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劲松 夏中华 通讯员 余庆军
2023年新年伊始,为期两天的鄂州农产品年货节推介活动在武汉东湖绿道旁举行。超百款地方特色年货中,作为鄂州文化符号的武昌鱼令人瞩目。
鄂州市委书记孙兵表示,以武昌鱼品牌为龙头,鄂州正全面推进现代种业、预制菜、机场交易及冷链物流等多条产业链,力争未来数年构建起千亿级规模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水产养殖基地入选国家级示范区
农业农村部近期公布《2022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公示名单》,鄂州市鄂城区位列其中。
“‘争分’最多的当然是武昌鱼,湖北团头鲂(武昌鱼)原种场是全国唯一以鱼类命名的国家级原种场,年产武昌鱼原种鱼苗2亿至3亿尾。”鄂城区区长夏鑫介绍,全区近年来倾力建设武昌鱼小镇,集苗种繁育、商品鱼养殖、精深加工、休闲文旅等于一体。
目前,鄂州市主养、混养、套养武昌鱼的面积已达40余万亩,现有130多家武昌鱼加工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年加工能力超200吨以上的企业9家,合计鱼类加工产量6万吨。
继“鄂州武昌鱼”后,“梁子湖螃蟹”去年夏季在鄂州市梁子湖区启用区域公用品牌。鄂州市螃蟹养殖面积达6000亩、年产值4500万元,其中梁子湖区为4600亩,年产值达3500万元。
2021年,鄂州渔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其中武昌鱼产量达1.7万吨、占比6%。鄂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方勇利介绍,围绕两大区域公用品牌,鄂州正加强水产品的全产业链建设,争取尽快实现300亿产值目标。
乘“机”谋划预制菜产业联盟
预制菜因方便、快捷而受青睐。随着中国首座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投用,鄂州市农业农村局乘“机”谋划,多次召集业界会商,决定在全省率先组建预制菜产业联盟。
龙头当然是武昌鱼产业。去年10月,花湖机场航站楼开设“鄂州名优农特产品展售专区”,首批进入专区的有“武昌鱼”“梁子湖大闸蟹”“涂镇蓝莓”“沼山胡柚”等当地名优农特产品。
去年底,在鄂城区碧石渡镇,由中新开维现代牧业公司投资兴建的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高楼养猪中心投用,首批138头“金猪”出栏,走向省内外市民餐桌。
“按设计,两栋楼每年出栏量可达120万头,猪肉产量10万吨以上。”中新开维董事长诸葛文达表示,眼下中新开维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正加紧建设,由单一养殖向主食加工、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延伸。
“货运枢纽机场赋予鄂州最有价值的商品就是‘速度’,正是我们发展预制菜的优势,加上已有的冷链物流配套,可谓天作之合。”鄂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卢辉介绍,该市将投资2亿元规划建设农产品航空货站,包括展示、洽谈、分拣、价格指数发布、交易结算、进出口代理等功能。
2022年,花湖机场已开通2条国内全货运航线。新的一年,机场计划开通国内货运航线40条、国际货运航线4条。与此同步,顺丰货运航线完成转场,并引进中外运敦豪、三通一达等物流龙头企业。
倡导设立农业发展基金
去年1至11月,鄂州市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华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物流奖补资金20万元,意味着鄂州农产品出口企业获奖补实现“零的突破”。
华甜公司专业研发、生产、销售健康代糖的高新技术,拥有30余项代糖专利,向美国、欧洲、韩国、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农产品。
“鄂州农产品出口已迈出重要一步,仅靠奖补还不能解决长期存在的短板。”湖北油米匠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池疾呼要尽快设立“农业发展基金”。
4年前,李池从房地产业转型种植业,去年一年流转了2万多亩荒地,主要种植油菜、大豆等油料作物,目标是建设鄂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油料基地。探路中,他发现“规模小、附加值低、品牌弱”是困扰全市农业迈向现代化的主要症结。
李池表示,国家、省、市三级扶持农业的政策和项目虽然多,但实施中针对性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做大做强缺乏资金,进而缺乏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龙头带动力。为此,他建议市财政强化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设立“鄂州市农业发展基金”。
“要充分激活市级融资平台的作用,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孙兵表示,探路城乡融合发展,还要在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均衡配置公共资源等方面继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