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保沣实业(湖北)有限公司目前21条自动化生产线可日产超7500万片易拉盖。

汉川大力培育“瞪羚”企业,图为2023年湖北省科创新物种“瞪羚”企业——汉川杰安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纺织服装产业是汉川的支柱产业。

汉川食品加工产业入选“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汉川公园。
先看一组数据——
最新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行榜,汉川居第81位,较2023年前进5位,三年跃升16位;
2024年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中,汉川市新河镇、沉湖镇、马口镇连续4年入选,分别位列第8位、第77位、第79位,较2023年分别前进2位、4位、5位;
2023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赛马制”综合评价,汉川居全省一类县市第一;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5家,累计达580家,稳居全省县市第一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连续7年稳居全省县市第一……
数字无声,却奏响汉川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汉川何以能?
汉川市委的回答是,锚定目标“学明白”、立足自身“想清楚”、聚焦重点“干到位”,打头阵、挑大梁、“敢快干”,将工业经济的长板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努力实现“全省十强走在前列、全国百强争先进位”的奋斗目标。
“3+X”挺起工业脊梁
隆冬时节,你若到汉川,看到的将是这样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华中服装智慧产业园,“嗒嗒嗒”的缝纫机运作声此起彼伏,裁片、缝合、装拉链……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操作机器“飞针走线”,全力赶制服装订单。
在尚伊霏洋服饰生产车间内,数十台自动模板机正挥舞着机械手臂,根据程序指令加工服装模板。车间流水线上,工人快速完成服装制衣环节的同时,每条生产线末端上方,一块块电子显示屏正实时显示一件服装所需工时、当前产量、当日返修率等数据,不到120秒,一件服装便快速下线。
走进湖北好莱客创意家居有限公司4.0工厂,长约300米的智能柔性生产线上,“章鱼手”机器臂灵动挥舞,每3秒钟一块板件上线,一天可加工3.2万片定制尺寸板件。
“这是国内少有的智能无人开料工作站。”顺着公司执行总经理刘金泉手指的方向,海绵吸盘将一块标准板件送上智能柔性生产线,机器手臂根据优化的锯切图,精准切割,形成不同规格、大小不一的板件。随后,各种规格的板材通过不同的传送带进入封边、钻孔等工段。“通过精准的数据运算,板材的利用率可达92%,大大节约了板材。”
这些智慧化的场景只是汉川工业经济的一角。
汉川是传统工业大市。近年来,该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始终把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作为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拼搏赶超的关键举措。
对标“五个功能定位”,明确“汉川坐标”。汉川结合现有优势,初步形成“三个基地”的功能定位,打头的是发挥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等优势,建设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
对标全省五大万亿级的优势产业、九大特色产业集群,汉川提出构建“3+X”产业体系,即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包装印刷、光电子信息、泛家居、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因地制宜,独辟蹊径,在民生领域做产业文章,汉川架起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
行胜于言。“3+X”产业体系挺起工业经济脊梁,一条做专做精主导产业、做优做特优势产业的发展路径日渐清晰——
通过强龙头、延链条、壮集群,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围绕数字赋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一批营收过30亿、50亿、100亿的重点企业,高质量培育一批专精特新、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等领航企业。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融入全球经济、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实施工业经济创新发展“六大行动”,推动汉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链园结合,群峰并起
你可能还不知道,出口以色列、瑞士、新加坡等80余个国家的迷彩服,很多来自位于汉川的雅利达制衣有限公司。
该公司年产销1000万余套服装,外贸涵盖迷彩服等,内贸以国内知名品牌时装ODM合作模式为主。
纺织服装获评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第一等次,获得奖励800万元。2005年,汉正街大批服装小作坊外迁,汉川抢抓机遇打造汉正服装工业城,建起德州科技园、裕华工业园、北河工业园、华中皮草城、浙江产业园等服装产业园。从一枚纽扣、一个拉链到成品服装,纺织服装企业扎堆集群效应显现。
如今,当地依托汉正服装产业园、浙商产业园、华中羽绒服智慧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引导服装产业加快“育龙头、创品牌、建市场”,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出台加快推动华纺供应链平台建设发展实施方案,在华纺链注册上链企业1786家,交易额近亿元,居全省县市第一位。2023年,汉川纺织服装企业增至5500余家,携手擦亮“中国服装制造名城”名片。
