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智慧手环”二十四小时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2025年02月05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李斌

2月2日,大年初五,湖北省长江大保护数字化治理智慧平台依然24小时守护荆楚大地生态环境。实时数据显示,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达标,长江湖北段水质继续保持在Ⅱ类水质。

当天14时左右,省生态环境厅信息中心技术室主任迟浩点开长江大保护数字化治理智慧平台,武汉空气质量指数(AQI)为60,实时空气质量为良。“哪怕是春节假日期间,长江大保护智慧平台也会24小时不眠不休,织密监测监控‘一张网’,时刻守护着母亲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迟浩介绍,这一智慧平台如同为母亲河戴上了“智慧手环”。

2022年3月,湖北省长江大保护数字化治理智慧平台正式投用。该平台整合全省重点污染源、地表水、大气环境质量等多个监测数据系统,能够实时展示水环境、大气环境、企业污染源监测数据,并开展关联分析。

多个数据系统叠加,让长江大保护数字化治理智慧平台更加“耳聪目明”。以地表水环境质量安全为例,一旦监测发现断面水质超标,平台可通过相关点位的污染源信息,迅速“吹哨”,通过溯源和分析锁定可疑排污对象。

2025年1月28日,智慧平台发出水质预警信息提示,自1月26日12时起,黄冈市倒水河冯集断面总磷浓度升高,氨氮、高锰酸盐等指数持续超标。

第一时间,黄冈市生态环境局红安县分局工作人员奔赴倒水河沿线开展巡查管控,通过先后到生态补水渠道、倒水河、太平河等沿线利用无人机巡飞,及时发现并化解河道淤堵、水流不畅等风险隐患问题。

经分析研判,因近期红安县干旱无雨,倒水河冯集断面上游流量小且流速较缓、水体自净能力差,同时外来返乡人员骤增,生活污水产生量增大,冯集断面各项指标暂时升高。

为保障水质达标,红安县生态环境部门成立巡查专班,每天针对畜禽养殖、涉水企业和沿线采砂点等突击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水环境问题;同时,加强倒水河冯集断面上游沿线水质监测力度,防范化解水污染风险安全隐患。

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长江大保护数字化治理智慧平台共接收报警信息4669条,完成处置4660条,异常数据报警处理率超过99%。

眼下,为了更好监管长江入河排污口,智慧平台正承担着一项全新的任务。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湖北入河排污口数量众多、涉及面广,迫切需要采取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对排污口实施动态监管。为此,依托长江大保护数字化治理智慧平台,湖北建设入河排污口综合监管应用系统,涵盖排污口的基础信息、排查成果、监测数据、整治情况等,为精准有效推进排污口排查整治提供坚实基础。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充分利用长江大保护数字化治理智慧平台,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依托入河排污口综合监管应用系统,建立健全调度通报机制,同时定期调度各地市、区县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对工作滞后地区进行预警通报,确保按期完成各项排污口监管目标任务,为美丽湖北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