀切”“批斗会”“填鸭式”“放风筝”等五大误区。“急刹车”是指禁止一切不利于学习的活动,要求学生立刻回归到学习状态;“一刀切”是取消学生的一切娱乐活动;“批斗会”是一股脑把学生的问题和缺点全都拿出来批评,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填鸭式”是不考虑学生是否适应,给学生报各种各样的培优班;“放风筝”是指对孩子放任不管。

“返校后孩子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和调整,家长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鼓励和陪伴,帮助孩子跟上节奏。”王惠玲说。

正确应对“开学综合征”

家长如何正确应对“开学综合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和投入到正常学习中?王惠玲介绍,应对“昼夜颠倒症”,应制订作息时间表并遵照执行,包括起床、洗漱、几点出发去上课等时间,使大脑形成新的程序记忆,巩固生物钟,帮助适应新节奏。应对“拖延懒散症”,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新学期计划,也能帮助我们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应对“社交恐惧症”要寻找有趣的话题,鼓励孩子主动与同学交流,如:聊一聊自己的假期生活,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吃到了什么好吃的食物等等。应对“学习焦虑症”应正确看待焦虑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战胜焦虑,比如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进行总结整理。应对“手机依赖症”,可以给孩子设定奖励机制,在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后,适当进行娱乐,如打羽毛球、踢足球、下象棋等。

青春期叛逆不等于抑郁症

权威数据显示,女性、青少年和老年人受疫情影响最大,在青少年死亡原因当中,抑郁症占到了第二位。因此,许多父母格外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时候,一旦孩子与父母交流变少,父母就开始担心孩子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孩子与父母交流少,并不一定表示患有抑郁症,也有可能是青春期叛逆。”王惠玲解释,青少年的压力多来自于美丑胖瘦的容貌焦虑、孤独感、校园霸凌、考试满分及成绩不容波动的完美主义、父母之间的冲突、父母的过度否认等。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区分青春期叛逆和抑郁症:一是持续时间,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快感缺失、兴趣减退,症状的持续时间超过两周;青春期叛逆是由激素和压力导致,偶尔会有情绪变化,但不会有持续性情绪低落。二是心理状态,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在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和怀疑;青春期叛逆更多的是一种指向外部的攻击,通过冲破一种“束缚”,违反一种“规则”,来树立自己的想法和观念。

王惠玲表示,抑郁症的诊断是一项专业工作,需要到正规医院心理门诊请专业医生进行评估诊断。需要提醒的是,亲子间的沟通方式,对孩子有巨大影响,如果父母不能跟孩子好好说话,会对孩子带来直接的心理压力。不要在孩子面前直接表述“你现在有抑郁症”或者“你心理有问题了”等内容。

--> 2023-02-17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12204.html 1 消除“开学综合征” 心理医生来支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