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廷胜讲述战斗故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摄)

王廷胜(右)与战友赴朝前的合影。

王廷胜在朝鲜留影。

王廷胜(中)在朝鲜与战友合影。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李娜 实习生 李芷依
“你看,这张照片是我们入朝参战之前到照相馆拍摄的。如果牺牲了,给亲人留个念想。”
5月13日,在湖北省军区武汉第十五离职干部休养所,9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王廷胜拿出一张照片,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照片中,他和战友目光坚定。
生于九一八事变前夕,于解放战争期间参军,经历了朝鲜战场的炮火。回想起这些,这位老兵用“无怨无悔”四个字概括自己的戎马一生。
9岁担任儿童团团长
1931年,王廷胜出生于河北迁安八家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家中排行老四,上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王廷胜记事不久,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踏进了冀东大地。“1938年冬天,我跟父亲进城赶集,第一次见到鬼子兵。那时,两个鬼子手持‘三八大盖’,上着闪亮的刺刀,背着钢盔,凶神恶煞。我躲在父亲身后,看到鬼子举起枪托砸向父亲的肩膀,还踢上一脚,才放我们进了城。”从那时起,王廷胜心中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8岁起,王廷胜就在一户地主家“扛活儿”,放牛、挑水、磨面,啥都干。他说,第一次接触共产党八路军,是在1939年冬天。
一天下午,几位中年男子来到地主闫老幕家,找来几名长工谈话。“我们一帮孩子有些好奇,扒着窗往里看,听到一位姓郝的男子说,他们是‘踩地区’的八路军,为了开展抗日活动来到这里。”王廷胜回忆,当时三人询问了长工们的一些情况,说他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为穷苦人求解放的”。从那以后,他们经常出现在附近村庄。
王廷胜打听到,那几位中年男子是八路军武工队队员。不久后,他们在村里成立了农会,建立了妇救会。
1940年,因为积极参加抗日活动,9岁的王廷胜开始担任儿童团团长。他说:“我们庄10岁左右的孩子有20多人,他们被编成3个班,每天晚饭后集合出操、学唱抗日歌曲。我记得有一首歌叫《叫老乡》,歌词开头是:叫老乡啊,你快去把兵当,莫等到日本鬼子来到咱家乡,孩子老婆遭了殃。”
晚上学唱抗日歌曲,白天站岗放哨送信,这是儿童团员的日常工作。王廷胜介绍,当时抗日根据地没有邮政,主要靠各庄的岗哨来个“沿村转”。各庄和地区干部及八路军的通信和传递消息主要靠送信。儿童团员送信是两个人一个班,信分为平信、鸡毛信、火柴信三种,凡插鸡毛的信为急信,要立即送出;凡插火柴的信为火急,要用最快方法送达。
王廷胜回忆,儿童团员们在执行站岗放哨任务时,若是发现鬼子来了,要立即敲钟或把树放倒,让乡亲们提早避险和防备。他们还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防奸防特。王廷胜说:“那时斗争形势很复杂,鬼子经常向根据地派遣特务,所以我们要对过往的陌生人进行盘查。有一次,我与另一个伙伴站岗,从南面高李庄来了一个可疑人,说是收购猪鬃的,经过盘问说得‘驴唇不对马嘴’,经盘查这个人是鬼子派来的探子。”
此外,儿童团还参加基干民兵的反“扫荡”。1944年冬天,鬼子和伪军约200人到大王庄扫荡,各庄民兵数百人向敌人发起反击,那股日伪军落荒而逃。王廷胜说,当时一些儿童团员都参加了追赶敌人的行动,表现英勇。
一心杀敌,
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抗战胜利后,14岁的王廷胜参加了农会组织的减租减息斗争。
1947年10月,在本村“保田保家”的号召下,王廷胜报名参军,加入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
王廷胜跟随部队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等战斗,之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军的一名侦察参谋。
1952年下半年,朝鲜战场形势转为双方对峙状态。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当时战局决定,调用更多部队入朝作战,以实战练兵,命令第54军从广东北上,开赴朝鲜战场。
“当时,全国人民把志愿军称为‘最可爱的人’,我们怀着极高的热情和勇气,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奔赴前线,担负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王廷胜对记者说,“当时,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连级参谋,决心在战斗中以出色表现来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1952年12月30日,第54军134师召开入朝作战动员大会后,部队要求每个人在衣襟内和帽子里写上自己的个人信息。随后,王廷胜拉上战友关福泉,去照相馆拍照。王廷胜说:“那时没有想太多,就是一条心要去朝鲜杀敌立功。”
1953年5月初,部队进入平壤西北顺安地区。王廷胜还记得,他随先遣队5月2日夜通过鸭绿江大桥进入朝鲜时,沿途不时有敌机轰炸,那一夜走走停停,快天亮了才赶到朝鲜定州附近。
7月13日凌晨,金城战役开启前,王廷胜和战友接到任务,前往546.2高地第54军160师指挥所参加作战,掌握一线作战情况。王廷胜和战友们刚走出几公里,就遭遇敌人的炮火封锁。他们冒着敌机轰炸和炮火阻拦,穿过重重障碍区,一路向指挥所进发。夜幕降临,就在距离指挥所还有5公里左右的时候,敌人突然袭击,一发炮弹袭来,与王廷胜并肩在战壕里的一位赵姓战友被弹片击中,不幸牺牲。王廷胜来不及悲伤,带着战友马不停蹄地奔赴到在424.2高地驻守的388团指挥所。7月13日至27日,经过15天的激战,志愿军毙伤俘敌5.2万余人,迫使敌方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王廷胜有4个子女,其中3个参了军。他的小外孙女,如今也是一名军人。他说:“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后辈能够珍惜当下,把老一辈留下的好传统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