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尹海帆—— 破解“移动性诅咒”,让5G信号更快更强 2024年04月30日

尹海帆(左)与学生张宇豪在实验室。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雅青

你是否曾因手机没信号而着急过?

在行驶的地铁上,或是在狭长的隧道里,当急需使用手机却一直处于“加载中”时,发不出去的消息、停止更新的导航,常常让人“抓狂”。

5G时代,如何满足用户对信号覆盖面广和传输速度快的“刚需”,是电信行业钻研求解的重难点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教授尹海帆多年攻关,带领研究团队成功攻克5G性能在中高速移动环境下大幅下降等世界性难题,让用户的5G信号变得更快、更强。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我将坚持向未知领域探索,以解决技术难题为使命,以通信技术赋能国家发展。”4月29日,刚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尹海帆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放弃企业高薪回校任教

回顾自己的科研路,尹海帆认为,一切始于兴趣。

读本科时,他在一次比赛中参加了一个“导盲机器人”项目,设计出帮助视障人士出行的智能设备。

这个项目不仅让他第一次站上了国家级领奖台,更让他真切体会到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对未来投身无线通信领域有了更明确的思考。

2008年,3G网络刚开始全面商用,尹海帆就听说电信学院有团队在研究4G。他对这一超前的研究领域非常感兴趣,也想参与其中。

就这样,尹海帆拜入导师刘应状门下。

“不论是对科研的热情,对创新的追求,还是科技报国的情怀,刘老师都对我的影响很深。”他说。

硕士即将毕业时,尹海帆计划出国读博,刘应状便特意邀请一位法国教授到学校来讲座。

在老师的介绍下,尹海帆与这位法国教授有了交集,双方的研究领域也颇为契合,后来就申请攻读他的博士,顺利完成学业。

获得博士学位后,尹海帆先在通信企业工作了3年,主要从事5G核心技术研发等工作。但他心中还是时常回忆起校园,念着自己想做一名教师的梦想。

“几番犹豫,又是刘老师给了我信心。”尹海帆说,得知自己对自由多样的学术氛围更为向往,刘应状鼓励他随心而行,并悉心指导他准备申请材料,成功获批国家级人才项目。

2019年,尹海帆辞去高薪工作,回到母校任教。

走在熟悉的校园里,看着身边一张张青春的脸庞,尹海帆对自己说,要像老师一样,立德树人、潜心科研。

破解5G“移动性诅咒”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我国共发展移动电话用户17.46亿户,其中5G用户达8.51亿户,占比近一半,超过4G用户数近1亿。

显而易见的是,5G正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5G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多。然而,在研究者眼中,5G技术仍存在缺陷。

尹海帆介绍,当用户低速移动或处于静止环境中时,5G性能可以相对于4G提升一个数量级。但当用户处于中高速移动环境下,5G网络的性能就会下降50%甚至80%,给用户带来不便。

“这个问题被称为‘移动性诅咒’,是阻碍5G高速数据传输的巨大痛点。”尹海帆说,在企业工作时就曾接触过这一课题,但当时没能攻克。回校后,他决心再次对这个世界性难题发起挑战。

他发现,这个问题主要源于无线信道信息在移动环境中不仅更难以获取,还会很快“过时”。

为此,团队利用无线信道的角度、时延、多普勒结构特征,提出一项高精度且低复杂度的信道预测技术,可以通过非常少量的历史信道采样来推测未来信道的变化,从而避免信道信息随用户移动而快速过时的问题。

论证表明,这项技术可以使手机在60千米每小时的中高速移动环境下,传输速率也能近似完全静止的状态。

这项研究成果一经发表,立刻引起工业界广泛关注,入选“2020年度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学术进展”,代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相关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

与学生共成长

多年科研攻关,尹海帆始终记得第一次比赛时感受到的初心——用技术解决社会问题。

在一次与电信运营商的交流中,对方提出,5G信号覆盖面越来越广,但地下停车场、隧道等地方仍存在大量信号盲区。

“5G所采用的电磁波频率很高,因此信号穿透损耗比4G严重得多。”尹海帆介绍,如果要实现更多场所信号覆盖,传统办法就是多建基站,但这样导致通信网络成本和能耗的剧增。此外,密集部署的基站之间还会相互干扰,大大限制通信速率。

运营商的苦恼让他对新的研究有了思路。

尹海帆把学生召集到一起,鼓励他们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以赛促学,激发创新活力。

在尹海帆的带领下,同学们积极投入“全息智联——基于全息波束赋形的5G信号智能增强系统”项目研究中,研发出国内首个全息波束赋形阵列实物。

以此为基础,大家搭建了基于全息波束赋形的5G信号智能增强系统,可有效增加5G信号覆盖性能、降低能耗、抑制干扰,极大提升5G信号传输速率和可靠性。与国外竞品相比,信号增益性能提升20倍,功耗降低80%。经过了两年的努力,原型系统研发成功后,恰逢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即将开赛。尹海帆指导的学生团队积极报名参赛,项目获得“挑战杯”竞赛主体赛全国特等奖,该系统也在全国5个省份开展试点应用,在停车场、隧道、工厂、居民楼等封闭场所均效果良好。

大四学生张宇豪是团队成员之一。“几百个日夜,我们和老师一起调研、讨论、试错,仿真实验就做了6000多次。”张宇豪说,宝贵的科研经历,让他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都获益匪浅,目前已获得本校直博资格。

看着得意门生,尹海帆眼中含笑。他相信,从老师、到自己、再到学生,一代代传承下去的,不仅是学术,更是科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