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曾都区随知了露营基地享受美好的夜晚时光。(曾都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竹溪武陵不夜城梨园传奇舞台《梨园传奇》戏曲节目表演现场。 (竹溪县融媒体中心 任艳 摄)
盛夏来临,白天想要出门逛逛,高温让人望而却步。当夜幕降临,暑热渐消,荆楚各地的古镇老街、巷子里的美食、灯火璀璨的表演吸引着无数市民前往。7月28日、30日、31日当天19时,湖北日报联动竹山县、竹溪县、曾都区、广水市融媒体中心开展“夜经济”系列直播第四期《夜游·逛逛逛 在行走中探寻宝藏荆楚》,本次直播在湖北日报全平台同步进行,截至7月31日21时,全平台流量431.4万。
曾都
城市露营
家门口拥抱“诗与远方”
曾都区融媒体中心 熊晓枝
7月30日晚,湖北日报联“县”直播走进随州市曾都区北郊街道随知了露营基地,带领网友感受家门口的城市露营,享受浪漫的夜晚时光。
露营基地内,草地上错落有致地搭建着天幕、八爪鱼帐篷、帆船帐篷、草帽三联帐、集装箱等,一个个帐篷如同童话世界中的小屋,等待着游客前来休憩,享受那份独有的宁静与自在。
在镜头的带领下,网友跟随主持人云体验夏日露营的快乐。有的游客带着孩子喂食山羊、梅花鹿,有的和家人坐在帐篷内聊天玩乐,沙池、秋千等儿童游乐区是小朋友的最爱,嗨动的音乐让人忍不住跟着节奏哼唱,烤串、自助烤肉在炭火上嗞嗞作响,集装箱音乐清吧举杯共饮……大家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下,与草地和星空来了一次浪漫邂逅。
游客鲍怡帆说:“在城区有这样一个亲近大自然的地方,可以带家人和孩子过来聚餐、看电影、露营,活动很丰富,也有氛围感。我家就住在附近,以后会和家人朋友常来。”
随知了露营基地是随州市曾都区招商引资项目,一期建筑占地面积44.5亩,定位于打造随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露营基地、首家寓教于乐的亲子研学营地、时尚慢生活集散中心、特色高颜值集装箱户外营地。
“曾都区有着良好的营商环境,对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5月份开始项目策划,项目落地到建成,只用了45天时间,一片洼地就变身为一片绿地。”基地负责人贾宏章介绍,项目几经选址,确定在明珠公园和核心商圈旁,交通方便、人流量大、环境优美,也填补了随州城区露营基地的市场空白。
新建一座城区露营基地,是曾都区落实随州市中心城区花园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曾都区以绿打底,打造精致的城市景观,以花为媒,打造花园城市形象IP,新建的明珠公园、桃源公园、月亮湾公园、滨湖景观带,今年都已投入使用,让城市与自然有机结合,为市民提供一个生态、活力、便捷的休闲空间。
广水
涵洞夜市
烟火气里透着人情味
广水市融媒体中心 李茵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7月31日,湖北日报联“县”直播走进广水市印台广场夜市,与广大网友一起畅游夜色下活色生香的广水夜经济。
19时30分,应山剧院门前的凉面摊人来人往,炎炎夏日,一碗“剧院凉面”,再配点卤菜,坐于繁华的街心慢慢品尝这一份夏日凉爽,正是不少广水人记忆里夏天不可或缺的味道。“凉面的酱都是我自己秘制的,独一份!”摊主姜超如今60多岁,仍坚持出摊,一天能用掉50斤面。手工面条配上豆芽、干子、白花菜,淋上花生油、醋、香菜、辣椒等佐料,主播一口下去,麻辣鲜香。
品尝完剧院凉面,往印台广场方向行进,远处一阵香气扑鼻,不知不觉,主播已来到广水夜市美食一条街。与其他美食街不同,广水夜市美食街位于印台山下的涵洞内。遥遥望去,涵洞霓虹明艳,美味飘香,烧烤、卤味、麻辣烫等各色美食撩拨着人们的味蕾。各家摊位前,不少食客光顾。
“过去流动摊贩经常占道经营,路边烟雾缭绕、油烟刺鼻,市民怨声载道。”广水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常得和摊贩“打游击”,可效果并不理想。
为兼顾城市“面子”和老百姓“肚子”,广水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多方考察,最终选定印台山涵洞为安置点。装路灯、做防水、统一安装排水管、转移垃圾中转站,并出资10万余元对安置点进行提档升级。目前已有三四十家流动摊贩在此安家。
“我们是2022年搬来的,没来这里之前,我带着餐车到处跑,遇上恶劣天气,十分‘狼狈’。现在有了固定的摊位,客流量也越来越多。”谈及搬过来的感受,老胡锅贴摊主笑容满面。
不远处的烤生蚝正滋滋冒油,主播来到摊前,却看见几位市民正满头大汗地吃花甲粉,香味四溢,不禁让人食指大动。
炎炎夏日,滚烫的花甲粉却如此畅销?主播好奇地购买了一份,摊主用锡箔纸将汤底与花甲、米线密封起来,放在铁板上烤制,这样锡纸便能锁住花甲鲜香,好吃又不上火。约10分钟,一碗香喷喷的花甲粉便端至主播桌前,一口下去,嚼劲十足、味辣鲜香!
