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30日

建设先行区 改革当先行

华工科技联接业务数据中心生产车间正在生产其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心用光模块。(李溪 摄)

俯瞰宜昌长江岸线整治修复工程。 (视界网 付蓓蓓 摄)

2022年7月17日,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柯皓 摄)

红安县似马山社区軃背树塆,村民和孩子们在村口小广场上跳绳。 (朱熙勇 摄)

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是湖北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荆楚篇章的战略抉择、重要路径。如何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作用,加快推进先行区建设成势见效?全省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积极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大胆探索、奋楫争先,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深走实,为建设先行区提供了动力、增添了活力。省委改革办现推出部分优秀改革探索,以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建设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


武汉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加快搭建科创中心四梁八柱,自觉担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大使命。

搭建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支持在汉高校“双一流”建设,在汉高校“双一流”学科达32个,位居全国第四。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东湖科学城核心区建设,集中布局实验室和科研机构,获批建成1家国家实验室、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7家湖北实验室实体化运行,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各类国家级科技和产业创新平台达149家。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组织科技人员技术攻关,产生了一批打破垄断的技术突破。

推进高效能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小试中试、评价认证等平台机构,全市备案市级中试平台94家。培育转化专业服务队伍,全市技术经纪人超过1000人;在全国率先组织220名联络员,深入高校院所、园区、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供需精准对接。建立转化激励机制,实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员有奖、转化人员有奖、承接企业有奖、技术转移企业有奖的“四个有奖”机制,推行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包干制”试点,支持湖北工业大学深化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打造世界级产业创新高地。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制订实施五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建设存储器等五大国家级产业基地,4个产业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光电子信息、“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科技领军企业培育体系,2022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8家,增幅居全国城市第一位。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获批创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深化区域协同创新,全面启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加快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深入推进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产业协同。

营造优质创新生态。健全集聚人才机制,成立武汉人才集团,率先实施人才注册制、积分制,武汉入选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名单。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成立武汉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与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创新平台、社会资本合作设立17支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及天使、创投基金。不断优化创新空间,更新实施《武汉创新地图》,发布创新街区(园区、楼宇)建设规划,推动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发展。


宜昌探索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努力建设“山水辉映、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2022年宜昌市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筑牢生态屏障。把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修复作为全市一号工程,系统研究改革措施,举全市之力打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实现全省考核“三连冠”。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高标准规划建设2个专业化工园区,经验被国务院通报表扬。用心用情打造长江宜昌段232公里生态廊道,整治长江、清江入河排污口1677个,取缔非法码头216个、采砂场134家,腾退岸线42.7公里,修复长江岸线97.6公里、支流岸线196公里。首创的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信息系统“净小宜”受到交通部肯定,在长江流域率先实现港口岸电全覆盖。

创新生态治理。统筹实施总投资103.2亿元的湖北长江三峡地区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试点案例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中国馆”向世界展示。实施流域综合执法改革并出台流域保护地方性法规,独创流域水质达标与生态补偿资金、磷矿开采指标“双挂钩”生态补偿机制,黄柏河流域综合治理获得湖北改革奖。坚持生态教育从娃娃抓起,开展生态好公民建设,培育“三峡蚁工”等近百个生态公益组织,近20万人次参加生态保护志愿服务。精心组织长江大保护可持续实践艺术展,超30万市民到现场打卡。

彰显生态价值。加快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入围全国旅游城市影响力百强。大力发展柑橘、茶叶、道地药材等八大农业主导产业,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436亿元。推动磷矿—磷肥—新能源材料—动力总成和高端装备制造“三级迭代”,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加速形成。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争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和算力网络枢纽节点。抢先布局“电化长江”,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船“长江三峡1号”成功首航。


黄冈红安积极探索共同缔造新机制


积极探索共同缔造新机制,推动共同缔造由点及面成势见效,由乡村向城镇社区延伸拓展,由人居环境整治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和涵养共同精神提质升级,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频共振建体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在农村塆组构建“村党总支(支部)+塆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党组织体系,以及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铜锣联防队等社会组织;在城镇社区构建“社区党委(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体系,以及“两长四员”、志愿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完善全链条政策体系,出台协商议事、以奖代补、项目建管、利益联结、绩效评价等政策文件,重点建立激励机制,坚持“想干事的给支持,参与多的启动快,干得好的给得多”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实行梯次奖补,引导基层和群众干中求助、实干争先;推广工分制、“自强超市”、积分超市等方式,激发群众参与共建共管的积极性。

同甘共苦促发展。集聚民智编规划,组织包括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第三方规划人员等在内的规划设计团队,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场子会等方式,分期分批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投工投劳治环境,开展拆危拆旧专项行动,拆除危旧房6万间;开展“扫帚行动、环境整治、厕所革命、文明创建”四大行动,实行房前屋后自己干、小微工程匠人干、重点工程专业干,群众共投工投劳41万天次,新建便民小道68万米,建改无害化厕所4.8万座,铺设污水管网26.1万米,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113个。集体抱团兴产业,以合作社网络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业,全县红苕种植达20万亩,联农带农8.2万户;以龙头企业、旅游公司引领群众获取加工、流通、旅游等环节增值收益。

