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6

勇当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开路先锋 2025年01月06日

京港澳高速公路新孝感互通孝感收费站开通。

硚孝高速公路二期通车,孝感城区到武汉城区迈入“半小时通勤圈”。

孝云大道长兴三路延伸线(316国道)与孝汉应高速公路(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孝感西互通相接。

安陆省道210平应线接官乡莲花驿站。

孝昌县全国“幸福生活小康路”小观线。

2024年12月12日,孝感至天河机场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该项目全长28.52公里,总投资约56亿元,力争2年建成通车,是孝感“123+X”综合交通体系的组成部分,将促进孝汉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成为孝感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的硬支撑。

近年来,孝感锚定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这个战略定位,围绕主城崛起这个发展之需,前瞻性、战略性谋划和构建外联内畅、立体高效的“123+X”综合交通体系——

“1”即“一线串六珠”,以市域高速公路连通孝感北站—孝昌花园站—孝感东站—孝感南站—汉川东站—汉川站,挺起助推主城崛起的“硬脊梁”;“2”即主城直通武汉的两条快速通道,开工建设孝感至天河机场高速公路,谋划推动武汉市域(郊)铁路S8线延伸至孝感东站;“3”即打造主城崛起的“黄金三角”,加快建设孝感至汉川一级公路,推动建设孝感至应城一级公路,谋划建设汉川至应城一级公路;“X”即加快完善主城区与县(市)之间若干条快速通道。

方向明,则步履坚。“十四五”以来,孝感大抓交通,抓大交通,累计完成交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532亿元,远超历史同期水平。全市高速公路投资水平、普通公路路网密度均跻身全省前列。

奋力“敢快干”,开拓新局面。孝感交通人勇当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开路先锋,正加速扩大孝感交通区位优势,为经济发展营造更大胜势,为湖北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贡献交通力量。

打通大动脉

孝感加速融入武汉联通全国

“以前回硚口,开车走东西湖大道,得1个多小时,现在走硚孝高速公路,只用半个多小时。”2024年12月30日18时,孝感首衡城员工小项像往常一样,回家吃饭、照顾小孩。

如今,很多人像小项一样,工作在孝感,居住在武汉。他们能工作、顾家两不误,得益于孝感外联内畅、立体高效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

孝感居华中腹地,扼鄂豫门户,毗邻武汉,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

然而,因京广高铁、沿江高铁未经过孝感主城区,汉孝之间、市县之间快捷通道仍需完善,孝感与武汉融入仍不深,与省外大城市不够近。

“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交通要先行。”孝感提出,构建“123+X”综合交通体系,对接武汉,联通全国。

以“十四五”规划和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为引领,孝感围绕“123+X”综合交通体系谋划重大项目40个,总投资1504亿元,总里程1418公里。

2023年6月30日,硚(口)孝(感)高速二期、武(汉)大(悟)高速全线正式通车,孝感城区到武汉城区迈入“半小时通勤圈”,革命老区大悟20个乡镇(区)全部实现“1小时到武汉”。

2023年,孝感同步建设6条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133.6亿元,居全省第一。

打通大动脉,拉近城与城。2024年以来,孝感加快“外联内畅”,构筑发展新优势——

2024年,孝汉应高速(福银至武荆高速段)开通运营,孝感主城区到汉川、云梦、应城等地更加便捷通畅;

硚孝高速西延线、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孝感北段和孝感南段、孝感至天河机场高速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加速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画圆,促进孝感融入武汉都市圈区域协同发展;

京港澳高速湖北北段改扩建工程加紧施工,新开通的孝感互通是京港澳高速改扩建工程首个建成开通使用的互通项目,八进九出十七条智慧车道,大幅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有效缓解京港澳高速交通压力。

截至目前,孝感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44公里,正呈交织成网、双环驱动之势:孝汉应、福银、京港澳、硚孝西延线等构成城区高速公路环,京港澳、武天、孝洪、麻竹等构成市域高速公路环。

轨道交通、水路运输加速推进:武汉地铁20号延伸线S8、武汉枢纽直通线等轨道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朱湖码头扩建工程、汉江兴隆至蔡甸段2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如今的孝感,汉孝全域“一小时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基本形成,孝感市区至周边市州2小时通达、全国大部分城市“朝发夕至”成为现实。

打通大通道,优化大环境,培育大产业。

硚孝高速通车,让首衡城进入武汉“半小时经济圈”,更快通达京港澳高速、沪蓉高速、福银高速等大动脉,物畅其流,货通八方。2023年11月28日开业以来,首衡城农产品累计交易量突破600万吨,交易额突破500亿元。日均交易量稳居湖北第一,华中第二。随着二期冷链项目加快建设,首衡城正助力孝感打造华中地区商贸物流和供应链基地。

