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8日

家国叙事中的 巧妙伦理转换

——评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

□ 蔡家园

编者的话

不久前,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湖北省8部文艺作品获奖。8部作品中,电视剧《功勋》获特别奖;电影《中国医生》《我的父亲焦裕禄》获电影类优秀作品奖;电视剧《外交风云》、纪录片《金银潭实拍80天》获电视类优秀作品奖;歌剧《天使日记》获戏剧类优秀作品奖;《一起向未来》获歌曲类优秀作品奖;《冷湖上的拥抱》获图书类优秀作品奖。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欣赏获奖佳作,本报邀请专家撰写评论,特此开设《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湖北获奖作品展评》专栏,敬请关注。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李雪健在电影《焦裕禄》中成功塑造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形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焦书记”感动了无数观众,令人难以忘怀。重拍关于焦裕禄的影片,无疑是具有挑战性的。《我的父亲焦裕禄》致敬经典,独辟蹊径,在家国叙事模式中巧妙进行伦理转换,塑造了一个富有深度的、丰富细腻而又亲切动人的艺术典型,为新时代的主旋律电影创作提供了新的美学经验。

这部影片选择了一个比较独特的叙述视角,即从女儿焦祖云——“我”的视角切入父亲焦裕禄的生活,在两个叙事空间——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中层层展开,深入刻画了“一名党员”“一位干部”和“一个亲人”的感人形象。兰考县“三害”肆虐,焦裕禄临危受命担任县委书记,他庄严承诺:“如果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绝不离开那里。”他深入漫漫黄沙中考察风路,研究治沙规律,种泡桐,治“三害”,带领干部群众战天斗地;他吃大雁屎,亲自救助灾民,感同身受老百姓的痛苦;为了让群众吃上救命粮,他勇于承担违反粮食统购政策的责任……如果说这些在公共空间中展开的故事凸显了焦裕禄作为人民公仆的爱民情怀,让人感其伟大而生敬仰的话,那么,在私人空间中展开的故事则表现了他作为一位父亲、儿子、丈夫的深沉人伦之爱,让人感其可爱而生亲近。他舐犊情深,谆谆教导儿子不能搞特权白看戏,“我们是群众的服务员,没有资格搞特殊化”;他陪着女儿拉车上街卖咸菜,亲自给她示范如何吆喝,“百姓的闺女干啥,我们的闺女就干啥”。影片还通过表现女儿的心路历程变化来展现焦裕禄精神的巨大感召力量。女儿曾经颇感委屈与困惑,但最终理解了父亲的所作所为,在影片结束时深情呼唤:“如果我喊了爸爸,你是不是就不会转身离去?”焦裕禄在走进女儿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走进了观众的心灵深处。焦裕禄常年在外地工作无法照顾母亲,对母亲深怀歉疚。回家探亲离别之时,飞雪漫天,母亲站在村口恋恋不舍地送别,他走了几步之后,突然跪倒在雪地里……他深知此别将是永诀,全部的深情只能通过这一传统的仪式化动作来表达。此情此景,让人热泪盈眶。他在临终前向妻子徐俊雅吐露心语:“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娶你做老婆,一起过好日子。”一声“对不起”,让人肝肠寸断。这些在私人空间中展开的日常生活叙事,化英模人物为身边平常人,化伟大情操为日常细节,使得人物形象朴实可亲,思想情感朴素动人,容易与观众产生共情,进而产生强烈共鸣。

《我的父亲焦裕禄》的公共空间叙事对应着“国”,私人空间叙事对应着“家”,通过“我”的讲述巧妙融合了时代记忆和个人记忆,增强了叙事的真实感、时代感,丰富了生命记忆和情感内涵,堪称主旋律电影“家国一体”叙事模式的新尝试。作为英模人物的焦裕禄的坚定党性和人格魅力,在“家”“国”双重叙事空间中得到充分展示,并借助巧妙的伦理转换,完成了一个真实、饱满而亲切的艺术形象的塑形。

主旋律电影表现英模人物,必然要表现其不同于平常人的思想政治品格,而这正是艺术表现的难点,弄不好容易变得概念化,给人“假大空”之感。《我的父亲焦裕禄》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成功地将政治话语转换为伦理道德话语,契合了普通大众的接受心理。影片中有一个场景非常具有典型性:焦裕禄在救助受灾群众时,老大娘问他是谁,他回答:“您就当我是您的儿子。”正是这句朴素温暖的话语,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社会关系转换成了家庭内部的伦理关系,一下子拉近了英模形象与普通观众之间的情感距离。焦裕禄视自己为“人民之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为工人减轻劳动强度而开心,为老百姓生活穷困而流泪,为治理“三害”而奔走……这部电影打破了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界限,实现了社会叙事与家庭叙事的巧妙转换,将个体情感与社会情感有机融合,一个“为官至臻,为夫至诚,为子至孝,为父至亲”的“好人”形象跃然于银幕之上,十分真实,亲切动人。

“好人”既是伦理转化的桥梁,也是电影设置的伦理道德基点——影片中的焦裕禄毕生都在践行母亲“要做个好人”的叮嘱。这种伦理观念首先来自于家庭教育。回家探亲,焦裕禄与母亲睡在一张床上谈心,忆起母亲对他的教育:“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你要是个好人,那颗星就是亮的;你要是个坏人,那颗星就是暗的;你要是个坏透的人,那颗星就不亮,就灭了……做人就一定要做个好人,要做天上那颗最亮的星。”“人的命啊,有长有短,甭管长短,得亮眼,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关于星星的朴素比喻,将“好人”形象化了,也照亮了焦裕禄的人生。这种“好人”伦理观深入到焦裕禄的骨子里,临终前他嘱咐子女:“你们长大了要做一个好人,眼睛里要看得见受苦人的眼泪。”这种伦理观念还来自于传统文化的影响。焦裕禄陪母亲看了一场戏,恰好是小时候常看的民间戏曲《岳母刺字》。这个情节巧妙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对焦裕禄心灵的滋养,铸牢了其伟大人格的根基。如果说母亲的教导是从个人、家庭的层面上来宣扬一种伦理道德观的话,那么“看戏”则将伦理道德引申到了集体、国家层面,拓宽了其内涵。影片通过对焦裕禄伦理道德基因的探寻,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英模人物的精神来路,也看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格塑造的力量——正是因为这一点,《我的父亲焦裕禄》比许多主旋律电影更具深度,不仅为中国电影画廊贡献了一位优秀共产党人的形象,而且贡献了一位典型的中国式英模形象。

近年获得广泛赞誉的电影,像《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父辈》《长津湖》等,其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都得益于对家国叙事模式的巧妙运用和对道德伦理关系的有效转换,《我的父亲焦裕禄》亦不例外。这部影片从家庭伦理层面切入,向社会伦理层面拓展,以朴素的影像语言展开“家国叙事”,让一个质朴而伟大的人物在银幕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 2023-01-08 ——评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07181.html 1 家国叙事中的 巧妙伦理转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