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上门为湖北优炜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用电方案进行现场勘察,商定为该项目提供10000千伏安的主供电源、3000千伏安备用电源容量接入方案,预计该企业达产后年产值可达8亿元。这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湖北电力)助力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开门红”的一幕。
今年以来,国网湖北电力全力保障湖北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释放改革红利,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超前谋划破解能源电力供需矛盾
十年间,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由2012年的2.25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37万亿元,排名全国第7位。
随着湖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源需求空间不断扩大。但湖北化石能源匮乏,是缺煤、少油、乏气的省份。全省煤炭储量不足全国的1%,水电资源基本开发完毕并大量外送,全省60%的用电量依靠火电,而98%的发电用煤需要从外省购入,能源供应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湖北省重大项目加速上马,用电需求十分旺盛。落户武汉光谷的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基地项目,整个项目用电报装容量达50000千伏安。
“为支持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为这个项目新建了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像这样用电量大、可靠性要求高,同时具有系列产业链配套的企业在光谷还有很多,我们需要持续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国网武汉东新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副主任王波说。
“十四五”期间,湖北能源发展进入绿色转型加速期、需求增长延续期、新生业态活跃期、安全风险凸显期、体制改革攻坚期,特别是面临用能需求刚性增长下能源安全保供的压力、碳达峰目标下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系统复杂化趋势下能源设施安全高效运行的压力等困难挑战,必须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全面提升能源保障能力。
国网湖北电力发展策划部规划一处副处长卢子敬介绍,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湖北省最大用电负荷将分别达到6400万千瓦和850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将分别达到3260亿千瓦时和4250亿千瓦时,需要超前谋划满足能源电力增长需求。
湖北要满足能源需求,是继续在本地大规模建设火力发电厂,还是从省外“开源”上想办法?
业内人士介绍,湖北省内火力发电成本高,电煤筹措、运输不易,再加上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等因素,环境承载力有限,因此在本地建火电厂并非最佳选择。而湖北中部居中、“九省通衢”的优越地理位置,决定了发展特高压跨区受电具有明显优势。
特高压作为“大国重器”的一张亮丽名片,具有输电容量大、距离远、线路损耗低、联网能力强等优势,可帮助湖北实现“煤从空中走,电自全国来”,保障全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湖北是最早受益于特高压电网的省份。2009年,我国首个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每年可减少电煤运输700余万吨,相当于再建了一座葛洲坝电站,有效缓解了湖北缺电难题。
特高压“煤从空中走,电从远方来”
国网湖北电力扛牢能源电力保供首要责任,积极谋划推动湖北成为全国“十四五”特高压电网规划的主要通道,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破解能源发展困局,保障湖北中长期能源电力可靠供应。
继2021年掀起大规模建设高潮之后,2022年,湖北成为全国特高压建设的主战场,工程建设任务创历史新高,线路建设规模居全国之最。国网湖北电力举全公司之力打好打赢特高压建设“淮海战役”,全年集中投产荆门—武汉、南阳—荆门—长沙、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两交两直”线路和武汉特高压变电站工程,累计投运特高压线路2558公里、变电容量600万千伏安,华中“E”字型特高压交流网架顺利建成,对推动湖北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性、决定性意义。
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湖北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十创新高,负荷超过2021年极值的有27天。面对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国网湖北电力多措并举挖掘电力资源,推动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高峰时期输送400万千瓦外电入鄂,极大解决了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的燃眉之急。
迎峰度冬期间,荆门—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有效提升陕北—湖北±800千伏直流工程输电能力200万千瓦,达到600万千瓦;提升湖北西电东送通道输电能力280万千瓦,达到1315万千瓦;大幅提升湖北与周边省份的电力互济能力,为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提供坚强支撑。
2023年,国网湖北电力计划建设“三交两直”5项特高压工程,建设规模线路1472公里、变电(换流)容量1400万千伏安(千瓦),将建成投产驻马店—武汉交流工程,同步推进金上—湖北、宁夏—湖南直流、武汉—南昌交流及黄石变电站工程,保障华中“日”字型特高压交流环网及第二条外电入鄂直流通道按期建成。
在今年湖北重点推进的特高压工程中,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工程是落实国家《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保障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水电站电力可靠送出,满足湖北用电负荷增长需求的重点工程,是世界首条大容量水光互补的纯清洁能源跨区域外送直流通道。该工程起于金沙江上游川藏段甘孜州与昌都市交界处,途经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止于湖北省(大冶市),路径全长约1901公里,工程总投资约334.71亿元,计划2025年投产送电。
国网湖北电力特高压办公室郭力驰介绍,金上—湖北特高压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华中输送电量近400亿千瓦时,相当于湖北省全年用电量的六分之一。
未来,伴随华中“日”字型特高压交流环网建成,湖北“五交五直”特高压“大动脉”将全面畅通,接受区外电力能力将达到2000万千瓦,形成“交直流混联、送受端并存”电网形态,助推湖北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
超级“充电宝”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湖北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大规模发展光伏发电、风电,加快布局建设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提高能源供应效率和稳定性。预计2025年光伏、风电发电总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