当大多数县市涌入北上广深招商时,汉川却看中福建晋江蓬勃兴起的食品产业,引进达利、银鹭、盼盼等一批食品加工企业,现有规上食品加工企业62家,2023年累计完成产值194.1亿元,获评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4万平方米的车间里,几乎看不到工人;生产线上,铝材经过冲压、注胶、组合,变成一片片精致的铝制易拉盖。
厦门保沣实业(湖北)有限公司在汉川经开区建设全球单体最大的铝制易拉盖生产基地,目前21条自动化生产线可日产超7500万片。这家企业为多家知名饮料品牌供货,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4%——超市里每4个易拉罐产品中,就有一个易拉罐的易拉盖是保沣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啤酒、饮料等易拉罐包装,供不应求。”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晶说。
湖北保沣是厦门保沣集团在汉川投资15亿元的新建项目,是创始人自2009年银鹭集团落户汉川后的再次投资,带来食品加工产业裂变式发展,一批行业巨头“用脚投票”,首选汉川。
2024年8月15日,五洲特种纸业(湖北)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449万吨浆纸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173亿元,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公司副总经理黄勤介绍,在五洲特种纸业的全国五个生产基地中,汉川基地面积最大,产能、产值以及智能化、现代化程度等都是最高的,非常看好项目后期发展。
包装印刷产业是汉川的特色优势产业。该市依托五洲特纸、恒大包装、合信智能包装等头部企业,引进高端特纸和环保印刷上下游配套企业,不断延伸纸品、包装印刷产业链条,加快构建“造纸、包装、印刷”于一体的包装印刷全产业链体系。
如今,汉川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缝纫线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钢帘线生产基地、华中最大的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全国七大童车生产基地之一、中国 (武汉)光谷重要的配套生产基地。
产业要发展,关键靠项目,重点在招商。汉川聚焦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梳理“3+X”产业链缺失环节,筛选靶向项目和企业,形成重点招商目录清单,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配套企业;重点围绕三大主导产业,依托产业园区、链主企业,重点招引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项目落户。
链园结合,群峰并起。当前,汉川正加快打造纺织服装千亿产业集群,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包装印刷3个300亿元级产业集群,推动新材料、泛家居、光电子信息等加速跨越百亿级产业集群。
向“新质”要“高质”
走进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卷长900米的黑色塑料基片,经传输线送到辐照车间。40分钟后,这卷塑料从辐照车间出来,厚度仅0.06毫米。这是汉川造国内最薄改性泡沫塑料,打破低于0.2毫米厚度泡沫塑料由境外垄断的局面,出口到日韩及东南亚。
在中广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展厅,一瓶瓶看似不起眼的彩色颗粒,竟是市场上光通信护套料和电力电缆护套料的抢手货。据行业协会评估,中广核(湖北)拓普是华中地区光通信护套料生产领军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华东、华中地区,全国市场占有率接近35%。
向新而行,向“新质”要“高质”,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近年来,汉川不断培育“专精特新”生力军、抢占新兴产业发展新赛道,位居全国产业名县百强第76位。
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地图显示,汉川城区距离武汉二环线38公里,距三环线31公里,距四环线26公里,距武汉绕城高速只有21公里,汉川已与武汉相依相生,成为距离武汉最近、与武汉接壤最多的县市之一。汉川依托长飞汉川科技园和锐邦光电、楚天实业、烽火博鑫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光纤电缆、光电模块、电子元器件、通信辅材等细分产业,进一步深化与武汉光电子制造业的深度合作。
汉川市马口镇被称为“小光谷”。最初,楚天实业为长飞光纤代工生产光缆,康泰塑料和楚天通讯与长飞光纤、烽火通信产业配套。随着规模的扩大,楚天实业还与华为、中兴等全国知名通信企业建立配套合作关系,康泰塑料和楚天通讯则发展富通集团、中天科技、凯乐科技等客户。
向新质生产力要动力。汉川还借助光谷优势催生更多光通信企业,吸引长飞光纤等大牌企业竞相落户,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锐邦光电科技瞄准光通信产业链上游,生产光模块等产品,收获华工科技、光迅科技、中际旭创等光电企业客户。目前,马口初步形成以楚天实业、锐邦光电、中广核拓普等企业为龙头,产品涵盖光电缆、钢铝带、光通信电子元器件等光通信产业集群。
研发在武汉,生产在汉川。中广核拓普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晏乐三教授担任公司科技副总,携手研发新产品;与湖北工业大学建设企校联合中心,共享实验室、检测设备;与武汉工程大学联合培养高端技术人才。
2024年,汉川获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及各类试点示范贯标企业70家。天基生物挂牌“新三板”,福星集团跻身“2024年湖北民营企业100强”榜单第13位。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战鼓催征,汉川正唱响“敢快干”,做实“敢快干”,迎难而上、勇于争先,朝着“全省十强走在前列、全国百强争先进位”的目标前进!
撰文:刘定旭 李书畅
供图:汉川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