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切 叶李
“从痴有爱 则我病生”,是武汉青年作家喻之之为她新近推出的中篇小说集《忧伤的夏小姐》所写后记的标题。有趣的“喻式”造句,分解了痴爱,却并没有破坏痴爱本来的语义。痴即爱,痴之深,爱之切,病由此而生。依作者所见,医科大高才生的病,是面对爱妻的病理切片,明知恶果而迟迟不忍下结论;即将迁往潮汕的母子的病,是面对故土武汉,怎么也无法割舍的恋情。而作者本人的病,则是面对无数次进出的那栋高大的教学楼,忆及在此任教期间曾经洒下的欢笑和泪水,缅怀逝去的青春岁月,渴望变成一个更高大的巨人拥抱那栋建筑。作者渴望拥抱的岂止是那栋建筑,甚至是她如此痴迷、无比热爱的整个武汉。
《忧伤的夏小姐》所收近作、旧作八篇,全部写的是武汉。喻之之写武汉,就像王安忆写上海,王朔写北京,冯骥才写天津,阿成写哈尔滨,有着天然的优势和贴身的亲近感。写武汉的武汉作家不少,如池莉、方方和彭建新等,所写为人称道的作品也不少,如《烦恼人生》《生活秀》《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风景》《乌泥湖年谱》《孕城》等。与这些作家关注描写的重心有所不同,喻之之笔下的武汉,而更像是一个为病由所生的痴爱所溶解的武汉,一个充斥着痴迷、忧愁、伤感、狐疑和迷惘的爱意的柔性武汉。
《忧伤的夏小姐》仅有八个中短篇,竟然有五篇直接写武汉人的爱情,余下的三篇,也密切关系到作者对于武汉底层平民深切的关爱。直接写爱情的作品是《四月的牙齿》《忧伤的夏小姐》《迷失的夏天》《地老天荒》《开往仰山小镇的顺风车》。细读这些作品,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用讲故事的方式试解爱情方程。
《忧伤的夏小姐》探究的是婚外情。夏小姐痴恋已有妻室的才华横溢的中年编剧,在知悉编剧花心,爱惜自己的羽毛——社会声誉远胜于爱她,不辞而别的情况下,仍然穷追不舍,满世界寻找那个薄情寡义的男人。夏小姐从痴有爱,深陷于爱情的泥沼,一往情深,一意孤行,不能自拔。她完全不知道,对于那个男人来说,婚外恋只是一种私情,人生中的一味调料,比这份私情重要得多的是他在社会上扬名立身的事业。作者显然想知道,年轻漂亮的夏小姐为什么会如此痴狂,所以借夏小姐的口发问:“是自由对束缚的吸引,成熟对青涩的吸引,逾矩对禁锢的吸引?或许还有别的。对爱,对知识,对才华?”是还是不是,不确定,有解还是无解,这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开往仰山小镇的顺风车》写的也是婚外恋,不过是反过来写的,写得隐讳而不露声色。已婚男青年小先暗恋他的单位同事米姐,已有同居男友的米姐察觉后刻意回避,但小先的爱不减反而更为隐忍坚定,默默地为保护米姐不受那桩告发领导案的牵连而独自揽责,甘愿为此舍弃宝贵的生命。米姐在知情后哀恸不已,远赴小先的葬身地新疆追怀小先。然而,一切都无济于事了,唯留下生者永生无法平复的憾情悔意。逾矩则不能从心所欲,从心所欲则必定会逾矩,这憾情悔意于作者到底该如何了却释然,这注定也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通透”,心净如镜,正派,追求不计利益利害的纯粹的爱,这样的小先,在米姐乃至作者的心目中,无疑是理想爱情的对象。人世间究竟有没有这种超越社会习俗规范的纯粹的爱,这也是《地老天荒》中表姐执着追究却不得确解的问题。表姐与家底厚实的金融男离婚以后,盘旋在表姐脑子里挥之不去的疑惑是:当初恋爱时的柔情蜜意,海誓山盟,当初被常人看来的天作之合,当初婚礼屏幕上“地老天荒”的证言,到底有几分真实?“她最介意的,还是他有没有爱过她。”确实爱过,但并不纯粹,掺杂了利益关系,不可能持久。作者通过表姐表达了她的看法:女人在物质上依靠男人,男人在生活起居上依赖女人,这种婚姻虽稳定却并不美妙,有违作者想象中爱情的真谛。因为有违爱情的真谛,所以当今社会许多获得经济独立的女性宁愿放弃婚姻选择单身。经济独立的表姐无从觅得真正的爱情,却悟得爱到地老天荒的荒诞不经,倍感无奈,不得已选择了与那位健身教练维持露水“夫妻”的同居关系。追寻叩问爱情的真谛,同样也是《迷失的夏天》表达的主题。三本美院的女生叶晓晓面对的,一边是同学恋人涂当,一边是邻居盲人夏天。当叶晓晓为生计更为艺术做了裸体模特以后,原来为谋取私利促成此举的涂当心事重重,权衡利弊得失,冷酷无情地抛弃了叶晓晓。而目盲心净、灵动善良的夏天,不仅在叶晓晓面临饭局受辱的危境时解救了她,而且静静地聆听她讲述做裸模饱受屈辱的经历,面色痛苦不堪,声音哽咽,眼中蓄满泪水,深情地捧起她的右手亲吻。情动于中而形于行,叶晓晓感动得泪流满面,引导他的手摸遍了她美丽的肉体。这难道就是作者想象中爱情的真谛?爱之于利益,涂当是有所求,不纯不真;盲人是无所求,既纯且真。叶晓晓,不,喻之之,究竟该作怎样的选择,这恐怕也是一个人生中无解的问题。其实,究其实质,《四月的牙齿》也是在寻觅这个问题的答案。汉口里份里长大的贫家女莫莉,个性强悍独立,坚决不肯像那些势利的里份女孩那样,拿自己的肉体作为筹码,来满足有地位有钱的男人的淫欲,以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那么,莫莉的真爱是什么呢?也是无利益交换的爱吗?我想,应该是,因为这个故事作为十分生动有力的反衬,本身就是最为可靠的凭证。
除了探寻描写最能体现个人经验的爱情,《忧伤的夏小姐》还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武汉底层平民的关爱。《乞力马扎罗的诱惑》以传奇的笔法表现了一对恋人对于摆脱贫贱地位的渴望。一笔意外飞来的横财,将这对生性善良的夫妻抛入道义与情感纠缠不休而左右为难的困局。这篇小说不禁使我想起高晓声的名篇《钱包》。偶然获得意外之财对于贫穷的小民来说,不啻是一场灾难。《乞力马扎罗的诱惑》中小影抱着沉重的钱袋坠楼,散落的钞票像粉红色的花雨飘落证明:渴望的实现无异于拉开了失望乃至绝望的序幕。《栾树 栾树》也是一篇不错的小说,故事进展跌宕起伏,摇曳生姿,将在大洪灾中一户平民蕴含人道精神的爱心表现得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