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具有间歇性发电的特性。要更好平衡利用好这些新能源,必须加强大容量储能项目建设,而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的大规模储能方式之一。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以风电为例,夜间凌晨是风力发电的高峰,但却是电网用电的低谷,发出的电,晚上消纳不了;等到早上用电高峰来了,风又停了,用户又用不上风电。这就需要大型‘充电宝’,把这些绿色电力储存起来。”国网湖北电力发展策划部规划二处副处长尹晗表示,抽水蓄能电站相当于电网的“充电宝”,就是同时在山上、山下建设两个水库,在用电低谷时,利用富余的电把水抽到山上,而在用电高峰时,再放水发电,实现了电能的有效存储,将电能在时间上重新分配,有效调节了电力系统生产、供应、使用之间的动态平衡。
抽水蓄能电站是以水为介质的清洁能源电源,并具备启停迅速、运行灵活可靠、快速响应负荷变化的优势,适合承担系统调频及快速跟踪负荷、备用、无功调节和黑启动等辅助服务。抽水蓄能电站通过抽水、发电交替运行,消纳了不稳定的新能源,发出了优质的高峰电。
湖北通山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是国家能源局“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该电站位于咸宁市通山县境内,上、下水库位于大幕河上游,属长江水系,规划装机容量140万千瓦(4×35万千瓦),年发电量15.6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20.8亿千瓦时,拟以50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咸宁500千伏变电站。项目于2022年12月由湖北省发改委核准,总投资93.52亿元。
“通山抽蓄电站历经十多年选址谋划,位于鄂东地区,靠近武汉等负荷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电站建设条件较好,经济指标较优。”尹晗介绍,电站建成后可充分发挥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及紧急事故备用作用,整体调节能力可达到280万千瓦,每年可节省系统标煤耗5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9.8万吨,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促进区域风光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比例消纳,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通山抽蓄电站筹建期24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76个月,将大量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施工高峰期提供各类就业岗位约4000个,电站建成后将增加通山县财政、税收收入,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举措释放改革红利
近年来,国网湖北电力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实“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优化企业管理、推动业务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改革任务让改革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服务湖北稳经济保民生,国网湖北电力创新改革举措,帮助企业客户降低成本。
2022年4月26日,湖北绿色电力交易签约仪式在武汉举行,省内发电企业、电力客户代表签署绿色电力交易协议,成交电量4.6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3万吨。71家参与交易的电力客户获得由湖北电力交易中心、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共同认证的绿色电力交易凭证。这是全国首批电、碳市场双认证的绿电交易凭证。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碳中和管理高级主任师易祥介绍,该公司每年用电量达数十亿千瓦时,此次参与绿色电力交易采购的电量是3000万千瓦时,可以节省成本近20万元。
湖北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副主任胡羽川介绍,参与湖北首次绿电交易的客户中,外贸型企业占大多数,绿电交易凭证有助于出口企业获得产品碳足迹认证,增强国际竞争力。
国网湖北电力借助国网“电e金服”平台提供创新金融服务,全面应用投标保证金保险和履约保证金保险替代,减缓供应商资金压力。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实行“欠费不停供、免收滞纳金”政策,实行欠费缴纳期限最晚延长至2022年12月底。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阶段性减免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做到应免尽免、应免快免。履行电网代购托底职责,全力保障未参与市场交易的中小微企业用电不受影响。
国网湖北电力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推动一系列惠企政策落实落地,积极服务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2022年2月1日,该公司实现全省所有地区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和居民用电报装“零投资”。
宜昌市点军区的石板道昌餐饮农家院老板胡军说:“我的农家乐生意这么红火,多亏接电快,而且我全程没花一分钱。”
据统计,2022年全省“三零”服务累计惠及居民和低压小微企业客户36.85万户,节约办电成本23.76亿元;“三省”服务为10019户高压用户节约办电成本10.15亿元。
国网湖北电力深入推进转供电改直供电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月1日上午,在汉川市浙商产业园汉派荟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两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40余名工人正在忙着打版、缝制和整形衣物。该公司以前使用的是产业园区的转供电,每度电价达1.02元。“自从园区用电‘转改直’后,我们的电价降了,供电可靠性提高了。去年年底我们投入40万元增设了一条生产线。大家干劲足得很!”汉派荟服饰负责人吕中华表示。
国网湖北电力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出资、用户自愿、统一标准、整体移交”的转改直“汉正模式”,全力为用户降低费用支出。国网孝感供电公司对汉川市浙商产业园供电线路进行了规范化改造,对所有小微企业直接抄表到户,执行国家统一电价,用电成本下降了三成以上。
国网湖北电力大力推进“转改直”工作,累计完成“转改直”项目293个,惠及终端用户3.81万户。该公司还严格执行“两预约、一回访”,业扩配套项目平均建设周期缩短至9.59个工作日,持续提升“获得电力”水平。
开局即决战,起跑即冲刺!国网湖北电力将始终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多措并举提升供电能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全力服务全省重大项目建设,以“领先一步”带动“领跑一路”,为全省经济实现“开门红”“全年红”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撰文: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