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2年,仙桃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持续打好创新发展组合拳,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经济发展的“含新量”不断攀升。
这一年,仙桃通过科技部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验收,成为首批通过国家验收的47个创新型县(市)之一,仙桃国家高新区成功入选第十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这一年,仙桃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中再进11位、居第65位,跻身中部县域经济前十强、湖北首位。
仙桃市委副书记、市长孙道军在向仙桃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2023年新目标:持续巩固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成果,厚植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做强科创载体“加速器”,高质量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快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步伐,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家以上。抢抓武汉建设国家科创中心“风口”,探索建设科创飞地、离岸科创园,放大“研发在武汉、生产在仙桃,孵化在武汉、加速在仙桃”效应。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8年仙桃市被纳入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单位以来,仙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形成了向科技要增长、向创新要质效、向市场要活力的县域经济创新发展新模式。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措施,仙桃市打造出“突出特色、三产融合、集聚资源、协同创新”的江汉平原明星城市、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的发展新路。
创新“一块布” 特色产业转型裂变
“这是儿童款的,这是运动款,这是企业定制的。”2022年12月30日,走进湖北瑞康医用耗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个个六角形蜂巢花纹的口罩下线、打包,发往武汉等地。位于仙桃城东的这家企业,占地不到30亩,在仙桃市众多非织造布企业中体量堪称“迷你”,且一直以出口代工为主营业务。
非织造布制品企业本质上是机器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突如其来的流量能红火多久?湖北瑞康医用耗材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新振,时刻想着如何推出与众不同的产品。
2020年底,在科技部门牵线搭桥下,瑞康经过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合作,试制成功石墨烯非织造布。经过专业机构实验检测,其对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的灭活效率分别为97%和95%,具有显著的抗病毒特性;且抗病毒抑菌效能持续长达100个小时。
“下一步,向可降解材料进发。”胡新振已经开启新的储备性技术研发,与武汉纺织大学合作研制石墨烯与玉米淀粉复合非织造布等项目。
在省科技厅的指导下,仙桃的一批非织造布企业正转向中高端——瑞康研发出石墨烯口罩、拓盈推出轻便透气防护服、恒天嘉华正在加快研制可降解非织造布材料。
仙桃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利芬表示,自2018年启动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以来,仙桃成立了建设创新型县市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建立市“四大家”领导联系科技创新重点工作机制,出台《仙桃市加强科技创新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制定仙桃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奖励办法“1+2”指导意见,以更优制度供给保障推动创新发展。加大创新核心指标考核权重的设置,促进科技创新工作向基层延伸、向一线拓展,建立形成政府统筹抓、科技部门牵头抓、各地各单位共同抓的“大科技”格局。聚焦一块布、一条鱼,仙桃在非织造布产业、黄鳝产业上实现了一系列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了示范效应,目前仙桃每个主导产业都有一家创新平台。
截至2022年底,仙桃高新技术企业1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4家,高新产值增速全省第四。
聚焦“一条鱼” 加速培育“三产”融合
位于仙桃市张沟镇先锋村的先锋黄鳝贸易市场,凌晨5点就人头攒动。寒冬时节,这个全国最大的黄鳝交易市场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谈价、过秤,一车车的黄鳝从这里发往全国。
一组数据,显示仙桃“中国黄鳝之都”的实力:黄鳝养殖面积超过10万亩,网箱200万口,年产黄鳝7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1%。
如何让小小鳝鱼,游向更大的“江湖”,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建设30公里黄鳝产业示范带,做实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产业综合技术研究,挖掘黄鳝的医用、保健价值,引导产业扩规裂变,实现从“体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科技助力,仙桃黄鳝的知名度、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在省科技厅的指导下,仙桃黄鳝养殖、繁殖、病害防治、营养等方面的研究力度正逐步加强,建立了全国最大的黄鳝仿生态有土繁育基地,黄鳝苗种工厂化人工催产繁育基地等,形成集遗传育种、生态养殖、病害防治、饲料研发、精深加工、餐饮休闲为一体的黄鳝全产业链。
