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紧盯省之要事 心系民之关切 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献计出力 2025年01月15日

2024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省政府大力支持下,省政协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履职之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履职统筹,综合运用调研视察、协商会议、民主监督、提案工作、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主要履职方式,广集良策深入建言、广聚共识推动决策落实,推动政协工作形成新局面。

紧扣省委、省政府年度工作重点,精心制定并认真组织实施工作要点和年度协商计划。全年组织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次、月度专题协商会8次,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活动9次,形成各类调研建言报告939篇,提交议案1件、提案1125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340篇次,一批协商议政成果转化为省委、省政府政策举措。

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入推进“一线协商”行动,深化共性协商议题,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一线协商7800多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9500多个,人民政协制度助力基层治理的效能进一步彰显。

高质量发展

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开展调查研究,取得务实成果。

高标准开好省政协“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组织委员深入调研、深刻思考、务实建言,综合报告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推动《湖北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工作清单(2024—2025年)》实施,为推动实数融合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督办关于突破性发展我省激光产业、以脑机接口为突破抢占未来产业竞争新高地等重点提案,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湖北科技强省建设。

流域综合治理

围绕“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双集中’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召开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提交调研成果63篇,向省委、省政府提交综合报告获得省领导批示。

针对洪湖流域水生态治理遇到的有关问题,省政协组织委员和专家实地调研,召开专家协商会专题研讨,以最高层次履职形式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强化溯源治理、突出生态修复、坚持综合施策”建议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作出专门批示,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印发任务清单,明确3方面20条落实举措以及责任单位、完成时限,推进洪湖流域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以“深入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专项民主监督为抓手,实现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召开监督贯通协调工作推进会高位启动,走访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分解课题,实地调研,形成调研成果24篇,提出监督建议120多条。

民生保障

深入推进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聚焦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政策保障、加强预防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入调研建言,推动成果转化落实。开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项民主监督,提交36篇调研报告。

围绕“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开展专题协商,形成调研报告、建言材料46份。聚焦“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共性指导议题,加强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围绕关爱困境儿童和流动、留守儿童,开展政协委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双服务”主题活动 5200多次。

聚焦民生关切,就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等,深入了解实情、积极反映民意、务实建言献策,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乡村振兴

加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组织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就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提出针对性建议。

深入开展政协委员助力乡村振兴、企业帮扶等行动,接续开展送科技、送医药、送文体下基层等活动,做深做实乡村振兴帮扶及联系点、平安建设联系点、群众信访包案化解等各项工作。

聚焦和美乡村建设、国土综合整治、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开展界别协商、对口协商、专家协商。

围绕“促进我省民族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召开月度专题协商会。组织省发改委、省民宗委、省农业农村厅等7家单位负责同志,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市州政协负责人和村集体经济代表等,就如何完善政策法规、盘活资产资源、做优特色产业、创新经营模式等提出意见建议,深入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为我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汇聚人心和力量。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围绕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赴云南、陕西学习考察,到武汉、宜昌、襄阳开展专题调研,举办协商议政活动。

紧扣我省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的功能定位和重要部署,就加快建设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组织有关市县、民主党派、专家学者、界别委员开展专题调研, 组织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活动,提出持续增加航空货源供给、完善口岸功能、引进临空偏好型产业、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等11条建议,省发改委、省商务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政府认真研究吸纳意见建议,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积极开展人民政协对外友好交往,与21个国家开展交流合作。

文化资源保护利用

围绕“打造荆楚文化标识,助推湖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协商,通过专题调研座谈、上门走访、学习考察、网络问卷、协同调研等形式,形成高质量主题报告和调研报告31篇。遴选出“中华诗祖——屈原”“礼乐重器——曾侯乙编钟”“高山流水遇知音——古琴台”“敢为天下先——武昌首义”“大国重器——三峡工程”等5类17项彰显荆楚文化深厚内涵和底蕴的省级荆楚文化标识建议名单。

围绕“推进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开展专项民主监督。统筹相关民主党派、市县政协力量,深入屈家岭、石家河、盘龙城等荆楚大遗址实地调研,并组织召开专项民主监督会,形成高质量主题报告和监督建言材料20多篇。


本版文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金凌云 通讯员 郑轩 图片: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