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汉南法院:解锁知识产权长效“保护密码” 2025年05月14日

以“脚步丈量需求”,用“专业守护创新”。从新能源企业的实验室到种业公司的试验田,从机器轰鸣的厂房到麦浪翻滚的田野,武汉市汉南法院联合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区科创局,深入不同领域企业定制司法服务,让法治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阳光雨露”。

向前一步,解锁知识产权“保护密码”

“没想到法院连电池专利保护的门道都摸得这么清!”在中创新航公司展示厅,技术经理对武汉市法院赵千喜庭长对专业保护提出的意见连连称赞。2025年4月29日,汉南法院联合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区科创局开展“靶向走访”活动,走进中创新航公司,了解电池技术专利布局难题,针对“研发周期长、知识产权风险高”特点,法官送上《知识产权案例选编》,书中精选的技术秘密典型案例,为企业提供了风险预警和维权参考。

迈实一步,闭环服务里的“法治温度”

如何让司法服务既跑出速度又保有温度?在走访中,汉南法院发现种企维权往往面临“诉求响应慢、部门联动难、风险预警迟”三重难题。为此,专门打造“法护金穗123”机制:

一码通:向企业公布法助企航二维码,集中受理企业法律诉求,健全企业需求快速响应机制;二协同:联动区科创局、农业农村局等其他部门资源,破解跨部门横向协作难题,并且为种企提供从“预防—化解—治理—长效”纵向治理模式;三清单:通过人员清单明责任、任务清单明进度、风险清单早预警,三者环环相扣,推动司法服务从碎片化转向全链条。

走深一步,专业赋能守护“粮食芯片”

在种业“院企直通车”座谈会上,市区两级法院法官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关键词——“种子身份证”种子所有权“维权周期长”“取证难”等。针对武汉亚非种业、楚为生物农业企业所面临的痛点,庭长结合案例提出建议:“植物新品种保护需要提前布局……在还没有来得及确权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商业秘密予以维权。”对于企业提到的“法律与专业技术衔接不畅”问题,建议推行“法官进田间、专家进法庭”双向授课,组织法官赴企业开展产权保护讲座,邀请种业技术专家为干警讲授分子育种等前沿知识,推动司法审判与专业技术深度融合。

一组数据见证汉南法院法助企航的力度。知识产权护航百企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为辖区新能源和种企“定制化法律建议”20余条。下一步,汉南法院将继续与上级法院同向发力,把“院企直通车”开进更多领域,让司法的温度浸润每一粒创新的种子,为中国智造筑牢法治屏障。(张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