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4日

湖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充分发挥保障作用助力莘莘学子圆梦大学

红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现场。

五峰县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耐心指导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线上流程。

丹江口市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向学生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

竹溪县走进校园积极开展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宣传。

英山县资助管理中心为学生及家长提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自助办理服务。

2022年孝感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培训暨工作布置会现场。

郧西县召开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部署会议。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保障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湖北省高度重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省市县各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和承办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全面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促进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07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累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96.9亿元,惠及56.5万名学生。2022年,湖北各地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创新举措、主动作为,推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实现大幅增长,全年新签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1.1万笔,金额11.7亿元,较上年增加3.5亿元,增长43%;首次贷款学生4.6万人,较上年增加1.6万人,增长54%。同时,积极宣传、执行助学贷款免息、本金延期偿还和还款救助政策,累计办理22万笔,涉及金额4179.6万元。

强化统筹协调

保障助学贷款健康运行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强、复杂程度高的工作,涉及部门多,涉及政策头绪多,地区之间、学校之间情况各异,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更是千差万别。湖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各市州均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层层落实责任,全面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让助学贷款政策精准对接需求。

2022年,襄阳市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力度。5月,市政府组织召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培训暨工作推进会,加强统筹协调,细化责任分工,就做好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确保受理工作平稳高效。7月起,襄阳市分阶段深入基层学校和贫困学生家庭了解民情,认真抓好各学生资助中心助学贷款办理点前期准备工作和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将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襄阳市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取得较好成绩,2022年首次申请贷款人数3824人,贷款金额4422万元,同比增长102%。

近年来,宜昌市围绕资助育人总目标,多级联动抓育人、线上线下抓服务。每年统一部署,各县市区、乡镇、学校三级同时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工作,拓宽助学贷款宣传渠道。积极推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经验,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助学贷款办理窗口,打通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生申贷资料不全“最多跑一次”,最大程度方便学生和家长。开展线上“跟踪服务”,建立助学贷款QQ群,公开办贷流程,规范操作。近三年来,宜昌市累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超过1.3亿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万余人次。

十堰市成立由分管教育副市长任组长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市+县、局+校”的联动机制,制定出台《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发放《贷款申请指南》2.77万册,助力莘莘学子圆梦大学。该市强化“一盘棋”统筹调度,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坚持“工作前置、宣传先行、建强队伍、配齐设施、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形成贷前宣传、贷中服务、贷后管理的工作闭环。2022年,十堰市共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9亿元,较上年增加4958万元,增长36%;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9万人,较上年增加2179人,增长14%,发放金额与惠及学生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加大宣传力度

确保惠民政策不留死角

好政策需要好宣传。助学贷款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最大程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贯彻落实好新政策,仍有赖于全社会思想认识的提高,有赖于在社会面加大宣传力度。近年来,湖北各地采取多种举措,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手册、毕业班家长会、QQ群、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积极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宣传,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家喻户晓,组织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及家长按时申贷。

红安县通过召开普职高中毕业班家长会、在班级微信群中发送预申请链接、印发《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初、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在媒体开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专栏等方式,开展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让学生及其家长知道谁能办、哪里办、找谁办、怎么办,提高助学贷款的知晓度和影响力。2022年,该县受理了6718名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贷款金额达6654万元,同比增长34%。

英山县落实助学政策做到“精、准、稳、全”,以线上到边到角,线下到村到组的宣传模式,精准开展资助政策宣传。一纸“助学贷款攻略”线上流转全县上千个家校群,线下贴满313个村的大街小巷;四方联合宣传,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让资助政策全覆盖;百次宣讲,入村入塆入户,让贫困学生受益百分百。2022年,该县受理了3249名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贷款金额达3306万元,同比增长35%。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坚持政策宣传全覆盖,实现助学贷款“应贷尽贷”目标。印制《助学贷款申请指南》《还款指南》及相关资料,建立贷款QQ群、开通政策咨询电话全力服务学生和家长,预申请期间到校到班、还款期间到村到户宣传政策。2022年,该县受理了890名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贷款金额达950万元,同比增长29%。

郧西县加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前宣传力度,靶向深入、有的放矢。在各乡镇村委会张贴《助学贷款申请指南》,在各高中和中职学校开展助学贷款政策宣传,编印发放《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和《助学贷款申请指南》,确保政策宣传到班到人、家喻户晓。近两年来,该县将符合条件的应届高中和中职毕业生全部纳入助学贷款预申请范围,并提前将信息导入贷款管理系统,将受理过程中的资格审查环节前移,简化现场办理手续,提高受理效率,让学生“只跑一次路”。2022年,该县受理了3272名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贷款金额达3402万元,同比增长51%。