同心共情强治理。着力推进资源、服务、平台“三下沉”,招引216名能人回村任职,设立共同缔造专项资金,推动271个事项下沉乡镇办理、60个事项下沉村(社区)办理,建设235个塆组“红星之家”。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85.5%。实施红色文化发掘寻根工程,高标准建设程河村等3个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大力培育“自律自强、互信互助、共建共管”的共同精神。


襄阳以“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主导控制营商成本


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全生命周期理念,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成为全省首个荣获全国首批数字政府评估先进级认证的城市。

推动“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将关联性强、办理频率高的多个“单事项”,通过流程优化、环节合并、信息共享集成为“一件事”。聚焦自然人出生到身故的9个阶段、法人商事登记到企业注销的4个阶段,推动208个主题事项“一网通办、一次办结”,被评为“全国政务服务软实力·数字化实践优秀案例”。探索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应用场景,推出“项目落地”“规划许可”等6个“一件事”。搭建“招投标一件事”应用场景,实现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率、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率、土地交易网上挂牌率、不见面开标率“四个100%”。

夯实“一件事一次办”基础。完善“一张网”服务功能,市县乡村四级网络全联通,完成17个自建业务系统与省统一受理平台对接,实现9大部门业务专网与电子政务网的融合。打造一体化共享平台,汇聚各类政务信息,编制市县两级政务事项目录,建成全市6大基础库、12类主题库。建立全链条服务机制,建成全市统一的标准化政务服务场所,设立网办引导员,深化邮政寄递、帮办代办等便民举措,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12345热线+纪检监察监督”联动机制,全面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构建全流程监管体系,选取居民自建房、食品安全、危化品等8个监管场景,实行全领域闭环综合监管。

提升“一件事一次办”质效。推行“一件事”智能审批,将企业开办“210”标准升级至“2050”;建成不动产登记网办大厅,实现水电气过户一体化。推行“一件事”免申即享,实现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静默”认证。搭建惠企政策兑现平台“襄阳政策通”,上线331项政策事项,兑现资金5.73亿元、惠及企业9196家。


鄂州加快探索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有效举措


探索多措并举,积极融入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轴幅式航空货运体系,加快武汉—鄂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花湖机场与天河机场联动发展,花湖机场轴辐式航空网络初步成型,成功入选国家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名单。构建空铁联运体系,加快机场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武鄂市域铁路鄂州段入规、武汉轨道交通向鄂州红莲湖、梧桐湖延伸。织密立体公路网体系,与武汉12条连接路贯通,武汉至花湖机场一级公路(鄂州段)动工。

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布局,与武汉共建东湖科学城,加快光谷科创大走廊鄂州功能区建设,做大做强葛店经开区、红莲湖科技城等创新节点。培育创新平台,深化“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鄂州”模式,推动与武大、华科等12所在汉高校院所常态化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优化创新生态,发布“揭榜制”科技项目12项,举办光谷科创大走廊科技成果拍卖会等活动,实施“新鄂州人”计划等人才新政,扩大10亿元市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规模。

建立高效协同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配套,主动对接武汉产业集群,近70%规上企业与武汉存在上下游产业协作关系。创新园区建设模式,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共建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大健康产业园、光谷鄂州光电产业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与武汉共建招商引资、投融资服务、产业链对接等协作平台,共同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建设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2022年武鄂一体化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全面上线。

健全民生同保公共服务体系。推动41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都市圈“跨市通办”。组建武鄂黄黄四市职业教育联盟,推进鄂州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共建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武鄂城镇职工医保实现无障碍转移接续,赴武汉就医实行医保异地即时结算。试行异地购房由住房公积金缴存地发放贷款新模式,建设武汉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同城化业务服务平台。建立梁子湖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联合巡查。


咸宁深化金融改革助力稳增长


2020年6月,咸宁市获评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全国试点城市。改革试点开展以来,累计为中小微企业新增近100亿元融资,降低融资成本6亿多元,疫情以来有力支持了稳企业稳增长。

增强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将小微企业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普惠性金融贷款,作为金融机构考核奖励和政府性资金存放选择的重要指标。整合资金6000多万元,采取“贴息+奖补”的形式,促进金融机构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出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补助政策,做实注册资金8亿元,新增注资2亿元。

增强金融服务精准性。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开展“金融强链”行动,实行“每家机构作为金融链长承接一条重点产业链、建立一套首贷企业白名单、承包一片商圈”的“三个一”模式,建立“专精特新”企业金融辅导员机制,青砖茶产业链80户企业获得贷款5.83亿元。创新融资方式,发放全省首笔排污权质押贷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活猪质押贷款、猕猴桃优质种源质押融资,开展生产设备、原材料、产品抵押和知识产权质押等新型融资,推出云税贷、云义贷、无还本续贷、青创贷等金融产品。推出稳企综合保障保险等保险产品,财政承担部分保费补贴,全市签约企业159家,签单保额21亿元。

增强金融服务便利性。打造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2022年成交189笔82.52亿元。建设咸融通平台,整合接入“创业担保贷款”“全国信易贷平台”等信息系统,融资主体实现线上融资业务对接,发放贷款114.68亿元。金融科技赋能融资,优化线上审批流程,办贷环节、时间均呈下降趋势。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多审合一”,2022年市直新增创业担保贷款5亿元,新增规模跃居全省第3位。


策划:省委改革办

组稿:李中华 李林

--> 2023-01-30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09607.html 1 建设先行区 改革当先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