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翔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诠释了中国发展道路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与方向。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制度优势。将党的这一创新理论向世界传播,以获得广泛理解和普遍认同,需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区分不同的交往对象,有针对性地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为推动人类文明向更美好方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系统阐释有助于打破西方对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垄断。不可否认,传统现代化概念与模式的形成是基于欧洲和北美等西方国家的经验,其主要表现是技术驱动变革和市场的全球化,这一进程的影响逐步扩展至全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它也适用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但是,每个国家都是具体的、特殊的,是其历史、制度和文化传承的结合。历史演进决定了西方式现代化不可避免地受到时空发展的局限,它并非颠扑不破的金科玉律。“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要打破西方式现代化根深蒂固的影响,需要我们把握历史主动,以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根本话语方式为出发点,使用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框架,掌握现代化的话语主导权。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果展示了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的成功案例,能够激励其他发展中国家勇敢探索发展和繁荣的本国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与各国现代化有共同之处。如在市场化、工业化、都市化,以及高度社会分工等这些传统现代化指标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复制西方模式,而是延续了中国发展自身的特色与脉络。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背后的因素很多,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遵循自身发展规律、聚焦解决实际问题的发展道路。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把握了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时空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打破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成功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其意义远远超出中国国界,必将帮助部分照搬西方式现代化的国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激励那些既渴望实现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性的发展中国家努力探索符合自己民情、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启示着眼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为破解人类发展困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不仅摒弃了把本国的富裕建立在别国贫困的基础上,而且愿意毫无保留地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做法和经验与欠发达国家分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直面贫富差距、发展鸿沟等重大现实问题,关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关爱贫困民众,让每一片土地都孕育希望。”中国一贯坚持不输入别国模式,坚决反对其他国家将自己的模式强加给中国;同时也不主动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中国尊重每个国家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但如果别的国家愿意了解中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愿敞开心扉、客观介绍,为帮助欠发达国家走出困境,破解人类共同的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