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胜 通讯员 冯杰
一双运动鞋、一顶黄草帽、一根竹拐杖、一把手电筒,这就是宜昌市国资委驻凤凰溪村第一书记周俊翻山越岭、走村串户的“四件套”。在这四样装备的陪伴下,周俊把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了个样。如今,坐落在秭归县幽深峡谷间的凤凰溪村不仅山清水秀,村民更是生活富足,真如桃花源一般。
筑牢堡垒强基础
在西陵峡青滩峭壁与大老岭山崖形成的夹缝间,有一条蜿蜒狭窄的小路。2015年,主动请缨驻村扶贫的周俊便是通过这条狭窄的唯一村道来到深度贫困的凤凰溪村。
这个峡谷缝里的村庄似乎真的与世隔绝,村民过着极端贫苦的生活。全村贫困发生率37%,450户家庭,有410多户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这里没有交通通讯、没有基础设施、没有丝毫产业,甚至没有太多的耕地和足够的劳力。
2个多月,28平方公里的山川沟壑,周俊带着四件套跟同来的扶贫工作队员跑了个遍。走访过后,周俊发现比起没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人心的涣散是更严重的问题。
建强组织是关键。为此,他一一上门给村干部做工作,敞开心扉沟通村级发展现状与困难,贴心关心村干部的发展与前途。一圈工作下来,不仅让村两委班子体会到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也让他们找到了主心骨,看到了希望。紧接着,他将村干部及后备力量10多人送到市国资委举办的“凤凰溪村书记培训班”上学习,发展培养脱贫攻坚“带头人”。
不仅是党员干部,凝聚村民力量也是关键。为此,周俊通过屋场会、坝子会、村落夜话等接地气的方式,与老百姓聊家常、聊困难、聊政策、聊思想。变“乡村院落”为“流动课堂”,变“农家院子”为“学习园地”,用“百姓话”说“百姓事”,逐渐得到村民的认可。
发展产业促脱贫
在周俊的带动下,村里干部党员对家乡发展也渐渐充满热情,积极寻门路、找方法。通过一次次的集体讨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致认为,凤凰溪地处峡谷,高山在侧,无论海拔、气候、湿度都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
为了验证种植中药材的可行性,周俊自掏腰包请来专家实地勘察。之后,更是带头卷起裤脚,拿起锄头,在不同海拔的山腰间开垦出4块试验田,摸索着种下玄参等品种。那段时间,他每天扛着农具,走在窄窄的山道上,小心地伺候这些苗木。
终于,周俊的试验成功了,当年便喜获丰收,价格喜人。这之后,他带领队员迅速制定《凤凰溪村中药材种植方案》,又分头前往各家各户劝说大家种植。有的村民有顾虑,村里党员便带头种,慢慢地,中药材种植在全村呈现规模。那一年,玄参种植大获丰收,每亩增收近4000元,村民对着这个第一书记竖起了大拇指。
在周俊的指导下,凤凰溪村成立起“贵青种养专业合作社”,取得了市中医院、天济药业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解决了销路。
根据市场需求,凤凰溪村逐渐建立了玄参、红薯、野山茶等特色农业企业。2019年,凤凰溪村种植收购中药材鲜货6万多公斤,每个种植户增收3000至6000元,合作社还将盈利的20%拿出来给社员分红。2020年,通过“党建+卫生室+产业+就业+贫困户+公司”新模式,凤凰溪村不仅脱贫摘帽,还从原来的“空壳村”变成了秭归集体经济“十强村”。
瞄准未来谋振兴
2021年7月,在新一轮的驻村选派中,周俊主动要求留在凤凰溪村,为乡村振兴继续贡献力量。
他与村两委一道,不断走访、交谈,摸排出威望高、能力强、乡邻认可的能人并把他们吸引回乡,共谋发展,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资源。
他们大力囤积古建和民居,全力保护古树,将古树和民居流转到村集体,千方百计保护凤凰溪河道,对10公里的溪岸道进行生态复绿,为乡村振兴储备环境资源。
他们多方研究、传承和弘扬屈原文化,争取市县两级领导和有关单位,推进屈原文化向文旅项目转化,促成了“屈原老家”项目顺利开工,为乡村振兴储备文化资源。
去年9月,周俊被评为湖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得知消息,凤凰溪村会议室来了不少村民,他们用质朴的土话向周俊表达祝贺。周俊说:“看到大家在共同努力下过上好日子,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