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感市中心医院东城院区投入运营,东城区居民可就近就医,老城区床位紧张局面得到缓解。

安陆市普爱医院病理医生查看数字化切片图像。

孝感市一医院医务人员指导产妇办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

有了“行走的医院”助诊包,应城村医在蔬菜大棚里也能看病。

在孝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东城院区,儿科护士们耐心陪伴患儿玩耍。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民族的命运。
近年来,孝感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把“健康优先”作为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的重要支撑,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繁等问题,全面构建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全面推进健康孝感建设,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到37.73%,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80.75岁。
借外力 练内功
“大病不出县”愿景变现实
“经过省里专家的权威诊断,母亲很快进行了手术,目前已出院,恢复得很好。”2024年11月29日,在大悟县人民医院,谈起81岁母亲最近的就诊经历,谢先生感慨不已。
2024年11月初,谢先生母亲的病理检查显示,高度疑似恶性肿瘤。
大悟县人民医院出于谨慎,第一时间将数字切片上传至湖北省远程病理会诊平台,经武汉同济医院专家会诊,确诊为恶性肿瘤。
很快,医院给谢先生母亲做了手术。“幸亏有武汉专家远程诊断,不出县就确定了病因,省时省心又省钱。”谢先生说。
大悟县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颜华坦言,过去病人从医院借出病理切片,再到武汉大医院找专家会诊,至少得几天,花钱也多,有时找的专家不对路,还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现在将病理切片扫描成高清数字切片,上传至省远程诊疗平台,平台再将图片分发给对口的专家,一般当天就能出结果,精准高效。”颜华说,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相当于把专家请到了基层医院,患者获益,医生也信心大增。
像谢先生的母亲这样“大病不出县”,如今在孝感已成寻常事。
2024年孝感抢抓全省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机遇,打造“1+7+N”(“1”指孝感市中心医院,"7”指7家县级人民医院,“N”指其他基层医疗机构)的全域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目前,全市15家医疗机构病理诊断中心全部投入运营,均与省病理远程诊疗系统对接,已完成数字化切片扫描17万片,远程会诊近579例;县病理诊断中心与辖区医疗机构签订送检协议,打通病理送检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标本不出县。通过病理远程会诊,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省内知名专家会诊服务。
近年来,孝感对标省委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人员统筹使用机制,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医共体建设由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转变。
推动优质资源扩容下沉——实现医共体内人员、技术、服务和管理“四下沉”,落实县级医院中级职称下基层服务要求,提升县域医共体医疗同质化水平;将符合条件的公办村卫生室逐步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通过整合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医疗、预防、养老、护理、康复等资源互补。
借力提升县域医疗能力——加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全市6个县(市、区)提前完成建成一所三级医院的强县工程目标,县域三级医疗机构达到10家。应城市引入“行走的医院”数字化援助项目和国家标准化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帮扶项目,基层医生借助“互联网+远程诊疗”技术可得到三甲医院和市人民医院专家的指导,患者不出应城即可享受北京等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
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市域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平台和数字化影像云建设为切入点,全市一盘棋打造、一体化部署,采取三端合一模式,2024年底实现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共享互认,2025年底市县乡三级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促进合理检查,降低医疗费用。截至2024年底,孝感159家医疗机构的7.5万例/次检查检验结果得到线上线下互认。
目前,孝感已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2个,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2024年前三季度,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数占比65.23%,县域内就诊率达92.51%。
减负担 增保障
让育龄家庭想生敢生能生
“不用来回跑,通过手机就能办好这么多事项,让我们这些新手爸妈省心不少。”2024年11月25日,在孝感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宝妈饶女士竖起大拇指。
当天,饶女士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通过“鄂汇办”APP为刚出生的宝宝办理了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登记等8个事项。不到10分钟,她在该院一楼领取了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社保卡等证件审核通过后将邮寄到家。
孝感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江平介绍,8个事项涉及多个部门,以往申请人至少得跑4次,办理时限长达20个工作日。如今宝宝出生后,医护人员手把手指导产妇及家属线上办理,几分钟就能搞定。
饶女士的省心,源自孝感市卫健系统的用心。