“我们都住在附近,自从小摊都集中在这条街后,有时不想做饭,便来美食街一饱口福,十分方便。”市民高女士吃饱后心满意足地说。
竹山
漫步桃花源街区
感受梦幻美景
竹山县融媒体中心 李丹阳 夏甜 袁帅
“夜色降临,我带大家一起去过夜生活,感受小城的人间烟火!”7月28日19时30分,湖北日报联“县”直播走进竹山县桃花源街区,全国各地的网友做客直播间,跟随主播脚步夜游街区,并在弹幕中留言互动。
盛夏时节,夜晚的桃花源街区组成了最梦幻的美景,大家纷纷开启“夜生活模式”,街头巷尾尽是升腾的城市“烟火气”。“你们来了一定会爱上这里,保管你们不虚此行。”直播邀请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清荣作为嘉宾,请她当向导为网友们实时介绍街区的基本情况,她也被网友们亲切称呼为“园主”。桃花源街区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包括水上景观区、广场光影艺术区、沉浸式商业夜游区,以水岸联动、日逛夜游为思路,将现代潮流文化与女娲文化、民俗文化进行全新包装与升级,打造集“食、游、购、娱、体、展、演”于一体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沉浸式文旅休闲街区,带动竹山全域旅游火热“出圈”。
“这些黄桃和葡萄都是我们果园自己种的,今天下午才摘下来,新鲜得很,路过的行人基本都会买点儿。”摊主是文峰乡梅花谷果园的负责人,她一边向主播介绍自家的鲜果,一边热情地邀请大家品尝。主街道大大小小的摊位、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特色美食、来来往往的食客,招呼声、交谈声此起彼伏、相互交织,浓郁的市井气息让城市的夜晚活了起来。地摊经济在满足普通百姓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当地就业率,提升了经济发展活力。
晚上的桃花源街区,精彩的演出和欢乐的蹦迪也是其亮点之一。街区有3个舞台,每晚轮番上演精彩的歌舞、魔术、杂技等欢乐节目,并开展多类型的文艺比赛,为市民游客创造出更加多元化、差异化的感受,将街区魅力值拉得满满当当。街区中多家汉服店生意火热,游客身穿汉装华服拍照留念、逛街游玩,一步一景、相得益彰,一些游客身着汉服漫步其中,从身边走过,仿佛穿越一般。同时,街区还注重民俗体验等休闲业态的建设,为游客提供一站式全方位配套服务,并开通“4456789事事顺”服务热线,围绕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诉求,做到有呼必答、有求必应,受到游客一致好评。
随着“夜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机会,也激发了消费新活力,让竹山的夜晚靓起来、人气聚起来、群众生活乐起来。
竹溪
听戏曲 品美食
享武陵夜生活
竹溪县融媒体中心 方赛 张亚楠
7月28日晚,湖北日报联“县”直播走进竹溪。200多万网友走进直播间,跟随主播一起夜游竹溪武陵不夜城,沉浸体验传统戏曲的独有韵味,隔着屏幕品尝竹溪的特色美食。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武陵不夜城美食街前的广场站满了市民和游客。一出山二黄大戏《粉墨伊始》即将上演,今晚的夜游体验由此拉开。
穿过武陵不夜城的南门,便步入了外街,这里烟火气十足。驻足环顾,逼真的裸眼3D大屏、溢彩的水秀表演、飘香四溢的烧烤、目不暇接的特色小吃、古风古韵的汉服、新奇有趣的潮玩好物,共同交织出了一幅熙熙攘攘、热闹不凡的夜市场景。
“竹溪武陵不夜城是今年持续火爆出圈的文旅新宠,是一条可聆听非遗戏曲、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街区。”此次连线直播特别邀请了武陵不夜城营运公司相关负责人魏志军。他作为向导,带着主播和网友深度夜游武陵不夜城。“每次走进西关街记忆馆,看到馆内的老照片、老摆件,那种特别熟悉特别亲切的感觉又回来了。作为竹溪本地人,只要来这里看一看、逛一逛,儿时的美好回忆便涌上心头。”竹溪本地市民王琳琳在直播中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西关街记忆馆以国画卷轴形式展示老西关的完整风貌,用山二黄独有的皮影艺术展现西关街繁荣时的生活百态。
坐落在竹溪河畔的光影水秀最是瞩目。借水生景,高低错落,极具国潮特色风格,再搭配花式喷泉、雾森激光、全息巨幕、CG影像、多媒体数控,呈现出一场如梦似幻的视觉盛宴。
漫步几级台阶,转角步入内街。二黄华彩舞台的《赛博空间》,让游客和“仙女”们一起蹦迪,动感的音乐、炫酷的舞蹈、多彩的气球,瞬间点燃夜游的高潮。一方雅室寄闲情,半盏清茶慰平生,走进碧麟溪茶馆,闲坐在杯盏之间,也可以让夜游有了慢慢时光。竹溪特产馆是竹溪的好物天堂,这里有上百种竹溪地道特产,每一样都值得入手,“一站式”购物,让旅游变得更加轻松。
戏曲、灯影、人潮、古韵……不仅为游客带来了新体验,也激发出了溪城消费新活力。自开街以来,武陵不夜城五上央视,以全国首个沉浸式文旅街区迅速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