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饥饿法”种出爆浆蟠桃 50元一斤仍然抢手 2025年06月19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泽牧 实习生 严雨彤 通讯员 张琛

每到夏天,桃子不仅是解渴佳果,更承载着甜蜜的期待。6月15日,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天王寺村的上果家庭农场,枝头沉甸甸的奶油蟠桃奶白透粉,引人垂涎。

农场负责人王少刚摘下鲜果,一口咬下,琥珀色果肉蜜汁充盈。检测仪显示,甜度25度,远超普通桃16度的标准。

“这种蟠桃一斤卖50元,仍供不应求。”王少刚自豪地说。

“甜蜜的秘诀在于,要学会做减法!”王少刚穿梭林间,剪刀上下挥舞,每5厘米间距仅留一颗蟠桃,“通过人工疏果控制果实数量,才能确保营养、提升品质。”

2013年,王少刚从北京返乡创业,携手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陆续引进各种高端特色小水果。“我们坚持生态种植,施用有机肥、人工除草、果实套袋,虽然产量较普通种植减少一半,但价格要高很多。”奶油蟠桃于2019年对外开园,定价每斤40元,迅速成为抢手货。

看到奶油蟠桃种植效益高,村民纷纷跟进。

为避免同质化竞争,王少刚打起差异牌,并轮种枇杷、桑葚,实现四季有果。他发现自家果子存在大小不均的问题,便采用“饥饿种植法”,亩产从2000斤降至1000斤,换来更高糖度。地头价涨至50元一斤,4斤装的精品礼盒卖到了298元。

在销售渠道上,王少刚也很讲究,甚至对商超说“不”。“超市需提前采摘,会影响甜度。”他说,加上卖商超有损耗、价格低、账期长,相比而言,游客采摘更划算、更新鲜。

如今,王少刚的桃子以游客采摘和电商销售为主。“果园入口设自助称重台,扫码支付即走。”王少刚指着打包台说,剩下的电商直发,回头客很多,复购率达60%。

游客周女士带家人进园,摘下蟠桃一口咬下,汁水四溢。“果肉嫩甜,好像爆浆!”一刻钟后,她们带走了5斤。

“周末节假日,市区来的游客非常多,有时停车都要寻地方,村里采摘园时常断货。”天王寺村纪检委员赵雪梅介绍,全村已发展9个家庭农场,品种包括蟠桃、李子、桑葚等小水果,成为村民增收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