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祥
雷明
郝国庆
王文
温志强
孙永祥
欧阳康
李小平
虞崇胜
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0月16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此次会议由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主办,是今年我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的第四场。本报现刊发部分发言摘要。
准确把握改革的本质、类型和规律
韩庆祥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务委员、一级教授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动力,顶层设计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前,改革的本质、类型和规律需要在理论上深入阐述,为实现高质量的国家治理提供科学指引。
改革的本质在于通过解放思想和增强活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这一过程强调改革与发展、人民福祉、社会主要矛盾、思想解放、制度建设、国家治理等方面的有机统一。
改革的类型可分为问题型改革、发展型改革和治理型改革。问题型改革直面社会主要矛盾,旨在通过改革破解难题;发展型改革则以促进发展为目标,解决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治理型改革则聚焦于国家治理本身,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的规律可以概括为“动力、平衡和治理相统一”。动力是推动改革的源泉,平衡是实现稳定的基础,治理现代化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这一规律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体现在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当中。要坚持动力、平衡和治理的有机结合,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和有效治理,最终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只有准确把握改革的本质、类型和规律,才能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化。
以改革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雷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乡村振兴还面临很繁重的任务,同时,乡村社会结构由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步转变为以人员多样化、产业多元化、生产与生活分离为特征的“陌新社会”,更加凸显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人的问题,缺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基本劳动力。其次是土地问题,如土地撂荒和碎片化问题。再次是投融资问题,包括企业对乡村投资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和经营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以适应乡村社会结构变化。进一步强化科技和制度改革的双轮驱动,依靠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振兴。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建立健全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产业联动,加大惠农政策支持力度。乡村振兴的成功取决于政府、企业、农民和社会组织协同合作,各主体需在经济准则、诚信准则和法治准则的框架下,做到有为、有效、有责、有益四统一,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进一步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郝国庆 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校委委员、教育长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效要求之一。
《决定》中提到了“社会活力”。“社会活力”是具有良好发展运行状态的形象生动表述。其若干明显特征表现在:有内在发展动力,积极性主动性强;有良好的生态系统,相互支撑配合;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有自我调整修复能力,充满弹性和韧性;有开放性,兼容并包等。从经济活力看,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发展能力,各个环节循环较快、市场活跃、充满弹性和韧性;从社会活力看,就是社会和谐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社会自主空间大、社会主体多、社会能力大;从文化活力看,就是文化活动活跃、文化产品丰富多彩;等等。
如何激发社会活力?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第二,积极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第三,尊重和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和激发基层的实践探索精神。第四,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第五,形成有利于激发活力的文化氛围、社会价值导向,如自由包容、多样化、合作与竞争共赢的文化氛围。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的制度型开放,推动重点领域规制和管理与国际接轨;二是更加积极的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尤其是对不发达国家的开放;三是把握数字化、绿色化机遇的开放;四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开放;五是合作共赢的开放,旨在推动人类共赢;六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开放,有效防止和化解开放后的风险。
在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方面,中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实现规制、规则管理标准的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同时,有序扩大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积极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在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方面,中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并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同时,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提升外商在华生活的便利性。
在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方面,中国致力于建立陆海内外联通、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并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等。
总之,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趋势不应被误读。同时,开放要有中国式节奏,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把安全发展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全过程
温志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旨在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保驾护航。面对全球力量格局多极化、国际竞争加剧及治理体系变革等复杂国际形势,国家安全面临诸多新挑战,尤其是网络安全、支付系统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需求日益迫切。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守人民立场,形成国家安全与人民福祉的良性互动。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守好安全底线,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达成发展目标,坚持中国道路把握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切实把安全发展贯穿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
构建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以及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是国家安全的重点任务。新时代国家安全建设路径在于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其贯彻落实到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完善、法治建设、战略谋划及教育宣传中。
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与历史使命,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核心任务。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下,不断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在正视和解决现实问题中提升治理效能
孙永祥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部署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路径。改革的核心在于正视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认识到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就是从理解为何改的维度,来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应成为我们的思维导向和工作导向。全会用“三个面对”和“六个必然要求”揭示了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的迫切需要。
二是把握方法论,找到深化改革的总钥匙,就是从掌握怎样改的维度,来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全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六个坚持”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贯彻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原则,以鲜明的针对性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确定了思想遵循和行动准则,为党和人民应对各种重大考验、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三是思维的改革,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从明确改什么的维度,来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全会强调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强调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进一步深化改革。
促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
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是国家治理的核心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创新,成功应对了复杂的全球安全与发展挑战。通过高效的顶层设计,中国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将发展与安全有机结合,实现全局的制度性突破。
国家治理的演进逻辑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备高度的自我革命与创新能力。我们党始终在处理发展与安全关系时保持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时代自觉,通过改革开放、建设发展、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等多个层面,确保中国社会长期稳定与持续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各种安全与发展挑战。然而,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机制,推动新型全球化,即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全球化新平衡,强调共商、共建、共享。这一新型全球化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国际支持,也为全球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全新范式。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强化制度优势,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在发展中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了资源环境成本的合理化,并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提升安全预警能力,确保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
以制度型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李小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制度型开放已成为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国际贸易地位、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关键。
针对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自主开放、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和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等目标。从理论逻辑看,制度型开放能增强国家的原始力,提升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从历史逻辑看,面对逆全球化浪潮和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现状,制度型开放是应对国内外挑战的有效对策。
制度型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红利:一是促进制度创新,通过吸收国内外有益经验,丰富国内制度,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降低贸易风险,统一各国标准,减少经贸摩擦;三是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顺应贸易新业态进行制度型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四是维护我国合理的国际地位,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增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中国应结合自身经济实力和对外开放需求,借鉴全球主要经济体制度型开放的实践,不断推动制度型开放,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规则法规与制度框架。
让坚定制度自信与全面深化改革双向互动
虞崇胜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首先需要摆正坚定制度自信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不坚定制度自信,全面深化改革将会迷失方向;不全面深化改革,坚定制度自信将成为空洞说教。只有将全面深化改革和坚定制度自信结合起来,既坚定制度自信不动摇,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回头,实现坚定制度自信与全面深化改革双向互动,才能既把准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又不断激活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从而既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行稳致远,又可以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如期实现。
制度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现行制度的高度认同和自豪感,是对自己制度优势及先进性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坚定信心。它源于对自身制度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制度自信是国家存在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心理保障,还是维持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之所以能够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既没有沉溺于民族传统而不能自拔,也没有被欧风美雨带偏带倒,都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了国家和社会的全新发展局面。
制度的变革和完善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课题。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革除那些阻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使制度具有适应环境变化而自我更新发展的能力。
文字整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磊 摄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