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胜乐
鄂西人把崇山峻岭之间的狭长巇隙地带称作“坪”,一档档平地连接一座座山脊,一个个聚居的自然村寨形成环抱状,把山水涂抹得恣意盎然。这里溪水淙淙土地肥沃,千条沟壑聚成小河绕坪而过,束腰嵌边的“坪”因此成了鄂西人心中富庶之地,比如青岗坪、贺家坪、七里坪、火烧坪、天阳坪……这些坪像一个个及笄女子,一个比一个绚丽妖娆。
刚打开手机,就发现“榔坪木瓜花节”又被刷屏了,而且今年已是第十九届,二十年热度不减,说明这“坪”还真的不平常。有人忙于热搜,有人开始导航,他们的手指不约而同指向一个地方:长阳榔坪。
有人在群里喊:“开了,开了!错过就要再等一年。”
榔坪沟壑纵横,扼宜昌西大门,与秭归、贺家坪、资丘、火烧坪毗邻为壤,同时与巴东交界,均海拔八百余米,位鄂西腹心之位置,素以盛产黍、稷、麦、菽、薯和芋著称。脱贫攻坚战略实施后,榔坪逐步形成了以柑橘、茶叶、魔芋、木瓜、栀子、根艺和蔬菜为主的产业新格局。因野生木瓜占全国百分七十种植面积,榔坪一跃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木瓜花都”。
今年3月20日,我和“长江流域文艺名家县域明珠行”一行文友们来到榔坪。只见这里花簇人涌,木瓜花一朵、一枝、一大片,嫣红摇曳,满树繁花。现场烟花腾起,动车从头顶掠过,花瓣纷扬如一首绽放雀跃的诗,小镇被涂抹成木瓜青褐色,漫山喧闹如潮。
上世纪我在长阳县委工作时,曾多次到榔坪调研,走村入户察民情、采集乐园山歌、探珙桐迁徙真相、访神奇西流河、抱千年油杉树、谒红军足迹、寻鱼潜溶洞、喝皮村的苞谷酒、吃马坪的腊蹄火锅。在这里,我采写了获奖报告文学作品《跑教十年,行程四万里》,还有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西湾起义为题材的散文《上榔坪和红六军》,写歌唱家傅祖光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山里喊出的金嗓子》等。
榔坪,此生注定与我有缘。
那年,一个冬日的晌午,我在榔坪邂逅举办培训班的长阳县文化馆《清江》主编刘明春,他拉着我的手神秘地说:“到秀峰桥去,我给你当个媒人。”
我有点蒙:“谁?”
他知道我二十三岁,还没谈女朋友。他说,乐园村有一个女孩子,名叫阿珍,如一朵俏丽的花,娇美极了。她喜欢作诗,比我大三岁。在所有人看来,阿珍是一个有文化的优秀姑娘,重要的是两人都喜欢文学,能娶这样的女孩子为妻,是一件极般配的事情。
他还特别说:“女大三,抱金砖。”
那天见到阿珍,我看得出,她羞涩的眼神里透露出失望。因为她嫌我太小了,我比她整整小五岁。阿珍说:“农村二十八岁的女孩子还没嫁人,闲话多得打绞,我等不起。”
说完她递给我一张纸条:“这是我新写的诗。”
至今我还记得这样一段:
呼吸在玻璃上开花
指纹在玻璃上开花
轻轻摇晃一下
杯底就长出
透明鳞片
阿珍后来并没走作家之路,而是在一家乡镇企业上两年班后,被推选为村妇女主任,三十岁时嫁给了当地一个纯朴农民为妻,小夫妻俩办了一个养猪场和饲料加工厂,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当时榔坪有两个人已很有名,一是歌唱家傅祖光,二是作家温新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温新阶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散文《三虎的生日》获得该报征文一等奖而引起轰动。我当时在长城中学任教,晚自习时我把他的文章剪贴夹在备课本里,站在讲台上说:“这个温新阶是乐园的,与贺家坪相距没多远。他的散文像汁一样饱满,语言朴实清新。你们要认真学习,把作文写好,将来也能像他一样,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作家。”
两年后我调到县委办公室,借到榔坪下乡之机,专门去温新阶任教的秀峰桥中学拜访。我在操场等了他十几分钟,他从教室里出来时,身后的一群学生还在叽叽喳喳追问什么,直到最后一哄而散。和我握手时,他浅色的蓝色衣领和手上还沾着厚厚的粉笔灰。
后来我离开了长阳,榔坪成了一种若即若离的牵挂。在我的记忆深处,榔坪并无绿间红葩的景致,只有一些关于山歌、鸽子花、覃祥官、傅祖光、温新阶和崎岖小道的碎片记忆,时刻温暖着我。
那时的榔坪没有高铁和高速,村民住的是土墙茅房,厕所是“漏雨天井”;过的是一家七娃四条补巴裤、谁出门谁穿的贫穷生活。
几十年后再次来到榔坪,“坪”还是那个坪,但昔日的马坪如今变成了“中国药用木瓜第一村”、全国药用木瓜主要产地,人均年收入从一千元跃至五万元,全镇木瓜种植面积达七万亩,年收入近两亿元。山乡巨变,着实让我大吃一惊。
木瓜花盛开的现场,航拍无人机在上空“嗡嗡”盘旋,森林般的手机举过头顶,花红柳绿穿梭于漫山花丛中,各种方言的直播对着榔坪三百六十度旋转,夹杂着鄂西泥土芬芳的呼吸,把一朵朵花、一个个视频上传到云端,“抖音里榔坪”瞬间上了热搜。
榔坪真火了。
这火的图景中,木瓜花是花海中最灿烂的一朵。
长阳老乡们组建的一个“烟火榔坪”群里,一张张粉红照片和摩肩接踵的场景,一束束腾起的青褐烟花、一串串惊呼的表情包、一盘盘地道农家菜肴和一股股浓烈的烟火气不停飘舞。
主播们激昂在群里现场带货:“杏一益、梨二益、木瓜百益,皱皮木瓜含丰富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齐墩果酸及多种维生素。这里有榔坪木瓜酒、木瓜汁、木瓜果脯、木瓜罐头、果冻、木瓜丝和木瓜醋,现场下单者有惊喜。”
“在长阳,你随手插根枝条,就能长出一首诗。有风的地方就有歌,有人的地方就有撒叶儿嗬。”作家杨如风说。
烟花三月,蜂飞蝶舞;花瓣辍枝,斜刺成蓬;珙桐绽放,花都缤纷;烟火鄂西,诗意榔坪。这场撩人心的木瓜花事,带着我四十年如昨的记忆,演绎出了一场乡村振兴的传奇。
长阳有个“坪”,那是木瓜花盛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