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25日

万家灯火有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龙华 汪菁华 通讯员 郑照东

1月18日,农历腊月廿七,千家万户已在迎候春节的到来。宜昌市伍家岗区大公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许仕芳仍在走街串巷、上门问诊。

“钱奶奶,我们来给您测血压了!”早上8时,许仕芳敲响了彭爷爷家的门。97岁的彭爷爷和93岁的钱奶奶是许仕芳近来最牵挂的人之一。

许仕芳所在的大公桥辖区内共有常住人口4万多人,其中7664名65岁以上老人等被纳入新冠病毒感染风险“红黄绿”三色健康管理重点人群,由7支家庭医生团队分片管理。

“彭爷爷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卧床难起;钱奶奶有高血压、心脏衰竭等病症。二老几乎不出门,日常起居由4个子女轮流照顾。上门健康服务对他们尤为重要。”老两口被列入“红色”高风险管理人员,许仕芳每周都要来走访3次。

“来,钱奶奶您坐,我先帮您把扣子解开,脱下一只袖子……”许仕芳不仅细心又有耐心,而且做起事来干脆利落。

“血压、氧饱和度正常。”帮钱奶奶量完血压、指氧,她又为卧床难起的彭爷爷检查。

“血压、血氧正常,但随机血糖20.2,好高!最近降糖药按时吃吗?”见彭爷爷血糖值很高,许仕芳建议二老的小儿子,在每次胰岛素注射时增加1至2个单位。

担心他们记不住,她将“建议”写在便签纸上,“将便签贴在冰箱上,你们轮流照顾的子女就都能看到提醒了!”临走时,许仕芳细心地嘱咐。

从老两口所在的2单元出来,许仕芳又奔向3单元。家庭医生挨家挨户上门入户,被许仕芳称为“扫楼行动”。

“我们1小时能服务3到4户,老人不在家,我们会第二天再次上门。居民对我们的认可就是这样一趟趟跑出来的。”1990年出生的许仕芳个子不高,拎着上十斤重的体检包,穿着印有“家庭医生”字样的绿马甲,爬楼梯上上下下,飞快。

下一位要随访的是年过八旬的张树森老人。他患有较严重的高血压,子女不在身边。

许仕芳告诉记者,刚开始她主动上门时,张树森不太配合,“他可能觉得我们社区医生帮不了什么忙,有点瞧不起!”即便如此,许仕芳仍然每周上门或电话随访,为他服务。

许仕芳的“勤访频问”逐渐改变了张树森的看法,猜疑变为感谢,误解变为赞许。

体检一切正常的张树森对记者说:“去年12月一天夜里,我血压很高,试着拨通小许的电话,她给了我调整用药的建议。后来我才知道她那时正在高烧,我为小许点赞!”

去年12月17日,在为感染新冠病毒的社区居民送医送药过程中,许仕芳也不幸中招。高烧39度的她躺在床上每天还坚持为居民提供“在线医疗咨询”。

说起这段经历,许仕芳笑说:“当时发着高烧,一天接好几十上百个电话,2个手机轮流响,电话和微信不停,感觉嗓子不是因为生病哑的,而是说话说哑的。”

“医院不在于大小,有小许这样的好医生,是我们的福气!”张树森说。

“你们是医生吗?我爷爷可能‘阳’了,精神很差,能帮忙去看看吗?”走出张树森的家,迎面上楼的年轻人拦住许仕芳。

“绿马甲”再次出动。“血氧饱和度仅为85%。”许仕芳感觉不妙,“邹爷爷的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值,我建议赶紧转诊到市中心人民医院救治。我现在帮您联系绿色转诊通道。”

“好,谢谢您!谢谢您!”邹爷爷的孙子不住地感谢。

看着老人被赶来的救护车接走,许仕芳又继续前往下一个随访对象家中。

“虽然在社区工作没有‘动手术刀’的成就感,但老百姓有什么‘头疼脑热’都会先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这种被需要的满足感以及大家的信任,让我觉得社区医生的价值是复合计量的。”许仕芳说。

和谐融洽互信的医患画面在我们眼中定格,感动在心中发酵。目前,全省1.6万多支家庭医生团队,传导着一个庞大保障体系的守护,全天候呵护着新冠病毒感染风险重点人群的健康平安,用付出与坚守,让万家团圆有了更坚实的“医”靠。

--> 2023-01-25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09292.html 1 万家灯火有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