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金凌云 吴坚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
当阳市半月镇红光村农民陈廷海,为偿还210户乡亲的近百万元菜籽款,风雨践诺17载,如今62岁仍未放弃。2022年11月,陈廷海因诚实守信当选“中国好人”。
2022年7月至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先后4次走进红光村,跟踪采访陈廷海及20余名村民、亲友,见证了这场跨越17年的诚信守望。
当阳市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是湖北主要油料作物产区之一。
冬春的田野,长满油菜,绿得望不到边。
1月15日,农历小年。临近晌午,一位老农骑着一辆锈迹斑斑的小摩托,急行在村里。
老农中等身材,消瘦,眼窝深陷。花白的胡茬,像旱地里的草桩子。
74岁的席仙兰刚从地里回来。老农在她家门口刹车,拎起衣角擦了擦手,从斜挎的破布包里摸出一沓钱:“这是2000元,您收好。剩下的欠款,我把稻谷卖了再还。”
他掏出一个翻烂的账本,在席仙兰的借据页记下:“还2000元,差6000元。”
最后,他一笔一画写上自己的名字:“陈廷海”。
今年,是陈廷海还债的第17个年头。席仙兰这笔债,只是他所欠下的210户乡亲、98万元债务里的一笔。
横祸
陈廷海是当阳市半月镇红光村农民。
这里的庄稼人春收菜籽,秋收稻谷,一年的生计主要靠这两季收成。
1996年,陈廷海干起粮食经纪人,从附近农户手上收购粮食,再卖往粮油厂,每斤赚取1分到3分的差价。
陈廷海言语不多,但为人实诚。他收粮食,若市价涨了,就高不就低;若市价跌了,则按约定的保值价收粮。
“他斤两给得足,从不玩秤,也不拿假钱坑人。”席仙兰说。
“诚信”两个字,成了陈廷海的招牌,为他招揽了更多生意。
周边4个村的数百农户,都愿意把粮食卖给他。他一年过手粮食上千吨。
日子一天天红火,一场横祸却突然降临——
2006年6月,红光村及周边村的村民像往年一样,将当年收获的上百万斤油菜籽,交给陈廷海售卖。一斤油菜籽收购价1.1元,他卖给一家油脂厂,每斤1.13元。
当时,油脂厂老板声称周转资金不够,跟陈廷海约定,给一点利息,同他分批结清菜籽款。
一日夜里,陈廷海刚疲惫睡去,就被一通急促的电话惊醒:“快!油老板跑了,快去抢油!”
陈廷海顿时脑子一嗡,抓起衣服,夺门而出。
油脂厂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粮贩子,油老板不知去向,仓库里的菜籽和油也不见踪影。
现场一片狼藉,叫喊里混着唾骂。
有关部门迅速成立专案组,调查此案。不久,油脂厂老板落案,被提起公诉。
陈廷海万万没想到,自己被卷入的,竟是一个集资陷阱。
油脂厂欠他的菜籽款共计105万元,除了陈廷海自己的7万元菜籽款外,村民们的98万元菜籽款也血本无归。
“那可是210户乡亲的血汗钱啊!”
陈廷海只觉得胸口像被石碾子压着,两腿瘫软,眼前发黑。
那一年,他45岁。
立誓
彼时,镇上像陈廷海这样的粮食经纪人,有100多人。油脂厂老板跑路后,不少经纪人也“消失”了。
有人劝陈廷海跑路。他摇摇头:“我跑了,欠的就是‘良心债’,一辈子都还不清了!”
一些老乡摸到家里探望,悄声说:“我那钱就算了,收成没了来年再种。只要人在,比什么都强!”
陈廷海心里透进一丝光亮:“是啊,只要人在,比什么都强!”
那一刻,他决定:“还债!”
和妻子刘志君商量后,陈廷海除留下些口粮,把家里能换钱的物件、牲口和粮食都卖了。
“他一辈子没亏欠过人,不肯被人戳脊梁骨。”刘志君最懂陈廷海的心。
刘志君的弟弟刘志国连夜送去3万元;刘志君的妹妹刘志荣把家里两头耕牛卖了,凑了3000多元塞给姐姐和姐夫;陈廷海的三妹陈廷英,也把家中数万元积蓄拿了出来。
“这些钱是凑给他们过生活的,他们却坚持先还债。”刘志国回忆,陈廷海把村里的困难户列了出来,决定先还他们的钱。
陈廷海夫妇先来到江小盼家,递上菜籽款时,却被拒绝了。
江小盼的父亲说:“我们虽然困难,但眼下你们更难,先紧着其他老乡的债还吧。”
陈廷海夫妇久久哽咽,说不出话。
“我对不住大家,只要您还肯信我一次,我砸锅卖铁也会把钱还上。这辈子还不清,我儿子接着还!”
210户乡亲,陈廷海和妻子一户户登门。每到一户,他都要郑重地把这话说一遍。
210个承诺,一个不少!
