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壁古战场。

九宫山。

赤壁市葛仙山野樱。

碧桂园温泉。

蜜泉湖。
蛇年春节假期,咸宁文旅消费市场热气腾腾,8天接待游客347.03万人次。咸宁市2025年新春文旅惠民活动核销惠民券17.23万张,核销金额1285.35万元,全省第三。
鄂南咸宁,地处长江南岸和幕阜山脉北麓之间,国土面积9861平方公里,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位居全省前列。这里生态良好,交通便利,毗邻武汉,山水文旅资源极为丰富,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温泉之城”、全国唯一命名的“中国桂花之乡”、三国赤壁之战发生地、万里茶道的源头城市之一。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当前,咸宁正持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新春第一会”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在此背景下,该市明确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加快推动温泉、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擦亮“香城泉都 康养咸宁”品牌,加快打造独具特色的全国知名文旅康养目的地。
冬泡温泉夏避暑,特色游主打康养牌
“早就听同学介绍咸宁的温泉水质天然优良,今天现场体验真的感觉很奇妙。”2月15日,年过月尽,咸宁城区碧桂园凤凰温泉中心,前来泡温泉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来自广西师范大学的小姜和三位室友把开学前的湖北游第一站选在了咸宁。
碧桂园凤凰温泉酒店春节期间总接待量近两万人次。景区共有330间客房,连续5天满房。
咸宁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开发历史早,产业基础好,享有“中国温泉之城”“华中第一泉”等美誉。目前,全市6个县市区都有温泉资源,大小温泉井眼近百口。据省地质局第四大队介绍,咸宁地热温泉日采量能装满17个标准泳池。
据介绍,自2009年至2019年,咸宁市连续举办十一届温泉文化旅游节。去年11月,在中断4年后,咸宁再度举办十二届温泉文化旅游节。春节假期,受温泉节和文旅惠民券拉动,该市温泉旅游景区流量火爆,7家温泉景区共接待游客7.4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200万元。
我省现有温泉景区21处,其中咸宁有7处。去年出台的《湖北省域战略规划》赋予咸宁打造全国知名温泉康养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今年1月8日,咸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推进温泉产业等领域旅游基础设施更新迭代,开发“温泉+”新模式。下一步,咸宁还将引导温泉旅游企业开发温泉康养产品,推动整体品牌营销,持续擦亮温泉品牌。
除了泡温泉,不少游客还常来咸宁滑雪。春节期间,在城区的室内滑雪场咸宁际华香城滑雪馆和九宫山高山滑雪场,共接待游客3.1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00万元。
冬泡温泉夏避暑。咸宁通山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幕阜山脉中段,主峰海拔1656米,比江西庐山高182米。一到盛夏,这里便成为游客避暑的天堂,高峰期一天的游客就超过5万人。近两年,景区投资数百万元,完善换乘转运配套设施,解决游客出行难题,并引入市场主体投入近亿元,完工开业隐庐山庄、宝业壹方、凤铃37号等民宿酒店,不断完善“吃住行游娱购”要素,擦亮“九宫清凉 避暑天堂”品牌。
春赏野樱秋桂香,观光游做热花经济
进入3月中下旬,咸宁市咸安区、通山县交界处的大幕山上,连片的野樱陆续盛开。
大幕山海拔近千米,樱花谷面积1.5万亩,现存野樱花近万株,樱花群落数量众多、分布密集。近年来,咸宁大力打造东源花谷赏樱品牌,为提升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分别修建了十公里环山公路、游客集散中心、观景平台、景区牌楼和“太空舱”露营基地。去年三四月间,咸宁市举办樱花节系列活动,共吸引近260万游客前往赏花,综合收益达到7.8亿元。
除了樱花,咸宁的油菜花、桃花、梨花也深受游客欢迎。一到春季,在咸安区高桥镇“乡村客厅”油菜种植片区,金黄夺目的油菜花海吸引不少游客打卡拍照。2022年3月,高桥镇与长江设计院合作打造依村而建的“乡村客厅”项目,主打“留住乡愁”文章,规划记忆老街、沿河环线、乡遇稻田3大主题特色旅游体验路线,打造高桥之光、大地稻禾、小村客厅等9个标志性场景。
“玫瑰香,茉莉香,比不上咱江南的桂花香……”提起咸宁的花,最绕不开的还是桂花。桂花是咸宁的市花。每逢金秋十月,咸宁满城尽是桂花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可赏、可闻、可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咸宁,因桂花得名“香城”。这里桂花种植面积达11.715万亩,年产鲜桂花1120.269吨,百年以上古桂2200多株,占全国古桂总数90%以上,被命名为“中国桂花之乡”。近年来,咸宁聚焦桂花这一极具特色的本土资源,积极引导企业发力深加工环节,推进农文旅融合,“接二连三”拉长桂花产业链。如今,全产业链价值已增至14亿元。
咸安区桂花源风景区,桂花品种繁多,拥有大叶佛顶珠、大叶四季桂、潢川金桂、咸宁晚桂等50多个品种,还有一个古桂花树群,树龄在50至100年的桂花树达2000余株,百年以上的古桂也有570余株。去年7至9月,景区全面翻新改造升级,导入古桂源乡品牌logo,建设嫦娥和月亮的造型和景观,成为一个新颖、亮丽的打卡点,带火了4公里外的刘家桥农家乐。