竹溪县联合扶贫部门、乡镇和各学校,在“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和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通过发放宣传册、资助政策宣传单、明白卡等方式,深入农户家里和田间地头,将助学贷款政策精准送到学生手中。2022年,该县受理了3354名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贷款金额达3206万元,同比增长22%。

全力做好服务

解决困难学生后顾之忧

保民生、暖民心,学生资助事关教育公平和民生福祉。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从2007年以来,我国建成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资助范围逐步扩大、规模稳步增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向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

近年来,湖北坚持“应贷尽贷”原则,全力满足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需求,对学生申请不设贷款总人数和总规模的上限,对符合助学贷款条件的学生实现全覆盖,为中国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大悟县秉持“以学生为中心”“应贷尽贷”的理念和原则,强化保障、搭建平台、严把关口,扎实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该县建立学生家庭情况信息数据库,及时掌握贷款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指导学生做好预申请或申报工作。规范贷款组织程序,确保应贷尽贷。2007年以来,该县累计受理了36713人次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贷款金额达2.6亿元。

利川市为破解学生排队时间较长、办理效率低等难题,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机构下沉,设立5个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点,方便学生办理贷款。近年来,该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明显。2007年以来,该市累计受理了29200人次学生的助学贷款申请,贷款金额达2.2亿元。

麻城市严格落实“应贷尽贷”要求,将原建档立卡脱贫户子女、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子女、低保家庭子女、残疾学生、因疫因灾因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全部纳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范围,并不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全面扩大贷款覆盖面。2007年以来,该市累计受理了74182人次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贷款金额达5.3亿元。

通山县始终秉承“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理念,以“应贷尽贷,好事做好”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助学体系,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呈逐年增加态势。2007年以来,该县累计受理了37259人次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贷款金额达2.8亿元。

十堰市郧阳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强化业务培训,让每一位办贷人员熟悉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行分区域分时段办贷,保证办贷过程有序、畅通、快捷;对不便上门的特殊学生,主动上门办贷。2007年以来,该区累计受理了38687人次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贷款金额达2.8亿元。

政策持续发力

让大学生圆梦更有底气

2021年,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通知》明确,从当年秋季学期起提高助学贷款额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申请额度由不超过8000元提高至不超过12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额度由不超过12000元提高至不超过16000元。同时,贷款使用范围扩大,学生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

近两年来,湖北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履职尽责,落实好相关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完成学业,让高校学子的学习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底气,更有尊严,为贫困学子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为国家培养了更多人才。

丹江口市加大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力度,在全市门户网站——水都网公众号上推送助学贷款政策,阅读量达10万+;在各高中学校校园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助学贷款攻略及申请指南、设置现场咨询点。同时不断优化服务,该市在习家店和六里坪两个中心乡镇设立代办点,实现30分钟以内一站式成功办贷,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2022年,该县受理了2220名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其中首次申请人数918人,同比增长79%。

罗田县在贷款受理前,印发7万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册,推动国家资助政策家喻户晓;向高三学生宣讲、发放《申请指南》,做到人手一份,并做好预申请工作。贷款受理时,规范操作,热情服务,最大程度提供便利。2022年,该县受理了1367名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其中首次申请人数615人,同比增长91%。

蕲春县织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网,简化申贷程序的相关材料,通过政府、乡镇、村组、学校、乡村经济振兴QQ群、微信群,推介到每一个村组,每一个院落。将助学贷款打造成为服务群众的暖心工程,在贷款高峰期加班加点,一切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准,群众贷款业务不办结,资助中心工作人员不下班。2022年,该县受理了1713名学生的助学贷款申请,其中首次申请人数849人,同比增长105%。

枣阳市倾心宣传,帮助学生了解贷款政策、流程及相关事项,扩大政策影响和知悉范围;细致梳理,精准掌控需求群体应贷尽贷,将符合条件的高中学生纳入预申请名单,提高办贷效率;暖心服务,不断完善办贷的软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一站式服务。2022年,该市受理了1638名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其中首次申请人数829人,同比增长80%。

大冶市狠抓落实,在确保“应贷尽贷”、精准有效实施、做好政策衔接等方面下功夫,实实在在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顺利入学、安心求学、学有所成。2022年,该市受理了2123名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其中首次申请人数970人,同比增长89%。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新的使命。切实以学生为本,全省各级资助管理部门和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将持续增强服务意识,把各级各类学生帮扶资助政策用足用好,把党和国家对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保障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并顺利成长成才,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贡献更大力量。

--> 2023-01-14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08255.html 1 湖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充分发挥保障作用助力莘莘学子圆梦大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