在省卫健委的指导和公安、政数、医保、人社等部门配合下,孝感市卫健委通过流程优化、系统对接、数据共享及业务协同,将新生儿出生后涉及的8个事项变成“一件事”,集成化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最多跑一次。
据统计,2024年9月下旬以来,该市线上两部门以上联办891件,4部门成功办理757件,极大地便民利民。
生育是人生与家庭之大事,也是国家和社会之要事。近年来,孝感大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提高产前筛查率和产前诊断率,开展妊娠健康教育,提升危重救治能力,婴儿死亡率由2000年14.24‰下降至2023年的1.5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0年16.30‰下降至2023年的3.16‰。
2024年,该市又重磅出台《孝感市鼓励生育若干措施》,强化社会支持和公共服务供给——
生育有补贴。符合政策生育二孩、三孩且子女在本地落户的家庭,每月分别享受300元、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幼儿满3周岁。符合政策生育二孩、三孩且子女在本地落户,对未参加生育保险无法享受生育津贴待遇的,按每月600元的标准,分别发给产妇7个月、8个月产假补助;对可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因产假延长超出生育津贴覆盖范围的,按每月6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
假期有保障。符合政策生育二孩、三孩的妇女,产假分别延长至7个月、8个月;3岁以下婴幼儿父母每人每年享受累计10天育儿假;鼓励用人单位对子女在3岁以下的职工实行弹性工作制。
教育有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实施“长幼随学”,多子女家庭可申请子女在同一学段同时就读同一学校(学区),或就读附近学校。支持学校提供早到校看管、午餐午休、晚延时托管。同时,多措施支持普惠托育发展。
住房有保障。对符合政策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在孝感中心城区购买首套、二套新建商品住房的,分别补贴3万元、5万元。符合公租房保障条件的二孩及以上家庭,选择实物配租的,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选房。
孝感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含金量十足的措施,为育龄家庭减负担、增保障,让他们想生、敢生、能生。
补短板 筑高地
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2024年10月19日,孝感市国家标准化肝胆肿瘤诊疗中心在孝感市中心医院揭牌。
该中心将推进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等国内知名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孝感,依托董家鸿院士专家团队定期来孝感开展临床指导,帮助孝感医生到京沪等地大三甲医院进修,切实提升孝感肝胆疾病诊疗水平。
近年来,孝感市卫健委充分发挥市属市管医疗机构专科优势,与国内知名医院广泛合作,硕果累累。
孝感市成立心血管代谢联盟和高血压达标中心专家委员会,整合资源,加强协作,同时与上级医疗机构和周边地区开展合作,提升糖尿病、高血压的防治水平。应城按国家标准打造区域性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帮扶下,开展4项新技术,其中两项为孝感首例。
“目前,全市已建立技术合作、专科联盟303个。”孝感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列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市中心医院、湖北航天医院获批“国家级高级创伤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全市已建设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79个,较“十三五”期间增加97.5%,心血管、脑血管等重点学科建设成果明显。
构筑诊疗高地的同时,孝感也在大力补齐公共卫生体系短板。
推进补短板项目。统筹疾控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基层防控体系、院前急救体系和重大疫情信息平台“四个体系一个平台”,建设补短板项目98个,总投资64.49亿元,新增建筑面积93.56万平方米。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孝感市中心医院东城院区、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东城院区、市疾控中心实验楼和业务楼、市传染病救治基地等主城区项目投入使用,孝平国际医学中心暨临空区人民医院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织牢织密公共卫生治理网,关键在基层,网底在基层,孝感着力夯实基层公共卫生堡垒。
加强院前急救——率先在全省建成院前急救网络“一个平台一张网”,建立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市急救中心与110、119、122及武汉市急救中心空地急救站联动打造孝感水陆空立体救援的急救体系。
完善乡村体系——全市建有乡镇卫生院1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6家、村卫生室1708家,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91.3%,乡镇卫生院救护车配备实现全覆盖。
强化队伍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在岗卫生技术人员达10736人,2023年全市县乡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3.55人;2024年,村卫生室配备大学生村医1495人。
做实基础医疗——实施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加大对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规范管理和健康服务,为群众提供全流程健康服务。
创新中医传承——创建三级中医医院4家,建成3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工作室,96%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国医堂,基本实现了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我们将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以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引领推进疾控的现代化,为维护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孝感市卫健委负责人表示。
撰文:邱秀君 熊继新 黄一侠 陈晶 程艳君
供图:孝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