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28日

打造富有时代感的思政课

□ 潘峻岭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

新时代以来的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上,就思政课建设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何培养具有时代感、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时代感,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认知、情感和态度。时代感内在反映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只有增强时代感,才能把握发展大势、顺应发展潮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赋予学校思政课以鲜明时代感,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就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实现现实性、历史性、前瞻性的辩证统一。

应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彰显现实性。理论联系实际是学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学校思政课只有深深扎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将科学理论解读、社会热点解析、时政焦点解释、理论难点解惑融会贯通,使“学、思、悟、行”融为一体,实现不仅在课堂上讲思政课,也在社会生活中讲思政课,才能起到科学理论说服学生、引领学生、武装学生的作用,不断增强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应传承马克思主义革命传统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历史性。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思政课只有把历史转化为课程、把史料转化为教材、把场景转化为课堂,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轴,引导学生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让红色基因融于青少年成长血脉,才能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娱乐至上、崇洋媚外等错误思潮侵蚀,使学生从鲜活的历史中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使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从而自觉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应把握当今时代特点和世界发展大势凸显前瞻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科技发展迅猛,社会变迁剧烈,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认知多元多样,青年学生对社会的不解和困惑也逐渐增加。思政课需跳出思政看思政、立足全局看思政、放眼长远看思政,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冷静理性看待外部世界。只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才能认清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同时,思政课还要适应信息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特点,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创新学校思政课信息化、智能化教育教学,使思政课堂既“有意义”,又“有意思”,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要把握时代脉搏,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把道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投身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中书写奋斗篇章、实现人生理想。

(作者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 2023-01-28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09441.html 1 打造富有时代感的思政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