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匠心守瑰宝 妙手护文脉 2024年03月04日

武周 红色长袍

战国 虎座鸟架鼓

战国 漆鸟羽人

战国凤鸟莲花豆

湖北喜添“大国工匠”!

3月1日晚,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揭晓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研究馆员吴顺清成功当选,为历届以来湖北省荣膺此项荣誉的第二位。

3月2日上午,湖北省总工会专门致电吴顺清,向他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祝贺。湖北省总工会发出的贺电高度评价吴顺清以高超的技艺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作出的重要贡献,点赞他用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和坚持,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充分展现了湖北职工匠心报国、踔厉奋发的昂扬风貌。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于2018年首次举办,迄今已举办五届。此次发布的年度人物来自装备制造、水利、环境、人工智能、电力、文物保护、冶炼、气象等行业,他们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都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

讲述

毕生匠心守护

重现文物真容

讲述人:吴顺清

和文物打了一辈子交道,在我心中,每一件文物都有独特的价值。绘画、建筑、陶瓷、雕刻……它们身上,都有着浓厚的历史韵味,让人着迷。

还记得毕业后刚分配到荆州博物馆时,我心里担忧极了。我所学的专业和文物修复与保护完全不沾边,只能硬着头皮来报到。没想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热情地欢迎我。大家都说,不用担心,这里一定有你的用武之地。

慢慢地,我放下了心中的忐忑。有一天,老师告诉了我一件事:考古界有一个说法,叫“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只半年”。原来,南方地区出土的竹木漆器类文物,由于地下水位比较高,出土后的含水率会非常高,大部分在300%至700%之间,有的甚至高达1500%。如何维持这些文物的形状?最简单的做法是仿照它原来的赋存环境,浸泡在水里。

然而,这只能算是权宜之计。我们要研究这些文物,不能总是把它们泡在水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老师笑着告诉我,这是一项挑战,比如脱水技术问题涉及化学、材料等领域,文物修复问题涉及考古、历史、工艺、艺术等领域,完成这项挑战,需要多个学科来协同研究。就这样,我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开始静下心来学习知识和技术。

开始搞研究的时候很艰苦。受制于经费,我进博物馆建设的第一个实验室几乎就是个“空壳子”,很多仪器设备、常用试剂等都来自我大学老师的赞助。后来,馆里挤出经费用来购买化学试剂,我便常常自己拖着板车到离单位约20里远的仓库提货。

为了解决难题,我联合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组建了一支专业团队,团队成员各司其职。比如,解决出土竹木简牍方面的问题,我们联合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团队共同研究。在解决饱水漆器病害问题上,有湖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林科院等单位参与。在解决漆器修复问题时,不仅有专攻各个时期漆器的专家参与指导,还有具备美术功底的专业人员来实施修复工作。历时十多年,我们终于研发出能够解决高饱水病害的工艺。

目前,用这项技术处理的文物占全国已经保护处理此类文物总量的70%。同时,我们针对出土的早期丝织品保护的难题,创新性地提出了生物化学技术应用于糟朽丝织品保护的新思路,并开展了初步探索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退休之后,我依然奋战在文物修复一线,希望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文物的真容。