完善干线网

国省干道管养水平跃居全省前列

元旦时节,云梦县伍洛镇三湖村花开十月乡村度假区依旧游人不断。趁着晴好的天气,孝感、武汉等地的游客纷纷前来游玩。

“花开十月的发展,孝云大道长兴三路延伸线功不可没。”度假区负责人介绍,以往孝感城区过来得50分钟车程,如今走孝云大道长兴三路延伸线,只需20多分钟,外地游客在孝汉应高速公路孝感西下,10多分钟就能到景区。

2018年316国道改道,孝南上鲍家湾与云梦熊家台间未接通,来往车辆需走老316国道穿过孝南城区,经常堵车,还有安全隐患。

为打通316国道“断头路”,同时连通城区外环线,孝感争取中央资金4.3亿元、自筹资金16.2亿元,2022年底高标准建成15.456公里长的孝云大道长兴三路延伸线。

该路东临福银高速孝感北互通,西接孝汉应高速公路孝感西互通,助力孝感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速融入武汉都市圈。

国省道在交通运输中起着基础性、纽带性作用。然而,随着车流量加大,很多国省道通行压力和安全压力骤增,急需升级改造。

孝感交通部门大力开展国省干线畅通工程、提质行动,打通“断头路”“瓶颈路”,不断完善国省干线网,构建市域快捷内循环。

“十四五”以来,孝感规划建设国省干线项目41个。目前,G107肖港至张公堤段、S115孝昌丰山至京珠李集互通段等12个项目已完工;G347应城及云梦段、S109孝感至汉川一级公路等12个项目在建,其他项目也在快速推进。

如今,孝感6条国道、29条省道,通过33个互通与9条高速公路相连,基本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辐射覆盖6个县(市)、连通周边地市的“环线+射线”干线公路网络。

国省干线建得好,还要管养好。

继超计划完成国省干线危桥改造、大中修工程后,2023年以来,孝感交通部门又大力实施普通公路养护提质三年行动,提升国省干线管养和服务水平。

依托“路长制”责任体系,该市国省干线沿线41个服务区、停车区提档升级,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停车、如厕、休息、汽修、餐饮、充电等服务。

以创建“美丽国省道”为契机,按照“路况优、桥隧安、设施全、路域美”要求,2023年建成一条美丽国省道,2024年再创两条,正待验收。

孝感交通部门还探索科技治路手段,提升国省干线管养效率。

“车辆涉嫌超载,前方700米请进站卸货。”一辆货车经过107国道孝南朋兴不停车治超限超检测点,大型电子屏立即“红脸”。

像这样的不停车治超系统,孝感已在国省干线重要节点建设了16处,有力震慑了违法超限超载行为。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2023年的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排名中,孝感从“后进生”跃居第二名。

畅通微循环

农村公路成群众“幸福路”

孝昌县周巷镇新龙村,有名的苗木专业村。

然而,以前村道只有3.5米宽,苗木销售靠小车转运,增加了成本。更让村民头痛的是,吊车、挂车进不来,种的大型桩景树运不出去。

急民所急!交通部门大力支持周巷“十里苗木长廊”建设,将新龙村主干道纳入“四好农村路”建设范围。

村民积极让地,很快村道扩宽至5.5米,9.6米长的挂车直达田间地头。“十里苗木长廊”23个自然湾,苗木收入由修路前的近1亿元增至1.6亿元。

近年来,孝感坚持政府办交通、多元兴交通、多方助交通,破解群众出行难。

截至目前,该市累计投入资金7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1600公里。全市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4个。2024年10月,孝昌上榜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后,如何做好“管养运”文章?

2018年,孝感率先在全省推行全域“路长制”,明确市县乡村四级路长2335名,履行巡路、管路、护路、治路职责,同时发动群众参与公路管理,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

目前,全市累计创建42条、近1000公里的路长制示范线,打造了“全国美丽乡村路”孝昌观双线、“全国幸福生活小康路”孝昌小观线、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应城有名店旅游公路等一批高质量农村公路。

孝感还整合普通公路40个基层养护站点人员力量,统筹养护站点规划建设、路长制示范线创建、数字化转型升级、四新技术推广应用、养护管理考核评价,推进农村公路养护提质增效。

修一条好路,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

孝感探索“公路+”发展模式,将农村公路打造成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安陆烟应公路沿线打造万亩白花菜基地;汉川围绕华严农场交通大环线建成多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云梦通过公路联通“一谷四区”;大悟打造红色旅游公路特色名片……

畅通的乡村公路,还助力孝感在全省市州中率先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2024年1至11月,孝感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5.72亿件和30.71亿元,均居全省第二。

登高望远谋发展,奋勇争先谱新篇。孝感交通人正科学有序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推动农村公路从重增量向优存量转变、从建设向养护转变、从畅通向美丽转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交通力量。

撰文:乐浩明 李苏秦

供图:孝感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