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献和杨伟平巡护引丹渠的堤坝护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吴宇睿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吴宇睿 通讯员 刘斌 张子纬 郭哲达
一夜的雨,一夜无眠。
7月31日5时30分,翟志献和妻子杨伟平从床上爬起,直奔引丹渠第一闸——清泉沟隧洞进水闸。“水位162.98米,流量51.2立方米/秒,正常范围偏高。”夫妻二人放下心来。
这是翟志献守闸的第30个年头,每天的工作是巡护进水闸和大约10公里渠道。
30年,他穿坏了60多双鞋,跑坏了11条摩托车轮胎。
30年,身边的同事一个个调离,附近的村落一个个迁空,只有翟志献夫妻在坚守,只因为——“这是我们的闸,我们的家。”
30年走了10余万公里
从老河口市区一路向北,入河南省邓州市,再转向淅川县,一路颠簸着上山下山,就到了目的地。
由于是渠首第一闸,从引丹渠通水开始,这里就要有人24小时值守。
1994年,19岁的翟志献来到这里——烟波浩渺的丹江口库区一角,一座进水闸塔楼突兀耸立,下面是一排青石老屋。“解放前,襄北大旱,咱老家全村人外逃要饭,这道闸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听完父亲的叮嘱,他应下这份责任。
彼时,这里三面环山,犹如一座孤岛,进出仅有一条碎石路,遇到雨雪天气,生活物资运不进来,还会断粮。“最怕冬天,北风呼啸,水浪拍窗,四周一片漆黑。”翟志献说,那种无助感、孤独感吞噬着内心。
1997年,杨伟平来此工作,两颗年轻、孤独的心很快走在一起。从此,“夫妻档”共守“第一闸”。
工作简单而枯燥,一是巡,杜绝山体杂物涌入隧洞,二是治,对险工险段进行除险加固。干起来却不容易,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磕磕碰碰是常事,还会遇到毒蛇、野狗、狐狸。
30年间,他每天都要围着进水闸和渠道转一圈,一次10余公里,一年4000公里。30年,他相当于沿着赤道走了3圈。
推动鄂豫两省携手供电
草草扒拉几口饭,翟志献走出家门,攀缘上山。
最挂念的是供电线路,飞鸟栖息,蛇鼠啃噬,易造成断电或山火。翟志献抓一把蛇药,沿着线杆撒上一圈,接着拿起镰刀割去周围杂草。下一站是一号井,他发现井口处有牛蹄印,赶紧下到井底查看。接下来是渣石场、三号井……
“渠首安全供水很关键,出了问题,灌区210万亩耕地就要遭殃。”他说。
1998年,进水闸止水阀破损,眼看闸内水位就要漫过积水井。翟志献“扑通”一声跳进井中,用力推动排水启动柜。水位稳住了,他才发现只差几厘米就淹到电机,要是淹了电机,命就没了。
2011年,襄阳市年降水量只有786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1247毫米,黄土滚烫,耕地喊渴,可唯一的供电线路老化严重,负荷有限。
翟志献决定,从最近的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南王营村接电,但彼时跨省供电存在着各级协调、审批等问题。翟志献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跑,追着相关负责人软磨硬泡,最终推动鄂豫两省携手供电,灌区用水得到缓解。
30年巡护维保,翟志献练就了“眼看、耳听、手摸”六字绝技,凭着设备运行时声音大小、震动强度、温度高低……就能迅速地找到问题的根源。
为牺牲的79名同志守好家
聊工作,翟志献滔滔不绝,但谈及家人,他沉默不语。
2002年6月一个深夜,两岁的儿子高烧。去淅川86公里,太远;去丹江口26公里,没船;去老河口30公里,翻山,却是唯一选择。
山路坎坷,杨伟平用衣服裹着儿子,翟志献推着自行车跑。折腾3个小时才到达老河口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当给孩子挂上吊瓶时,妻子瘫坐在地,而他悄悄返回岗位。
那些年,儿子长期在老人身边生活。“我有爸爸妈妈,却过得像孤儿一样。”10多岁时,儿子一句话,夫妻难受好几天。再后来,儿子没考上大学,在外地打零工,翟志献内疚不已。
让他内疚的,还有老人。母亲瘫痪在床、岳父老年痴呆,翟志献和杨伟平基本上无暇尽孝,反倒是老人时常来看他们:“修这大渠呀,牺牲了79名同志。你们一定要守护好。”
30年间,身边的同事一个个调离,周边的村落一个个迁空,空旷的大山安静得让人心慌。“实在憋不住了,就冲着大山吼几嗓子。”杨伟平说。
站在山梁上,看着引丹渠像一条长龙游走在鄂北大地,果树上了山,水田上了岗,土地有了生气。每想到这,翟志献都觉得,我们的闸,我们的家,挺美的;所有的艰辛付出,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