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形式。
近年来,湖北各级工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持续推进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注重发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民营企业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支持新业态和中小微企业探索创新,推深做实组织领导、建章立制、分类指导、拓展载体、培训提升等方面工作,着力推动劳动关系双方议事共商、效益共创、利益共享,有效实现全省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质效提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广泛汇聚工人力量、展现工人担当。
议事共商、机制共建——不断提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水平
从国有企业到事业单位,从突破非公有制企业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湖北各级工会正以“议事共商、机制共建”为核心,不断攻克建制难题,拓展建制领域,推动民主管理制度落地落实、发挥作用。
“工会组织的全面覆盖为多级民主管理制度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省总工会部署开展“建会建家 共同缔造”行动,出台《关于大力支持全省“小三级”工会组织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大力强化“小三级”工会建设,实现了全省乡镇(街道)、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工会组织全覆盖,村(社区)工会覆盖面达到93%以上。
在此基础上,“小三级”工会进一步衍生出“小三级”职工议事体系,逐步探索并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民主管理模式。
以西塞山区为例,这个黄石市的老工矿城区面对改制企业、民营企业多的挑战,通过“试点先行”策略,在每个镇街培育5家以上规范化企业,创新性地推动了民主管理的鲜活实践。
西塞山区总工会通过“三星级”职工之家建设,不仅提升了工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还激发了民企工会主席的工作热情。随着阅览室、乒乓球室、职工食堂等职工之家设施的建立,企业召开职代会、推行民主管理、开展集体协商等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议事共商”方面,工会干部会前广泛收集职工意见,会中协调各方参与议事并民主决策,会后则督促落实,确保每一项建议都能得到回应和解决。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议事机制,不仅让职工感受到了“主人”的地位,也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为了切实保障职代会的职权,省总工会还建立了“职工说了算”的工作评价机制,并明确了“四项刚性制度”,涵盖了企事业单位重大决策报告、职工切身利益事项表决、法律规定和劳资约定审查监督以及领导干部民主选举或评议等多个方面。这些制度的制定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如今,在湖北各级基层工会中,无论是地方、企业的发展战略,还是车间生产管理的具体事务,民主管理制度都通过“议事共商、机制共建”的方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了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全面提升。
效益共创、巡视共督——打造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同体
合理化建议和职工代表提案是职工参与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借由民主管理工作载体,全省各地各企业普遍开展“职工代表在行动”等主题活动,省总工会出台《湖北省优秀职工代表提案评选管理办法》,深入挖掘职工智慧,推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竞相迸发,激发广大职工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中铁十一局集团,近3年收到职工代表提案266条,有效促进了管理提升,提高了技术水平和创效能力,减少了各种风险,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十堰市总工会深入开展“聚合力·促发展”职工代表提案推荐评选活动,将“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职工代表优秀提案”等活动作为企事业单位开展民主管理工作的有效抓手,组织动员职工代表为企事业单位生产创效、产改工作、六型班组建设等献计献策,为企事业单位健康快速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近3年,征集全市优秀职工代表提案300个,其中80个获省、市优秀职工代表提案。
职工代表是职代会的主体,其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职代会效能的发挥。近年来,省总工会不断优化职工代表培训工作体系,充实完善师资库,覆盖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以及部分在鄂大型企业。在全省命名30家“湖北省职工代表培训教学点”,为职工代表培训提供生动鲜活案例样本。深化培训与送教活动,五年共开展送教活动920多场,培训职工代表、职工董监事27万余人次。
国网湖北黄龙滩水力发电厂通过有效实施职工代表巡视检查机制,聚焦员工生活后勤保障、劳动安全保护及职工代表提案处理等核心领域,以“听、查、问、评、改”五步法深入一线班组,全面开展专项巡视监督检查,确保问题闭环管理,显著提升管理效率。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增强了职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更实实在在地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益的提升和职工福祉的改善,构建起了牢固的企业与职工利益共同体。
为深化示范引领,省总工会推动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典型培育活动,用好基层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整体提升,促进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以典型带动全面,不断提升民主管理工作质量。
利益共享、和谐共赢——多方联动化解劳动纠纷
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桥梁”,也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基石”。
近年来,省总工会高度重视企业民主管理工作,通过多次开展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互检互查,着力解决制约民主管理有效推进的实际问题,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省总工会进一步将加强和规范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作为助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动“产改”与企业经营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民主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增强了职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作为咸宁市首家上市企业,湖北瀛通电子有限公司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尤为注重企业民主管理的规范与深化。公司党委和管理委员会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具体实施,纪委和工会监督,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近年来,公司通过职代会出台了67项管理制度,每年发布涉及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职工培训等多方面的信息100多项,将民主管理深度融入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有效激发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奉献热情,促进了企业的安全、稳定、有效、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的施行,为企业民主管理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其中,公司法增加了多项涉及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为工会更好地保障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则首次将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多元化解纳入地方立法,进一步强化了企业民主管理的法律地位。
今年8月,第十二次全国企业民主管理第九互检组在湖北开展调研检查,对湖北省、所到市州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我们将继续将企业民主管理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突出抓好责任落实,凝聚工作合力。让民主公开的阳光普照荆楚大地,让民主管理工作成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润滑剂’、促进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贡献力量。”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迈出新步伐
①全省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保持动态全覆盖;
②百人以上已建会的非公企业普遍建立职代会制度;
③五年共开展送教活动920多场,培训职工代表、职工董监事27万余人次;
④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09家企事业单位被表彰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其中非公企业34家),10家企事业单位被表彰为全国示范单位(其中非公企业3家),28家单位被表彰为全国推动工作先进单位,为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