践诺
陈廷海家原有7亩多田,水稻和油菜轮种。
遭遇变故后,他先去建筑工地打工。“也许比种田来钱快一点。”他想。
但风霜雨雪到年关,他发现工钱结不下来。陈廷海又回到村里租下6亩荒田。
每天凌晨5点,他就下地干活,把13亩田管护得不见一根杂草。“产量就是钱,哪怕多收一担谷都好。”
一些高低不平的碎地和田埂,被他种满玉米,像一块块金灿灿的“补丁”。
陈廷海一边耕作,一边维持粮食经纪的生意。大家信任他,家家户户继续把粮食交给他。
2022年8月4日,记者第二次进村采访时,陈廷海正拖着几千斤玉米赶往镇上的专业合作社。
当天,玉米收购价为每斤1.35元。“过磅7510斤,一斤毛利3分钱,扣完油费挣210元!”陈廷海笑着甩了把汗,跳上发烫的货车,又直奔农户杨志琼家的晒场。
货车上的温度计,指向46℃。陈廷海一头扎进玉米堆里:“日头大点好啊。日头大,玉米才晒得透。”
日头很大,却始终晒不干陈廷海透湿的衣衫。一下午,他马不停蹄辗转三四户人家。货车载满时,已是月明星稀。
“我想赶在合作社晚上关门前,再送一车。”他说,“农产品一天一个价,我担心明天会跌。每跌1分,一车玉米就要折几十元。”
“9450斤!”收购员吆喝。这一车,约挣了280元。
此时,时钟指向22时,距离他早上出门,已过去了17个小时。
进家门,刘志君在等他吃晚饭。她许久没见过陈廷海这么高兴了。
“他最高兴的只有两个时候,一个是挣钱的时候,一个是还钱的时候。”她说。
守望
“我这里就2000多元,算是陈廷海欠得最少的一笔,多的一笔有两万多元。”53岁的杨志琼说。
当时想过去要钱吗?
“没有。”
打过欠条吗?
“没有。”
不怕他跑了?
“他不是那样的人。”
要是他还不上呢?
“还不上,便还不上吧。”杨志琼朴实地笑起来,“就当那一季没有种呗!”
没有一个庄稼人会真的不在乎收成。只是在她心里,还有一份更重要的“滴水之恩”——
“20多年前,我们家里太穷,小孩读书交不上学费,一到报名就找陈廷海借钱,他从没推脱,也从不催着还钱。”她说,村里找陈廷海借钱读书的,少说有30户。
陈廷海早年跑运输,又做粮食经纪,在村里,他第一个买自行车,第一个用上手机,但他自己宽裕的时候,从来不忘帮衬乡亲。
杨志琼的丈夫苏德兵感慨,就连平日里买种子、化肥、鱼苗、饲料这些钱,也常是陈廷海帮乡亲们垫付。
善人者,人亦善之。17年间,在陈廷海旧债未清的情况下,许多乡亲仍毫不犹豫地借钱、借粮给他。
陈廷海最艰难时,杨志琼直接将地里刚收的1000多斤棉花塞给陈廷海:“这些花值4000多块钱,你拖去卖了,钱你拿着,凑钱买台小货车好做生意。”
陈廷海17年前欠席仙兰的3000多元菜籽款,早已还清。但去年听说陈廷海收购粮食缺钱周转,老人又主动借给他8000元。她说:“这个时候,就该众人抬一下。”
老乡任志芬说,每年都有很多经纪人来村里收粮食,现款现结,有的出价比陈廷海还要高上一两分钱,但乡亲们都没卖。“不管是玉米、麦子,还是菜籽、稻谷,只要有粮食就留给老陈来收。有时候粮食卖了,我也把钱放他那里,给他做本钱。”
不仅如此,乡亲们还时常几百元、几千元地凑给陈廷海周转。
任志芬说,陈廷海意外欠下这么多钱,一不躲、二不赖,17年来从不怨天怨地。收稻谷的季节,他每天忙到凌晨两三点,早上5点又要下地。“他靠自己的劳动挣钱还债,硬是一分一分把当初欠我的6000元还清了。”
村民余星香去年卖粮食收入3万多元,主动拿出其中2万元借给陈廷海周转。她说:“在村里,陈廷海虽欠债百万,却没有一句骂名。”
73岁的吴开银老人和陈廷海家相隔200米。6000多元的债,吴开银没有要过欠条,也从未上门讨要过。
“人言而无信,打了欠条也没用。人言而有信,信用远胜过欠条。”吴开银说,“每个人的名声都是自己创造的!”
愿景
陈廷海的老屋,是农村寻常的三间平房。
这些年,村里陆续盖起了新房,但陈廷海家中的陈设,几乎没有变过,除了斑驳的墙上挂着的热水器。
“儿子买的,一次没用过。”陈廷海说,卖一斤粮食挣3分钱,烧一度电要5角多,“舍不得!”
陈廷海的儿子陈超,曾以667分考入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成为村里“最有出息的孩子”。父亲出事那年,他正准备考研。
为了帮父亲还债,陈超做出了一个让老师和同学都深感惋惜的决定:放弃考研,参加工作。这些年,陈超陆续帮家里还债近20万元。
“后悔自己的决定吗?”记者问。
“或许有遗憾,但从不后悔。”陈超说,“父母都是农民,没有给我讲过什么重信守诺的大道理,但一辈子都在用诚信教我做事做人。我相信,父亲也从未为他17年前的决定后悔过。”
陈廷海从里屋拿出一卷欠条,用橡皮筋捆着,一共55张。
近百万欠款,本没有一张欠条。这50多张欠条,大多是陈廷海借钱还钱、从旧债转成的新债。“没有一位老乡上门要债,才更要打欠条。因为比债更难还的,是人情。”
“杨志琼8000元,苏祖元5000元……”年底,家里稻谷卖了,陈廷海又掏出那本翻烂的账本,仔细把钱数好,分别装入几个信封。
“还剩14万。”他对自己默念。
——那是他最后的欠款。
“这辈子只剩下一个心愿,活着把债还清。”陈廷海说。
债还清了呢?
“想陪她去看一眼三峡大坝。大半辈子了,我们还没出过远门。”陈廷海望向妻子,眼神里透着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