“咸宁的春天已经备好三张请柬:一张是30万亩樱花写就的粉红诗笺,一张是10万亩油菜花铺展的金色画卷,还有一张是全域文旅融合打造的春日盛宴。”3月14日,咸宁市赏花季新闻发布会上,咸宁市文旅局局长李振对游客发出这样的邀约。据介绍,今年,咸宁将继续发布赏花地图、樱花指数和赏花精品旅游线路,做热做活“花经济”。
以文促旅活利用,文化味助燃夜经济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5年春节,咸宁各地将传统非遗作为春节的“必备年货”,举办冰雪嘉年华、新春庙会、文物特展、节庆市集、月夜巡游等百余场文化惠民活动,为游客、市民带来浓浓的文化味和年味。
1月26日和27日,来自美国、韩国、爱尔兰、亚美尼亚等国家的50余名游客齐聚咸宁,除了滑雪、泡温泉外,他们还走进咸宁龙潭里景区,观建筑之美,赏非遗表演,来到三国赤壁古战场,沉浸式感悟三国文化。
品长桌宴、跳拍打舞,古瑶村里年味足。1月28日,农历除夕,在通城县药姑山古瑶村,村民们在广场上摆起长桌宴,身着民族服饰的村民们跳起拍打舞。当地村民、游客上千人共同欢度春节的盛况,登上CCTV-13新闻频道“喜乐安宁中国年·非遗陪您过大年”栏目。
赤壁拥有丰富的三国文化和万里茶道文化。三国赤壁古战场、羊楼洞古镇主打文化牌,春节期间游客量分别为3.7万人次和8万人次。羊楼洞古镇开展“月夜羊楼——茶道传奇”沉浸式演绎,重现茶道传奇。古战场景区开展“赤壁风云”“小乔初嫁”“赵子龙救主”等主题演艺活动,让游客身临其境,沉浸式体验三国文化。
“到这里,就像回到了三国。”2月15日,三国赤壁古战场,韩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夫人李彩庆携同伴第四次重游。李彩庆说,在韩国的历史教育中,三国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三国演义》她读了四遍,仍带在身边,爱不释手!
“文化夜宴”正加速助燃夜经济。咸安区龙潭里景区和嘉鱼不夜城景区成为今年春节文旅市场的两大流量“黑马”,游客量分别达到6万人次和18万人次。其中,嘉鱼不夜城景区成为全市游客接待量最大的景区。
咸宁文化底蕴深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中国传统村落27个,古民居291处,百年以上古桥500余座。近两年,该市率先编制申遗保护规划,积极推进万里茶道申遗。推动“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组织实施羊楼洞、新店明清石板街古民居、宝石古民居、江源村古民居等一批古民居保护修缮工程。咸宁市文旅局介绍,该市将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着力加强三国文化、桂花文化、温泉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
实施三年倍增计划,做大文旅产业
项目建设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强劲支撑。新春伊始,咸宁市牢固树立“第一是项目、第二是项目、第三还是项目”的理念,正在全力推进咸宁温泉养心谷、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服务品质提升、太平山高端避暑旅游度假区、九宫山景区提档升级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2025年全市已开工和计划开工亿元以上文旅项目22个,总投资176.77亿元。
3月14日,走进赤壁市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陈列馆,传统的声光电布展模式正被数字化、个性化、互动化的沉浸式科技等先进技术手段取代。大型行进式夜游演艺节目《来赤壁·借东风》由知名导演罗可歌团队策划,投资1亿元,正在进行演员招募、节目排练,将实现让游客亲身参与“赤壁之战”的游玩体验。东风宴商业综合体工地,工人们加紧施工,冲刺本月项目主体完工。该综合体总投资5000万元,设有综合商场、宴会厅及文化长廊等功能区。
去冬今春,咸宁市组建工作专班,印发文旅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和2025年实施方案,明确旅游人次2025年、2026年、2027年增幅分别达到23%、26%、27%;旅游综合收入2025年、2026年、2027年增幅分别达到25%、28%、28%。到2027年,全市接待游客达到50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80亿元,较2024年实现倍增。
根据规划,未来几年,咸宁市将持续办好温泉文化旅游节、赤壁茶产业发展大会等大型主题节会活动。以三国赤壁古战场为核心吸引,开展面向日本、韩国和港澳台的境外推广。支持重点景区、精品旅游民宿开发康养旅居产品,发展银发经济。实施“冰雪+”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丰富际华园、九宫山冰雪旅游产品业态。力争到2027年全市三国文化游达到150万人次,温泉康养游达到200万人次,冰雪享乐游达到40万人次,民宿旅居游达到50万人次,红色文化游达到30万人次,上述主要旅游产品接待人次在2024年基础上翻番,示范带动全市旅游人次和综合收入实现倍增。
2025年,咸宁市将加强文旅项目谋划和招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谋划1000亿元、储备300亿元、开工建设100亿元文旅项目。落实文旅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推动温泉养心谷、陆口旅游度假区、“梓有集”农文旅等重点项目开业和运营。加快推进三国赤壁古战场、九宫山等重点景区提档升级项目建设。精心办好2025年湖北省旅游景区提质赋能展示交流活动。建设运营好“桂乡宁居”旅游民宿供应链平台,打响“桂乡宁居”旅游民宿公共品牌。以大项目驱动大文旅,打造独具特色的全国知名文旅康养目的地。
策划: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撰文: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