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幕阜山区书写高速公路建设新答卷 ——湖北交投建设集团咸九高速项目建设纪实 2024年12月20日

穿行在幕阜山区的咸九高速。

咸九高速九宫山服务区。

延绵起伏的幕阜山脉中,一条黑色巨龙蜿蜒舒展,成为鄂赣沿线群众的致富路。12月19日,通山至武宁高速公路湖北段(简称咸九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咸九高速公路是鄂赣大通道,起于通山县南林桥镇,对接咸通高速,连接杭瑞高速,止于江西省武宁县,与大广高速、永武高速相接,全长69公里。其中湖北交投建设集团咸九高速1标项目,一期土建工程全长9.425公里,二期路面工程全长46.12公里,三期房建包括3个收费站、1个服务区。为突破赣鄂交通瓶颈,面对建设之难,咸九1标项目以实干之姿,书写出一份高质量建设答卷。

创新“专班工作机制”克难奋进

湖北交投建设集团咸九高速1标项目,地处幕阜山区腹地,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桥隧占比约51.9%,且隧道围岩相对较差,为Ⅳ、Ⅴ级围岩,施工安全管理风险高。2022年5月,项目开工,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人手不足、难度巨大,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

不变体制动机制,不变职能强功能。咸九1标项目大胆革新,创新“专班工作机制”,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重点组建了协调、验收、计量、资料等专项工作专班,不增编制、点将选兵、组团作战,显著加快了施工进度且降低了管理成本。尝到新机制的“甜头”,项目又大胆起用了路面专班和房建专班突击二、三期项目建设,统筹各工程协调进度、质量安全、资源调配、队伍管控,采用专人专管、专题调度,清单销号、一抓到底,真正做到用“专班”为项目“号脉”。

“一期南林大桥、中交互通连接线施工现场人员够不够?二期面层摊铺进度有没有滞后?三期房建、绿化有哪些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一二三期项目作业范围内需协调的施工单位众多,土建、路面、房建、绿化工程施工板块“犬牙交互”、进展不一,熟练骨干不足,这对项目管理能力与执行效率是考验。

为此,1标项目制定了“一体规划,分段实施,协同推进”的战略。把项目策划、征地协调、复垦临电等需要同项目公司、总监办及当地政府交涉的工作交由一期统筹管理,将材料保供部门归口二期项目管理,把二期绿化工程划入三期绿化,房建场地路面转入二期统一建设……一系列措施有效实现项目管理一体统筹,让二期三期无忧“上阵”。交叉作业段面不够的,就从空间和时间上着手,通过分区管理、分时管控,力保一期工程完成一段交验一段,为路面和房建工程腾挪作业条件,有序联动、穿插作业。

同时,项目部将专班负责人纳入项目管理层,部门、专班人员交叉行使岗位职能,各项工作既有部门统筹又有专人跟踪,形成“汇总—交办—跟踪—协调—反馈—评价”回路闭环长效机制,保障了项目建设加速度推进。项目一、二、三期各队伍间始终保持配合默契,施工衔接顺畅。

边坡四季常青,青山变身“绿色银行”

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布局绿色产业。

湖北交投建设集团咸九高速1标项目部负责人丁梓学介绍,进场以来项目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执行“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绿化一级”施工原则,全面开展“绿化提升”行动,着力打造绿色项目、环保工程,向社会和大自然兑现绿色承诺。在建设过程中避免“大开大挖”建设模式,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将梁场基层站、面层站建在路基上、高速主线上,节约土地资源。此举可以减少占用耕地30多亩。

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也能收获红利。咸九1标项目原计划弃土43.6万立方米,需征用4个弃土场,通过将土石方、清表清淤等种植土分类存放,精细化管控大大提高表土综合利用率,目前仅有弃方9.6万立方米,节省临时征地100多亩。弃土里的种植土是植树造林的宝贵资源,用于边坡复绿的弃土共计17万立方米。

咸九1标项目还积极与总监办、项目公司沟通协调,建设小型预制厂,负责咸九高速全线小型构件预制供应。小型预制厂引进先进的智能生产线、自动送料机和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实现钢筋加工的精确化控制以及混凝土构件生产的全自动化。通过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日产量可达60立方米混凝土,不仅较传统生产方式提高4倍,也保障了质量。在环保与资源节约方面,工厂化生产模式优势突出。小型预制厂通过集中化、标准化生产,减少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此外,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使用,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

锚定智慧工地,新技术提高工效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咸九1标项目以数字技术赋能工程项目“智慧建造”,有效发挥了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

核心技术攻关,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咸九1标项目成立了创新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在项目施工中的推广应用。

在隧道施工中,项目部采用湿喷机械手作业减少粉尘,引进新材料聚能管、调整爆破工艺解决隧道“双超”难题,实现“强基增效”的管理目标。在涵洞施工中采用“涵洞边墙滑模施工法”,可节约60%的人力成本、70%的模板起吊成本,节省2/3的施工工期。“钢筋笼防变形三角支撑”技术,不仅安装速度快、调节拆卸方便、支撑稳定,还能重复利用,容易复制推广,全线406根桩基预估节约钢筋76.8吨。“压浆封锚器”的运用,使全线合计775片预制T梁预估节约砂浆29.45吨;同时加工预埋钢筋固定辅助装置,解决了预制T梁固定一致性差、效率低的问题,775片预制T梁预估可节约300工日。桥梁施工推广免凿毛止浆带技术,可节约人工757工日。

咸九1标项目还建立了隧道信息化可视系统,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安全监管责任,加快了企业对工程现场安全隐患的处理速度。同时,在项目施工中应用了六项新工艺:压浆封锚一体器、预制T梁加工预埋钢筋固定辅助装置、免凿毛止浆带、铰式支座调坡器、横隔板堵头模板加焊小套管、梁端模板加焊钢板设置倒角,这些创新激活了生产的新动能。

项目致力于探索并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及新工艺于项目施工实践,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稳步提升工程实体的质量标准。2023年4月,涵洞边墙滑模施工法荣获“建设集团2021—2022年度先进操作法”二等奖。2023年11月,“钢筋笼防变形三角支撑”“翼板预埋定位车”“压浆封锚器”三项微创新,被湖北交投集团选中并推荐至交通运输部举办的“深入推进公路水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现场会”推广展览。截至目前,咸九1标项目部申报的11项专利技术,已有8项成功落地。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的涌现,加快推进了项目智能化与机械化施工进程,助力湖北交投建设集团数字化转型。

咸九高速公路建成后,咸宁通山到九江武宁的通行时间将从3小时缩短到1小时左右。该路段将联通武汉城市圈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于完善湖北与江西两省的高速公路网络、改善鄂赣革命老区交通出行条件、推进鄂赣两省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撰文 王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