2022年12月8日,“星火燎原·科技助力”全省农业农村科技双创暨星创天地大赛上,张沟黄鳝星创天地以在鳝鱼繁养技术升级、深加工开发,对新型农业领域创客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获二等奖。
在科技赋能上下功夫,仙桃正持续推进“黄鳝+N”(水稻、小龙虾、稻菇)规模化综合种养模式研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化、标准化综合种养技术。以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平台,以黄鳝休闲食品为主攻方向,积极推进技术联姻,集中力量攻关,推出一批黄鳝特色产品。
建设科创平台 打造人才荟萃发展高地
在湖北省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牵头建设单位——湖北拓盈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实验员们正忙着检测面料,这是他们和武汉纺织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发的,全球最轻便的防护服面料。
“新产品名为特优强,集合了纸张、薄膜和织布等材料优点,用其制作的医用防护服轻便坚韧、透湿透气性好。之前,这类产品一直由欧美公司垄断。”湖北省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朱志敏是国际防护原料领域专家,他深知目前拓盈要迈向中高端原材料供应领域,步子一点也慢不得。
纺织,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链之一,有着较好的基础,但仍然存在着产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如何加速抢占产业链的高端?
湖北省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与仙桃市科技局联合组织开展杀菌、高效非织造布功能性材料研究与应用,先后参与指导拓盈、新鑫、唯美等公司申报科技部“百城百园”项目和省科技厅科技重点计划项目,获得5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与武汉纺织大学、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初步聚集各类科研人员近30人,其中特聘院士2人,教授6人;签约特聘专家3人。该中心首席科学家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武汉纺织大学教授王栋主持中心开展技术研究工作,并协调项目的具体实施。
目前,仙桃非织造布行业企业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60余项;特优强高端材料、石墨烯材料、可降解非织造布等新材料已用于防护服、口罩等制品生产,年新增产值可过5000万元。该中心将进一步凝练非织造产业的技术研发方向和关键技术难题,打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交流、创新示范的国家省市一体的科研平台。
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在省科技厅的协调推进下,以仙桃国家级高新区、非织造布产业园等为主战场,仙桃正支持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配套完善新材料、黄鳝繁育及深加工中试基地等一批基础设施,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加快形成一个主导产业一个高端平台的发展格局,让仙桃大地成为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沃土。
抓创新主体培育 壮大区域发展核心支撑
2022年,投资300亿元的容百科技、投资103亿元的京科控股先后在仙桃落地开工,华润电力一期成功并网发电,健鼎电子跻身全省民营企业百强,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元。全年新签约、新开工和滚动技改亿元以上项目184个、192个、110个,新增“四上”企业108家,超额完成既定目标。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
仙桃非织造布产业集群入选了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非织造布、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三个产业被纳入全省11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工业第一产业非织造布围绕建设国家级“四基地两中心”,加速产能升级、结构升级、品牌升级;农业第一产业聚焦黄鳝繁育、深加工等,强链延链补链。
“科创企业森林”枝繁叶茂。仙桃已有仙桃高新技术企业1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4家,湖北省“瞪羚”企业13家,推动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先导产业发展升级。去年以来,仙桃抢先布局全省首个以氢能产业为主导的零碳科技产业园,总投资300亿元以上的容百科技今年在仙桃落户,健鼎电子、恒天嘉华、旺旺、亲亲等一批骨干企业持续扩规。
在省科技厅的指导下,仙桃加快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队,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筑“7+1”工业产业链、“1+4”农业产业链的坚实底盘。坚持“双招双引”,实施“双强”行动,推动一批特色优势明显的产业项目落地,实现“引进一项技术、新上一批项目、带动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仙桃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这是仙桃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必将引领仙桃区域发展能级整体跃升。仙桃将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建设科技强市,贡献“仙桃作为”。(陈军云 康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