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城市的沧桑与女性的大气 ——读姜燕鸣长篇小说《暹春纪》 2025年02月14日

□ 杨彬

作家姜燕鸣的最新长篇小说《暹春纪》,以一个命运多舛,历经艰难成长的汉口女性——暹春的命运为主线,展现了汉口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的历史变迁。小说以汉口汉正街与汉阳洗马长街为主要背景,反映了武汉人民在特殊历史时期的艰难和进取,描写了武汉城市历史的沧桑变化,多角度展示了上世纪中期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轨迹、时代发展。浓郁的武汉风情在暹春的生命历程中一一展现,武汉和暹春互为成就,形成了作品独特的武汉风格。

秀外慧中、大气大义的武汉女性

《暹春纪》沿袭了作者以往创作的《汉口之春》《倾城》《大智路车站》《汉口的风花雪月》《武汉的沉香浮影》等作品的风格,从精致和大气的角度描写武汉和武汉女性。在这些小说中,姜燕鸣热衷于给美丽的汉口都会女子塑造群像,展示了武汉女性的市井之美、诗性之美、青春之美和都市之美。她笔下的女性,不再是“泼辣粗鲁”的女性,而是充分展现了秀外慧中、温柔痴情、精致优雅、勇敢坚强、大气大义的一面。如《倾城》中宋香菊的市井之美、龚云素的诗性之美、佳莉的青春之美、徐瑷的都市之美等,这些女性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都积极投入革命洪流中,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暹春则兼具有这四种美,是姜燕鸣对武汉女性美的综合性描写。

小说通过暹春在汉正街和洗马长街的生活经历,展现了老武汉的人间烟火。这里的市井生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小贩的吆喝声、夜市的灯火、青石板街上的白气,构成了一幅幅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汉口鲜活的生活画面。暹春在困境中得到了万福林牧师、萧仲平、桂嫂等人的帮助和接济,体现了市井生活中的人文关怀和温情。作品特别地描写了暹春的绘画才能。汉正街老街的烟火风情滋养了她的灵性和天赋,她将这些生活体验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成为汉口的“清明上河图”,体现了暹春的艺术天赋和诗性美,展现了武汉女性对美的追求和艺术创造力。更重要的作品充分描写了暹春坚强勇敢、大爱大义的性格特点。一个生下来就被抛弃,后又遭遇养父一家灭顶之灾的女性,在各种艰难环境中坚强地活着,后来成长为抗日战士和城工部工作人员,体现了女性在逆境中的成长与坚韧。在抗日英雄父亲的引导下,暹春积极为襄河抗日根据地筹措物资,在汉口解放的斗争中,她又和爱人并肩战斗,成为城市工作部的骨干。暹春将青春热血融入民族解放伟大事业,走出小我,将自己的青春融进时代洪流中,是大武汉熏陶出来的大气大义女性。

暹春的生命历程串起汉口大历史

暹春被汉正街的吕家铺子收养,这标志着她与汉口的联系开始。汉正街作为汉口的商业中心,其繁华与活力为暹春的成长提供了成长背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吕家被烧,养父养母葬身火海,暹春的生活陷入困境。暹春的生命历程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汉口在战争中经历动荡与苦难,暹春在汉正街和洗马长街辗转求生。幸得万福林牧师、桂嫂等人的帮助,顽强活了下来。这一阶段展示了汉口人民在苦难中的相互扶持与艰苦奋斗,也呈现出暹春的坚忍执着。暹春在洗马长街与青梅竹马的哥哥吕汉树重逢,并找到生父杨先生。杨先生就是肖家出走的大少爷肖仲暄,肖仲暄再次出现时已是一名共产党员,是襄河游击队的领导。受父亲杨先生的影响,暹春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成长为抗日战士。这一转变,体现了汉口人民在外来侵略下的觉醒与抗争精神,也展示了暹春大气大义、勇敢坚强的武汉品性。暹春在汉正街为新四军筹办药品和物资,抗战胜利后,又为武汉解放积极工作,成为优秀的城工部工作人员。这一阶段的描写展现了汉口在抗战中的重要角色和武汉人民的贡献,也展示了主人公将青春奉献给革命事业的大气和大义。抗战胜利后,暹春为武汉解放积极工作,反映了汉口在解放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和人民对新生活的期待。作品还描写了暹春的哥哥、爱人吕汉树的成长经历,以及好友咪毛、陈瑾格和刘锦的心路历程,多角度展示了上世纪中期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轨迹。

通过暹春的生命历程,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从二十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汉口的商业繁荣、战争困苦、抗日战争、解放斗争、解放初期等重要时期的历史变迁。暹春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成长史,也是武汉历史的缩影。

还原人性的复杂与生活的本真

作者采用个人生命历程的线性结构写作,以暹春的生命轨迹串联起那个时代汉口形形色色的人们。暹春的生命历程作为主线,她生命中经历的各色人等围绕她一一展开,养父、养母、哥哥爱人,亲生父亲、亲生母亲、叔叔、祖父、祖母、在她生命危急中挽救她的神父、她的同事同伴……作者用不疾不徐的笔触,塑造了上百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性格丰富、特性各异。杨先生既是暹春的生父,也是暹春参加革命的领路人。汉树是养父养母的儿子,是她青梅竹马的哥哥,也是她并肩战斗的爱人。

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具有其独特的圆形人物塑造风格。小说中,她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更真实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复杂和丰富,从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她笔下的人物,如养父养母既有热心快肠、大仁大义的一面,也有犹豫退缩的一面。叔叔肖仲平看见暹春无处可去,将暹春带到大哥的房子里救助,表现出他善良温和的贵公子的特色,但作者还写出了他被暹春美貌吸引以及他的克制,从而使得这个人物形象不单一,不程式化。暹春的生母沈珠(朱杏子)的形象塑造,更具有作者的独特思考,这个让肖家大儿子为之逃婚、出走、离开家庭、改变一生命运的女人,后来远远偏离了作者的期待。她并不是一个忠贞不渝、冰清玉洁的人,她在肖家大儿子离家出走后一嫁再嫁,后来在和暹春的交往中也表现出自私和固执。作者写出了人物命运的变化,也写出了在时间延续中人性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