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31日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 叶泽雄 鄢然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时代彰显,也是新时期我们党带领全体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决心所向。

首先,“坚持人民至上”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力量保证。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大变局和中华民族的新征程相互交织,党和人民团结一心、全体人民齐头并进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有效应对时代变局,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奋斗活力。“坚持人民至上”是确保党的领导坚强有力的根本保证。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谋全局、定政策。百年征程路,党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和衷共济,给当前党团结带领人民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历史镜鉴,即必须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在奔涌的时代浪潮中激起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坚持人民至上”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前提。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事物的变化发展归根到底是由内部矛盾决定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之际,国家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制度的竞争,中国之所以能在全球疫情防控工作中脱颖而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独有的优越性——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其次,“坚持人民至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主题,其突出特点就是形成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部,人民利益是初衷,也是归宿,居于最高位置。筑梦、逐梦和圆梦,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历史过程,需要党和国家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构筑起实现中国梦的群众基础。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历史主动,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过程中发现民生问题,推行一系列利民惠民举措,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共享国家与社会的改革发展红利。通过生动的民生实践,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达成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普遍认同,并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过程。

再次,“坚持人民至上”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行动指南,也是展现党的初心和使命最明亮的“显示器”,拥有了这一“显示器”,党就能站在正确立场,用敏锐的目光来洞察、思考和解决民生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今,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如何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满足人民群众“硬需要”的同时更好更快满足群众的“软需要”,是党和国家当前乃至今后工作的重要方面。对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放在重要位置。比如,统筹教育资源配置、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保体系、强化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的监督管理,全方位做好民生工作。同时,在民生建设中,党和政府积极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和首创精神,鼓励广大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坚持人民至上”蕴含着党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是党和国家解决各种民生问题的行动指南,贯穿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3-01-31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09785.html 1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