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4

生态治理铸就文旅底色 山水之城吸引四海宾客 2025年04月25日

4月22日晚,暮色四合,长江两岸的灯光次第亮起。站在“知音号”游轮的甲板上,来自深圳的游客陈欣举起手机,镜头里掠过龟山电视塔的流光溢彩,定格在长江一桥变幻的彩虹光幕上。

“再次游览长江,武汉江面比十几年前干净得多,两岸的破旧趸船也不见了踪影。”她感叹道。此刻,游轮正驶过汉口历史风貌区,百年建筑群在光影中焕发新生,船舱内上演的沉浸式话剧正将长江文化、码头往事娓娓道来。

这样的场景,正是武汉生态治理与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2016年,武汉启动长江岸线综合整治,取缔数百个非法码头、趸船和沿江堆砂场,还长江一泓净水。2020年,武汉启动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以现有主城区江滩公园为基础,建成13个子项工程,形成“长江画廊”,秀出最美岸线,2024年市民和游客接待量已逾5000万人次。

这样“生态+”的转化模式,在武汉呈现多点开花之势:在东湖风景区,超100公里的绿道蜿蜒如缎,串联樱园飞雪、海洋奇趣、桨板泛水、绿意骑行,游客或骑行或漫步,享受着沿线杉林水岸的绝美景色。清明假日期间,东湖绿道单日客流量超20万人次,同比增长81%。

在长江主轴,青山江滩从“灰头土脸”的工业岸线变身为“海绵公园”,艺术雕塑园、婚礼草坪等场景每年吸引百万游客。

在汉阳月湖,通过截污清淤、水系连通,打造出“古琴台—琴台大剧院—武汉戏曲艺术中心”文化矩阵,让知音文化在山水剧场中活化重生。

在江夏灵山生态旅游区,矿坑废墟经生态修复后化身瀑布,与翡翠色湖泊构成网红打卡地,仅2023年春季“赏花节”和秋季“观叶节”游客接待量就达22万人次。

在东西湖梧桐雨片区,昔日武汉市最大的建筑垃圾消纳场蝶变为104.53公顷的绿色空间,全长21公里的绿道集成了露营基地、马术俱乐部等众多业态,一跃由曾经城市的边缘“背面”变成了时尚“封面”。

武汉这座将山水禀赋转化为文旅胜景的典范之城,正在长江之畔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