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9日

武汉蔡甸:“农”墨重彩勾勒乡村“兴”图景

鸟瞰中法生态新城。 (蔡甸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花博汇。

蔡甸特色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进入千家万户。(李溪 摄)

蔡甸区张湾街道新民村村民喜摘油桃。 (孙克亮 摄)

蔡甸区消泗乡5万亩油菜花海。(魏铼 摄)

武汉沉湖国际重要湿地,一群小天鹅漂浮在湖面休憩。 (柯皓 摄)

金莲湾。

高山流水遇知音,坐标武汉蔡甸。

蔡甸区地处汉江与长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境内河汊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列入市级名录的湖泊28个,武汉市最大的生态“绿肺”沉湖湿地坐落其间。湖中有城,城中有湖,风景宜人,物产丰饶。

作为武汉市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2022年,蔡甸区粮食产量达11.5万吨,蔬菜产量达106.29万吨,水产品产量达7.1万吨,出栏生猪16.51万头。蔡甸还是全国最大的区县级莲藕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莲藕之乡”。

近年来,蔡甸区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守“两条底线”,坚持以“三带联动、六镇协同”为主抓手,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努力打造乡村振兴蔡甸样板,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勾勒了一幅乡村“兴”图景。2022年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72.4亿元,增长7.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66元,增长8.7%。

牵牢产业兴旺“牛鼻子”

金秋十月,蔡甸莲藕迎来大丰收。在种植基地,刚挖的新鲜莲藕“拖泥带水”,就被停在塘边的货车一抢而空;集贸市场里,一根根胖墩墩、圆滚滚的大白藕颇受市民青睐。

蔡甸有1000多年的莲藕种植历史,被业界认为是中国莲藕人工栽培的起源地。蔡甸莲藕不仅外观通长肥硕、质细白嫩、藕丝绵长,而且口味香甜、生脆少渣、营养丰富,药用食补两宜。

近年来,蔡甸全力建设莲产业链,精准延链补链强链。在产品结构上,由单一的莲藕产品向鲜食籽莲、藕带莲、观赏莲等多样化方向发展,发展成既有鲜食的早、中、迟熟莲藕品种、鲜食籽莲品种,也有高附加值的加工型专用莲藕品种。在区域布局上,形成索子长河流域3万亩鲜食籽莲、藕带产业带,通顺河流域7万亩标准化生产藕莲片区,嵩阳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以莲为主题的研学游、赏花游基地。在精深加工上,现有从事莲藕生产加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多家,获得保鲜莲藕、保鲜莲子、藕汤罐头等产品专利12项。在品牌建设上,蔡甸区成功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莲藕)优势区,“蔡甸莲藕”受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蔡甸莲藕种植面积10万多亩,年产量15万吨,总产值21亿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只有牵牢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才能为村强民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蔡甸强化318国道三产融合示范带、嵩阳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和汉江沿线精致农业示范带等“三带联动”,重点发展莲藕、蔬菜瓜果、粮油、水产品、生猪等五大产业链,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逐步形成富有蔡甸特色的农业产业群、经济带。

2022年,蔡甸建成省级莲藕产业链项目—绿乐莲藕深加工基地,实施菜果茶基地提档升级示范4300亩,新增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12个,国内烘焙行业标杆企业好利来武汉食品生产工厂项目和中粮面业(武汉)公司30万吨面粉加工项目均建成投产,16家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创建电商特色村,预计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5亿元,“蔡甸莲藕”“蔡甸藜蒿”“新农牛肉”畅销大江南北。

农旅融合书写“诗和远方”

传诵千年的知音故事、神秘瑰丽的九真山、碧波荡漾的后官湖……深谙知音之道的蔡甸,把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早在网红打卡兴起前,蔡甸就有了一个以“花”为主题的4A级景区——花博汇。项目位于大集街天星村,利用原有村湾、农田、山水资源等优势,打造集花卉旅游观光、创意农业体验、田园养生度假、亲水休闲游乐、美丽乡村体验、花卉贸易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田园综合体。春天樱花飘舞,马鞭草温柔盛夏,秋日的粉黛乱子草如同天边云霞,四季花海,美不胜收。周边天星、西湾、农林、文岭、凤凰等村近500人吃上“旅游饭”,年人均增收4万元以上。

