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邓小平为武汉机场题写的场名

1995年4月15日,天河机场正式通航

天河机场T1航站楼

天河机场T2航站楼

天河机场T3航站楼
时间的刻度里,潜藏着生长的力量。
1995年4月15日清晨,武汉郊区一声轰鸣划破长空,南航湖北分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腾空而起飞往宁波,宣告天河机场正式通航。
从“岭外音书绝”到天涯咫尺、天堑通途,航空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念,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改变着你我的生活。
湖北地处内陆,既不临海也不沿边,依靠蓝天是助力经济发展“走出去”,实现“九省通衢”向“九州通衢”跨越的重要途径之一。
天河机场是湖北第一座现代化机场,它天然承载着荆楚大地高飞远举的梦想。
综观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湖北、武汉与航空缘分颇深。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空军在武汉上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激战,争夺制空权、保卫大后方;新中国成立后,武汉见证并参与“八一开航”,新中国民航事业被清晰地烙上武汉印记。
把视线拉近。武汉位于陆海空三大“丝绸之路”交汇点,民航业发展成色足不足,关乎湖北能否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奔向未来。
可以说,天河机场的建成投用,为正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搏风击浪的湖北充实了振翅飞翔的底气。
通航当年,天河机场累计吞吐旅客194万人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都有5000多人从武汉乘机往来全国各地。
他们或许很难想象,在未来的30年时间里,彼时仅有一座航站楼和一条跑道的天河机场能为武汉、湖北腾跃出怎样壮阔的发展空间。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从昔日的一片荒野到今日的繁荣空港,迈入而立之年的天河机场正昂扬“三航站楼+三条跑道”和“‘3000万+’旅客吞吐量”的恢弘气势,为湖北加快建设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聚势赋能。
仰望长空,天河机场将城市与世界连为一体;俯瞰大地,航空经济强劲驱动城市发展转型。
展望未来,跨越30载峥嵘岁月的天河机场正为区域经济腾飞、社会发展带来新活力,让“航线上的湖北”波澜壮阔、气象万千!
筚路蓝缕 建设征程铸基石
天河机场建设构想的提出,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1995年以前,湖北的民航枢纽是始建于1936年的武昌南湖机场。
随着武汉开放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受地理条件和保障能力限制,位于城市中心的南湖机场疲态渐显。
早在1973年,周恩来总理就曾指示“武汉要修国际备降机场”,将武汉在全国航空版图中的地位提升至战略高度。
经过多年酝酿和筹备,1990年12月16日,武汉新机场启动建设。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武汉机场”场名。因机场坐落于黄陂区天河镇境内,故名天河机场。
在航空爱好者心里,“天河”二字是机场名称中的翘楚。尽管以所在地为机场命名是传统,但“天河”能够脱颖而出也彰显了规划者对这座城市寄予的厚望。
而武汉即将迎来一座现代化航空门户的消息,让700多万市民群情振奋,以更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武汉更有信心、更有底气。
经过4年多的艰苦努力,1995年4月15日,天河机场正式通航,武汉民航事业从此站上新的历史起跳点。
机场从来不是单一的存在,它被视为一个生态体系。通航至今,天河机场一直生机勃发,发展步伐从未停歇。
2000年接管王家墩机场民航业务后,天河机场的区域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并于当年获批国际机场;2008年T2航站楼建成投用,保障能力提升至每年1300万人次;2009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2016年,第二跑道建成,当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2017年,T3航站楼接棒T2航站楼,保障能力提升至3500万人次,同年晋级4F级机场,可起降全球最大客机A380,成为中部地区首座具备此能力的空港;2024年,焕新归来的T2航站楼与T3航站楼协同运行,保障能力提升至5000万人次,当年旅客吞吐量成功闯关3000万人次、重返中部第一;2025年1月,第三跑道投用,天河机场迈入“三航站楼+三跑道”时代,保障能力跃升至6300万人次。
30年来,天河机场的每一次成长壮大都堪称一次历史性跨越,都凝聚着规划者和建设者的汗水与智慧。
从单一跑道的小型机场,跃升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国际枢纽,天河机场的建设征程,不仅抒写了一座交通枢纽的崛起历史,更是中国民航现代化进程的缩影。
硕果累累 发展成就耀华中
一座机场的枢纽地位如何,旅客吞吐量是重要的衡量指标。
吞吐量的提升会带来航线结构、航班数量、服务能力、收入水平、区域影响力的全面优化。
从194万人次到3140万人次,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节节攀升,绘就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2024年,天河机场率先在中部地区触达“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的里程碑,以亮眼的成绩单助力武汉成为中国民航第十城。
天河机场有关负责人说,多年来,天河机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全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愿景,携手航司聚焦旅客需求,持续拓展航线网络、优化时刻布局、提升软硬件设施,努力展现出国际化、现代化的门户枢纽担当。
