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哲 刘郸
通讯员 陈宇
5月29日下午2时26分,在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熊家洲弯道凸岸附近江面上,施工员林凯鹏手持智能终端,现场指挥抛石作业船鄂潜江货6588上的长臂挖机,好似“精准投篮”一般,将运石船顺鑫688上巨石抛入江中。这是荆江二期工程正在进行“抛石护底”作业。
长江航道整治中心副主任叶志伟介绍,九曲荆江水流湍急,这里的砂质河床受水流冲刷,会使航道发生变化,因此必须通过抛石来保护好江底河床。
“传统抛石作业主要凭施工员的经验。”林凯鹏表示,有经验的施工员可以将抛石误差控制在15厘米左右,如果遇到风雨天,误差将达到20厘米。“现在采用智慧抛石,靠的是算法。”奥秘就在这部智能终端上,林凯鹏展示,终端有多个功能,不仅有作业电子图,还能显示图中各点位的经纬度坐标。林凯鹏称,终端连接融合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RTK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抛石定位系统,好像加上了精确制导,能保证每块石头都能精准落位。
工程项目分管技术的副经理张金武介绍,施工前,作业水域就已通过专业仪器和设备进行抛石施工区平面扫测和水深测量,最终生成“数字施工图”,将抛石区域划分成20米×30米的网格,抛石定位船根据“数字施工图”抛投到目标网格,真正实现“指哪打哪”。执行抛石的挖机也有了更新,“目前作业使用的是长臂挖机,最长可伸展达到22米。”张金武表示,更长的机械臂能覆盖更广的作业面,通过分层抛投实现抛石厚度均匀分布。一天可以抛6船石头,作业效率也大幅提高。
“抛石施工结束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叶志伟介绍,传统抛石作业只能知道抛了多少方石头,抛石的效果如何无法精确掌握,现在运用多波束声呐扫测,如同给施工区河床做“CT检查”,不仅能实时测量水深、流速,而且能通过高密度声波构建水下三维模型,精确比对实际抛石量与设计数据,确保工程经得起时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