坐拥生态“绿肺”沉湖,背靠中法生态城,蔡甸以生态之笔绘就乡村振兴绿色答卷。

蔡甸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22年新建农村公厕207座、完成111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采用村保洁、街收集、区转运的转运模式,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密闭收集转运;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全区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2%,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9.5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美丽乡村,全域绽放。在建设国家级蔡甸区美丽乡村重点县的基础上,蔡甸加快推进30个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建设,涉及28个行政村、30个村湾、4396户农户,项目总投资5.258亿元,目前30个项目已全部完工,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5万亩金灿灿的消泗油菜花海、群鸟翩跹的沉湖湿地、仰望星空的九真客栈、荷叶田田的莲华养心谷……蔡甸立足优越的区位优势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围绕“一产形态,三产功能”的建设目标,加快推进“旅游+大农业”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精致乡村休闲游示范村和重点园区,并深入推进花博汇、景秀大地生态园两大田园综合体建设。同时,深挖乡村文化内涵,提升农旅融合品质,消泗油菜花节、蔡甸莲文化节、蔡甸西甜瓜节、金秋旅游节等农事节会活动已成为蔡甸乡村旅游靓丽名片。2022年,全区旅游接待人数1107.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33亿元。

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果

农产品质量安全,一靠产,二靠管。

2019年,蔡甸区被授予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全区上下倍加珍惜这一荣誉,将“巩固国家农安县创建成果”列入“十四五”乡村振兴规划,持之以恒,纵深推进,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拧紧投入品“准入阀”——实行网格化监管,做好源头管控,全区132家农(兽)药经营门店、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全部落实实名购买、索证索票、经营台账制度,无违法生产、销售行为,建成农业投入品监管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机制。

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修订完善蔡甸莲藕、蔡甸藜蒿、蔡甸西瓜、蔡甸甜瓜4个主导农产品生产规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企业(农户)对标生产,标准入户率100%。建立农业标准化和“二品一标”奖补机制,激励企业以品牌创建促质量安全,目前全区“二品一标”企业42家,品牌总数达140个,种养殖面积占总面积的40%并逐年增长。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45家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自检室纳入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管理,并实行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32家农业经营主体委托属地监管站检测;2家屠宰企业均建立肉品流向登记制度,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100%。

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在春播、秋收和重大传统节日节点,结合农资打假、春蕾行动、利剑行动等专项行动,组织农业、公安、市场监督、检验检测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结合“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重点开展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畜产品“瘦肉精”问题、兽药质量安全、假劣农资等专项治理。

“共同缔造”融入乡村治理

基层党建是构筑乡村振兴强大动力系统的关键。

蔡甸区侏儒山街道群力村深入领悟共同缔造理念,强化党建引领,广泛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扎实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牵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支部引领,群力村党支部突出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搭建群众议事平台,把群众关心的村级发展规划、民生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事项摆上群众的议事桌,构建“村党支部+党小组会+村民理事会”议事决策机制。党员带头,常态化开展“亮党员身份、亮联系方式、亮承诺践诺”活动,以党员示范,积极动员群众,引导群众“做主人”“唱主角”。自治强基,推行“代表群众选、项目代表定、建设群众帮、建后大家管”工作法,共同商议拟订村规民约并监督执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作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蔡甸区开启全面乡村振兴新步伐。该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突出五大类11个方面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试点区创建“规定动作”,创新推行减负清单、责任清单、监督清单、服务清单“四项清单”,全面完成试点区创建“自选动作”,有效搭建了党建引领下区街村三级联动、群众积极参与的乡村治理格局,丰富“治理有效”内涵,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目前,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文明乡风培育明显增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深入完善,群众幸福指数提升。

据蔡甸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该区选取5个社区(村),实行“一个试点一名区级负责人挂帅、一个区直部门包保、一个专班蹲点主抓、一套实施方案推进”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下一步,全区将加快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力争率先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治理特点的区域治理新路子,为武汉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蔡甸智慧。

策划:蔡甸区委农办、蔡甸区农业农村局

--> 2023-01-09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07279.html 1 武汉蔡甸:“农”墨重彩勾勒乡村“兴”图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