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2月1日,早上7点刚过,邹家伟掀开被子,就拿起手机,首先打开武汉市珞南街石牌园社区的派车工作群,查看有没有社区干部和居民的用车信息。他简单洗漱后,拿起墙角的一件黄色隔离服熟练地穿上,关上灯和取暖器走出简陋的出租屋。从1月26日大年初二他加入武汉市社区志愿服务车队以来,每天如此。
今年39岁的邹家伟,曾是长城脚下一名铁甲雄狮的坦克兵,退伍后在北京打拼10多年。去年底,为了照顾两个孩子上学,他回到了老家武汉市江夏区,买了一台轿车当起了网约车司机。
吃过简单的早餐,邹家伟来到停在社区门口的车前,绕车检查了一遍。这时,一位提着旅行袋的女士急匆匆走来,“师傅,我是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赶着去接班,同事已经几天没有回家了,麻烦你赶快送我去。”他在社区派车工作群留言后,立刻发动车辆出发。石牌园社区居民有上万人,其中有不少医护人员,自疫情发生武汉暂停公共交通以来,都是邹家伟和其他3位社区保障车队的司机接送上下班。
他将接班的医生送到目的地后,又赶紧返回社区,因为一位急着去汉口开药的居民正在等着他。等他从汉口返回已经中午11点多,这时社区派车群弹出一条信息,“泓悦府小区一位产妇要从省妇幼保健院回家,大人和宝宝不能见风。”邹家伟又马不停蹄驾车来到医院,接上产妇黄女士和宝宝,送到小区门口。黄女士一下车就要付车费,邹家伟马上解释,“不用付费,我们是志愿服务,政府会给我们补贴的。”黄女士的丈夫一听,连声说道:“这比平时坐车还方便啊!”
回到社区休息室,已经中午1点多了,邹家伟在旁边的超市买了一盒自热饭当午餐。“泡面吃多了,今天换个口味试试。”他笑了笑。石牌园社区书记曹冬玉略带歉意地说:“因为防控疫情的需要,社区附近的绝大部分餐馆都没有开张,志愿服务车队的师傅们只能自己解决吃饭,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提这个事,任劳任怨地出车,实在是不好意思。”
邹家伟是武汉6000名志愿车驾驶员的一个缩影。
公共交通停运和私家车禁行后,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于1月24日紧急征召6000台出租车、网约车,分配给中心城区每个社区3台至5台,由社区居委会统一调度使用,为辖区居民出行提供免费服务,为生活不便居民上门免费提供送餐、送菜、送药等居家服务。1月25日中午,这批志愿车迅速集结到位,由武汉部分出租车公司和滴滴、东风等网约车公司,共9家企业一同组建,开始提供服务。
为确保驾驶员安全,又因防护装备短缺,每台车只配备了一名驾驶员。各公司、平台和社区为驾驶员提供了防护、消杀用品,并做好考勤记录,确保车队安全有序运行。仅1月30日一天,他们为中心城区1159个社区提供应急保障服务,出动车辆4364车次、服务人员5338人次,平均一天单车服务时间长达16小时。
“那天驾管在我们司机群里一说要征招志愿服务,我马上就报名了。我当过兵,又是党员,‘若有战、召必回’对我来说不是口号。”邹家伟望着自热饭加热冒出的蒸汽,轻轻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