2025年1月,随着第三跑道投用,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上限被抬升至每年6300万人次,年起降架次预计可新增6万至8万架次,综合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
从全国范围来看,拥有3座航站楼、3条跑道,年吞吐量超过3000万人次的机场并不多见。不断进化的天河机场,与武汉、湖北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地位高度匹配。
统计显示,天河机场在运营的航线有210条,其中包括20条国际及地区航线,连通洲际、畅通亚太、畅达国内的航线网络清晰可见。
人流带来客流,客流形成商流。一座交通枢纽兴旺发展的背后,彰显的是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研究指出,一座现代化机场对所在城市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应占GDP比重的5%到10%。以天河机场为原点向外辐射,周边形成的临空经济区,不仅吸引物流、电商、航空维修等产业集聚,还创造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
机场同时也是观照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抵汉旅客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天河机场赋予的。
2023年以来,“在武汉中转乘机”成为微博、小红书等社交网络上的热点话题,不少网友主动分享在汉中转经历,为天河机场的优质服务点赞加分。
2024年6月,天河机场获民航局批复,成为中南唯一、全国第六家“干支通、全网联”试点单位,打造全国最“优”中转机场成为天河机场的重要使命。
统计显示,2024年天河机场完成中转旅客吞吐量338.5万人次,全国排名第十二,中部地区居首。
展望未来 展翼腾飞谱新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今年的湖北“新春第一会”上,省委主要领导强调,要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要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湖北、水运上的湖北、航线上的湖北”,以建设三个丝绸之路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
在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提升枢纽能级,为湖北支点建设作出新的民航贡献,对天河机场来说是责任、是挑战,更是机遇。
经过30年建设发展,天河机场的硬件基础已相对完善,如何让3座航站楼和3条跑道高效协同,推动机场运行效能持续提升,是下一阶段天河机场摆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天河机场给出的答案是:着力聚焦一流机场管理机构和一流机场运营管理团队的“双一流”机场建设,打造人享其行的“国际门户+国内枢纽”。
什么是人享其行?从字面理解,就是为乘客提供舒适、便捷、愉快的出行体验。无论是飞机在天空中编织的航线网络,还是民航人为中外旅客打造的温馨旅途,每一次飞行都是以人为本的深情诠释。
从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窥见今年以来天河机场在推动人享其行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今年1月,天河机场新开至巴厘岛、普吉岛2条国际航线,目前国际及地区直飞航线达20条,“鄂港通天下”航线20条,建立到北上广深等主要城市“航空快线”13条。一季度,天河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89万人次、国际旅客吞吐量36.5万人次、中转旅客吞吐量87.2万人次、保障航班5.6万架次,持续保持“四个中部第一”。
天河机场有关负责人说,聚焦主责主业,天河机场还将从实施机构调整策略,提升航线网络通达性;实施布局优化策略,提升驻场航司运力;实施扩大通程策略,提升中转网络便捷度;实施提质扩容策略,提升机场枢纽能级等四个维度全面发力,确保全年客流量保持中部地区第一的同时,向更高目标发起冲击。
30年只是序章,未来无限可期。天河机场正秉承“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的武汉城市精神,以凤舞九天的豪情,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翼高飞。下一个30年,天河机场将怎样书写更加壮丽的华章,让我们共同期待。
天河机场大事记
1973年 周恩来总理指示“武汉要修国际备降机场”
1990年12月16日 天河机场开工,同步建设第一跑道
1992年 T1航站楼启动建设
1995年4月15日 天河机场正式通航,当年运输旅客194万人次
2000年11月 民航总局将天河机场确定为国际机场
2004年12月29日 T2航站楼启动建设
2006年10月19日 武汉成为全国首个航空运输综合改革试点
2008年4月15日 T2航站楼建成投用,保障能力提升至每年1300万人次
2009年 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
2010年12月28日 国际航站楼投入使用
2013年6月 T3航站楼启动建设
2013年8月10日 第二跑道启动建设
2016年8月18日 第二跑道建成投用,当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
2017年8月31日 T3航站楼建成投用,保障能力提升至3500万人次,同年T2航站楼停用
2021年10月18日 T2航站楼启动改造
2022年6月26日 第三跑道启动建设
2024年4月15日 T2航站楼焕新归来,天河机场保障能力提升至5000万人次
2024年5月 获批开展“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网络试点
2024年 完成旅客吞吐量3140万人次、重回中部第一
2025年1月23日 第三跑道建成投用,天河机场迈入“三航站楼+三跑道”时代,保障能力跃升至6300万人次
2025年3月13日 天河机场皇冠假日酒店和假日酒店建成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