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运涛
编者按
省两会胜利闭幕,新的一年春天的故事开始书写。
深入学习贯彻省两会精神,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今年是开局之年、关键之年。
如何开好局、起好步?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车间工地、项目建设现场,记录荆楚大地处处春潮涌动、干部职工信心满怀的火热场景。
湖北日报今起推出“开好局 起好步——深入学习贯彻省两会精神”专栏,集中报道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团结奋斗、一起拼出新“荆”彩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武汉不仅是湖北的武汉,更是中国的武汉。”
“‘大武汉’要立大志、有大格局。”
“湖北要加快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首先武汉要成为战略支点;湖北要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首先武汉要成为先行区。”
省两会期间,大武汉如何当先锋、打头阵,建功先行区,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会议刚刚闭幕,武汉率先开跑,火力全开拼经济。
大武汉要立大志有大格局
数九寒天,武汉汽车产业地图上,从东到西,从光谷到车谷,引擎轰鸣。
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携手中国光谷,在智能网联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共同开启规模化无人驾驶商业运营服务,打造全球领先的无人驾驶运营区。
中国汽车行业领军企业上汽通用重仓江夏,旗下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新技术领域700亿元投入的重点项目之一——武汉奥特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首款电动车一季度上市,四款新能源车确定落地江城。
全球知名跑车品牌路特斯落子中国车谷,在投资80亿元投产全球智能工厂后,又迎来全球总部智造中心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紧随路特斯,世界500强日本H-one集团投资15亿元,为其就近配套。
汽车是我省第一大支柱产业,产量居中国第四。“站在巨人肩膀上”,武汉加力竞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赛道,全力以赴拼经济,以一域争先为全省增彩。
2022年,武汉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经济总量接近2万亿元。在全省5万亿元的GDP大盘中,龙头武汉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担当,历史把武汉推上了新的起跑线。
“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加凸显武汉战略地位和区域价值。”2023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GDP目标突破2万亿元,跻身“2万亿城市俱乐部”。
建设武汉新城 引领武鄂黄黄
光谷科学岛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是湖北东湖科学城核心区。站在光谷科学岛,“一纵两横一环”7条骨干道路,已全部连网成环,水电气配套工程全面进场。
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纵深推进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发展,高标准启动武汉新城建设。”
武汉都市圈承担的重任,是打造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建设成为人口规模超3000万、GDP超6万亿元的世界城市和都市圈。
武鄂黄黄是武汉都市圈的核心。武汉新城是武鄂黄黄城市中心,是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主引擎。
“省两会吹响了武汉新城奋斗新征程的嘹亮号角,我们将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气神,以更大担当、更大作为,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大力推进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建设。”江夏区区长舒贵传说,江夏是武汉新城的主体承载区,必须扛起汤逊湖组团主体区责任担当,发挥汽车、光电子等产业基础优势,联动车谷和光谷,打造产业共同体,努力把汤逊湖组团打造成为车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武汉新城规划面积超过50%在光谷,光谷70%的面积将被纳入武汉新城。光谷是‘核心中的核心’,必须勇担重任。”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勇强表示,将实施世界创新策源地攻坚行动,聚焦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绿色激光等特色产业基地,启动建设智能网联终端、软件新城产业基地,进一步塑造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先优势。
立足大市场 建设“大商都”
1月15日中午,伴着汽笛声,满载电子产品、衣服鞋帽、日用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汉西车务段吴家山车站开出,驶往俄罗斯别雷拉斯特。
2022年,中欧班列(武汉)共开行538列,同比增长34%,创历史最高纪录。新年伊始,中欧班列(武汉)单列增加10%的运量,半个月已开行30列,实现新年“开门红”。
越来越密集和常态化运行的中欧班列,见证着武汉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省两会上,代表委员呼吁,武汉要立足大市场、“大码头”、“大商都”,抓住花湖机场建成投运等机遇,加快建设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枢纽。
“大武汉就是大市场。”武汉市政府负责人响亮作答:我们要更好发挥市场广阔的优势,充分释放内需潜能,充分激活发展动能,让社会预期好起来,让发展信心强起来!
扩大内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武汉市政府主办的“欢购暖冬 礼遇江城”——乐购武汉·2023跨年消费季正在火热进行中。
年关将近,汉正街热闹非凡,每天一早,街道上就已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打货的商贩络绎不绝,购物的市民也是三五成群、大包小包。
汉口北鲜花小镇副总经理苏琳与员工们推着小车,一次次将抢购一空的花筒逐一装满,“一天卖出了超过20万枝花材、叶材,春节期间,我们有信心再创销售额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