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硚口。 (靳进 摄)

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揭牌暨项目签约大会。

市民在购物休闲。 (蒙晓东 摄)

恒隆商圈。 (邹幼勤 摄)
时代的新画卷,总在砥砺前行中铺陈。
回首2024年,硚口发展的脉搏不断跃动,奋进的脚步自带热度,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年度答卷——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100亿元、增长5.5%,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超20%,固定资产投资连续4年保持3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规模、增速稳居中心城区前三。
时序更替,奋进的号角,再次吹响。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硚口区将全力以赴稳增长,努力完成全年及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大力推动产业、城市、生态、社会“四个转型”,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城市更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三个先行示范区”,以一域之光为全市添彩。
改革创新 产业转型提速加力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硚口何以挺直发展脊梁?
产业转型升级是回答,也是硬道理。硚口区以创新驱动为主导战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以数实融合为重要牵引,以供应链为工作抓手,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加快汉正街市场转型、环同济健康城发展、汉江湾数智城建设。
硚口聚集各类医疗健康服务机构、企业、实体近5000家,医疗资源丰富。为提升硚口区大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效能,2024年,硚口区同济健康城科创基金揭牌成立,重点投向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医疗领域优质产业项目。
聚焦成果转化、产品落地、市场做大等难点堵点,硚口区出台“十个一”产业发展生态举措,编制完成大健康产业地图,并建立成果转化项目库。成立同济产业科创中心,拜耳区域创新中心挂牌,推想医疗基层AI智能影像诊断启动试点。
武汉市首个人工智能培育产业园区——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揭牌,百度云、腾讯云签约。日前,武汉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腾讯—星火众达智算中心在该产业园建成投用。
2024年,硚口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80%,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突破400亿元,健康服务业营收达到400亿元,程力集团、蓝帆应急、欧亚电力3家生产性服务业总部集中落户。汉正街、汉口里分别获评省级步行街、省级特色商业街。
新的一年,硚口将以科技和产业“两个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两业并举”,努力打造国际医疗创新、高端服务业和数字经济“三个高地”。
开题破局 城市更新先行先试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硚口区不断探索城市更新路径、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增强发展潜力、优化发展空间,为全市乃至全省城市更新工作贡献硚口经验。
2024年2月,硚口区在全市率先探索“以旧换新”新模式,并在此倡议的基础上再作升级,试行硚口住房“以房换房”。目前已举办三期,广受市民欢迎。硚口区首个准四代住宅“恺德云麓”开盘去化率88%。2024年,硚口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0.7%,实现止跌回稳。
推行住房“以旧换新”是硚口区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硚口区把城市更新作为主要任务,坚持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按照大片区理念,“留改拆”并举、“规建治”一体,不断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品质提升、产业转型。
创新预征收、市场化机制,全区征拆综合成本降低11%,综合房源安置比例从11%提升到65%。2024年征收拆迁50万平方米、供地334亩,居中心城区前列。创新房源安置模式,联谊路片、汉水四村片、利北社区片等项目共发放“购房券”896张,拉动购房消费14.8亿元。创新城市合伙人机制,建立45亿元城市更新基金,吸引农业银行、城投集团、中铁系等13家城市合伙人参与更新项目。
2024年,硚口区获批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全市首个全购房券城市更新项目皮子街F片顺利推进,水运宿舍、仁寿社区加快合作化改造。67个项目加快建设、开竣工面积16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92个、完成26个,加装电梯60部。
未来,硚口将以城市和产业“两个融合”推动城市转型,打造城市更新先行示范区,树立“全周期、大片区”理念,优化空间布局,做好城市设计,建设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汉江湾城市副中心、汉水畔生态宜居带“三大片区”,推动汉江两岸联动发展。
串链聚群 生态建设再上台阶
千里汉江蜿蜒曲折,融汇硚口,勾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这里,诞生了武汉第一度电、第一袋面粉、第一块肥皂,新中国第一台手扶拖拉机,曾聚集工业企业300余家。
如今,“工业锈带”变“城市秀带”,99家化工企业全部搬迁,120万平方米滩地完成腾退,沿江而立的烟囱消失了,15公里的汉江绿带取而代之,与10公里张公堤城市森林带、园博园、汉江湾体育公园、张毕湖公园、竹叶海公园,形成了“两带四园”大江环抱、森林环绕的生态大格局。
“硚口江滩体育公园能拍下花海与汉江湾桥同框。”在众多社交媒体平台上,不乏“到硚口汉江边赏花打卡”种种推荐。硚口汉江湾江滩东起晴川桥,西至舵落口,岸线全长15公里,给市民朋友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滨水空间。目前,硚口汉江湾已获评国家级堤防标准化管理单位、省级水利风景区,日均人流量最高可达8万人次。
硚口区坚持以“两山理念”推动绿色转型,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深入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2024年,硚口区空气优良率同比上升6.4个百分点,达到5年最好水平。河湖长制工作保持全市领先,汉江江滩9座闸口、5座驿站全新亮相。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提升至90%,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通过验收。推动公园与街区、社区无界融合,古田公园对外开放,建成崇仁路、航空路等5个口袋公园,新改建绿地8万平方米。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硚口将以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两个促进”推动生态转型,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巩固“一江两湖”水质。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建设,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品质提升 人民安居美美与共
15分钟,不只是一个时间尺度,更是衡量生活便捷度与幸福感的标尺。
当下的硚口区市民,有了越来越多的身边“小确幸”:在老年食堂,可以吃到一顿实惠可口的午餐;到街角的口袋公园散步,去健身绿道骑行;在青年夜校,学习插花、绘画、弹琴、打鼓……“15分钟便民生活圈”很美好。
2024年,硚口区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79.5%。新增就业1.9万人,帮扶就业6000人,发放就业创业补贴1.03亿元。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陆续建设省级养老服务综合体3个、市级养老服务综合体3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84个、中心辐射式服务网点8个、社区嵌入式服务网点31个、社区老年人幸福食堂33个。
教育强区建设迈出新步伐。近年来,硚口区新改扩建中小学22所,增加学位供给2.2万多个。2024年,硚口区创成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
武汉英中新校区、武汉外校小语种基地紧锣密鼓建设中,同济汉江湾医院、区第二福利院、全民健身中心即将投入使用。社会民生项目投资考核、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分别位居中心城区第一,第二。
健康硚口建设深入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通过省级评审,国家脑健康中心临床基地落户,全省首个医院分级诊疗平台建成启用,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选“2024健康中国实践案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硚口区将以政府和社会“两个联动”推动社会转型,努力探索老城区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教联体、医共体、数智化病理体系建设,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推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建设教育、健康、文化、体育“四个强区”。
新的一年,硚口区将大力发扬“四气”作风,发扬“闯码头、蹚筏子、挑扁担、争冠军”精神,干字当头、真抓实干、以干促上,让实干成为硚口的鲜明标识,以硚口之干为武汉之“重”多作贡献。
策划:中共武汉市硚口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