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6日

航天三江红林公司数控车工谢少峰——

极致匠心锻造航天重器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 通讯员 魏勤 张玉蓉

“把荣誉当作一把量尺,用更高的标准,投入到航天事业中。”1月3日,谈及被命名为“荆楚工匠”的感受,航天三江红林公司特级技师、数控车工谢少峰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从懵懂学徒到公司最年轻的特级技师,42岁的谢少峰怀揣一颗匠心,在工作岗位上始终执着专注、精益求精。

2001年,谢少峰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毕业,来到航天三江红林公司机加车间数控班组。

当时,国内数控行业刚起步,数控编程模式处于手工编程阶段。编制一个复杂工件程序,需手工输入成百上千行代码,极易出错。若需调整,错误率会成倍增长。

“比如,在某零部件平面上,要加工出一个圆孔,由于刀具大小有限制,很难精确操作。手工编程的话,步骤太多又会占用数控系统内存空间。”谢少峰说,当时在网上、书上都查不到类似实例,开发起来难度很大。那段时间,他业余时间全部用来测试。就这样夜以继日、反复摸索,他完成圆形腔模块编程,实现一条代码代替几百条甚至上千条代码的突破,提高效率10倍以上。

随后,谢少峰相继开发共计16种模块,累计在公司使用超过50万次,程序编制调试效率提高15%以上。其中,柔性切削参数自动调节、精确角度定位模块等成果的应用,荣获湖北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在谢少峰看来,困难就是学习提高的机会。正是凭着这股韧劲,他完成了多项攻坚任务。

2008年,在一重点项目研制中,一关键零件的螺旋曲线槽加工难度大、合格率低。为解决难题,谢少峰编制了空间曲线模块程序,实现只需输入尺寸参数,就可精确完成不同升角、不同起点螺旋槽的加工,产品调试速度提升4倍以上。

“手工输入代码需要画图,仅仅计算角度就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有了这个程序,过去打开图的时间,程序都写完了,操作人员还可以随时进行修改。”谢少峰说。

2016年9月,红林公司购入一台车铣设备。谢少峰天天跟着培训老师在车间操作,短短两周,便掌握机床的基本操作及编程方法。

通过不断摸索,谢少峰开发设计多个模块,实现用一台设备完成以往需3台以上设备才能完成的加工难题,成为公司首席车铣复合加工者。

从理论到实践,第一个工装制作、第一个软件程序编制、第一个模块程序的成功……谢少峰敢于尝试,把创新融入到工作中的每一刻,用他的话说:“创新没尽头,我一直在路上。”

--> 2023-01-06 航天三江红林公司数控车工谢少峰—— 5 5 湖北日报 content_206818.html 1 极致匠心锻造航天重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