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春江水暖豚先知 2025年02月11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李斌

关键词

长江大保护

2月10日,和煦的暖阳照在宜昌西坝江段,不少市民漫步这一网红打卡地,只为近距离观看江豚的身影。“我们是春江水暖豚先知!”生态摄影师杨河长年跟踪拍摄江豚,用镜头记录“长江的微笑”。与此同时,湖北省长江大保护数字化治理智慧平台24小时守护荆楚大地生态环境。实时数据显示,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达标,长江湖北段水质继续保持在Ⅱ类。

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出,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提升生态承载力,意味着全省不同市州、不同区域要结合自身生态环境特点,一方面加强污染防治攻坚,另一方面还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支点建设增添绿色底色、增强环境韧性。”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湖北将接续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牢牢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积极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梯次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建设,让荆楚大地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站上新的起点,全省将聚焦排污口整治、湖泊水质提升等方面发力,继续在长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

经过治理,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开展雨污管网分流改造,6个排污口出水水质均从劣V类提升至地表水Ⅳ类及以上。“现在排口排出来的都是山沟里的清水,干净多了,过去的污水口变成风景线,来村里喝水的鸟雀都变多了。”乐天溪镇朱家湾村村民栾英喜上眉梢。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杜飞锦介绍,下一步,宜昌将对治理后的排污口持续开展现场巡检和手工监测,确保排污口整治后不反弹。

围绕排污口整治,全省将基本完成省级清单入河排污口整治和其他流域范围内入河排污口排查;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管网建设空白区,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

“去年底种下的9吨菹草正在长芽,今年1月,梁子湖多个采样点出现Ⅰ类水质,为全年水质提升打下好基础。”武汉大学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徐新伟介绍,生态站围网种草区水质改善效果明显,今年梁子湖将继续实施“以草净水”,扩大围网种草面积,力争让更多水草持续发挥净化功能。

围绕打好湖泊治理攻坚战,全省将扎实开展洪湖、梁子湖、斧头湖等重点湖库水环境治理,推动湖泊水质持续好转;实施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任务,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

蛇年春节,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停满了外地车辆,游客们住进带有黄土墙、花窗、青砖灰瓦风格的民宿,过了一个浓浓鄂西北风味儿的大年。如今,堰河村一次性可接待1200人入住。堰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闵洪艳介绍,全村将持续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塑造具有谷城乡村特色的村容村貌,坚持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特色产业之路,培育乡村绿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新春第一会”提出,积极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7年,湖北绿色低碳发展将深入推进,“四屏一山、三江一平原”自然生态格局更加稳固,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美丽湖北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全省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湖北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