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谢娅 赵晓彬
这个春节,是河南老汉贾红军在海南度过的第四个春节。
1月21日,农历除夕。早晨7点半,他和往常一样,跟着儿子贾海涛来到住处附近的一块玉米田,开始各自一天的工作。
这里位于海南省陵水县椰林镇坡留洋村,是湖北省农科院玉米南繁试验田。37岁的贾海涛是该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育种团队一名科研人员,每年冬季到次年春,都会和同事来到这里,利用当地丰富的光温资源,进行育种材料加代或自交系繁育制种。
正值玉米授粉关键期,贾海涛和同事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时间为试验材料授粉套袋。贾红军也没闲着,浇水、施肥、打药,试验田需要什么,他就做什么。
南繁,被誉为我国育种“加速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种业以及南繁事业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单位以及企业入驻海南,当地农村劳动力日益紧俏。
团队负责人贺正华介绍,起初,试验面积仅三五亩,大家齐心协力还能完成。慢慢地,试验面积逐年扩大,田管任务变重,仅靠团队几名博士就吃不消了。
2018年,贾海涛提议,自己的父亲在河南老家周口务农,种过玉米,可来南繁试验田务工。
“在哪儿干活不是干。”当年冬天,56岁的贾红军一口答应,跟着团队来到陵水。
陵水的气候、土壤、生产条件与周口完全不同,贾红军刚到陵水很不适应,再加上大水大肥、不舍得打药等多年养成的粗放生产习惯,常被贾海涛“批评”。“我们这是育种试验田,种的都是科研材料,管理不好会影响试验数据。很多科研人员一年甚至多年的努力就白费了!”儿子的话,至今刻在他的脑海里。
几个月后,他逐渐适应试验田的生产流程,看着试验田的玉米长势正好,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贾师傅帮了我们不少忙。”贾海涛的同事张士龙介绍,南繁基地条件有限,大家租住在附近的闲置农房中,每天自己开伙做饭。以前试验任务重时,大家白天下田,晚上整理数据,没空下厨,就拿饼干、泡面对付。贾红军来后,不但在田里帮忙干活,还每天为大家做饭。“忙了一天回到宿舍,看到热乎乎的饭菜等着我们,心里很暖。”他感叹。
今年南繁季,为他们做饭的人换成贾红军的老伴——姜秀平。
今年59岁的姜秀平身体瘦弱,但是爱笑、健谈。她告诉记者,老伴随大儿子来南繁基地后,每年春节她都是和小儿子一家一起过,非常牵挂,于是今年也来到陵水,和老伴一起陪儿子过年,并主动承担起做饭任务。
“海涛的父母和我们相处得很融洽,就像家人一样。”团队中资历最深的黄益勤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关系,同事们每年春节都在南繁基地度过,但是大家毫无怨言。值得欣慰的是,近五年,团队成果不断,成功选育出10余个优质玉米新品种。尤其是鄂科甜1号、泰美甜2号、嘿甜88等鲜食甜玉米品种,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较优,丰产性好,科研水平已在省内领先,受到市场认可。
“试验顺利、多出成果,我们这个‘大家庭’再辛苦,也值得。”贺正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